做好社区医务人员的管理工作

时间:2022-09-27 04:30:58

做好社区医务人员的管理工作

我提高我国公民就医水平,更加为百姓周到的服务,做到小病近治、省钱、省力、省心,让人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利用率同时缓减交通压力,“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是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健康教育、传染病及慢性病防治、计划免疫、妇幼保健、老年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所辖社区的居民服务。

从新一轮医疗制度改革的态势来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成为国家解决群众的重要方法之一。对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中人才培养更是重中之中的,实践证明,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调动社区医疗服务人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建设,合理、规范地建立一支社区卫生服务的人才队伍,才能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人力资源保障,也是解决这个问题长治久安的办法。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体现公益性的事业,是公共的利益和福利,但公益性事业不能寄托于几个人来做,也不能仅仅寄托于操作者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我们不能要求公益性完全体现在行使公益活动者本人的身上,如果本位主义地认为公益性事业是不考虑经济利益的,那么行使公益事业的人也不要考虑经济利益,这其实与真正的公益性是背道而驰的。现代人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包括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两者不能脱钩。如何同时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中人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自我价值如何在公益性事业中得到合理、充分的体现,是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中需要认真思考的。

国家和卫生部针对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医务人员素质制定了一些措施和方法,比如通过建立全科医师的制度,加强培训,鼓励一些退休的医务工作人员下社区等等。但我觉得这些方法如果没有长效机制作为保障,缺少系统性,在基层执行的力度就会很有限,到最后有很多会成为一纸空谈,落不到实处,导致人民群众生病就医时仍然对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望而却步。由此,我觉得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来改善这个局面,以利于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地建立培养社区卫生人才的体系,为建设和谐医患关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建立轮转制度,逐级轮转,双向轮转。大医院部分医务人员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轮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医务人员轮转。也就是说大型医院的医务人员应定期轮转到所属地的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中工作一段时间,让他们能够充分了解基层医疗工作的特点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社区医务人员也可以定期安排到上级医院从事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学习新的医疗观念,接触新的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水平。通过双向和逐级轮转,进一步提高各级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思想素质,努力培养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理念。

2.拓展退休专家在社区服务的渠道。聘请有经验的离、退休专家定期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帮带。老专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这样既可以发挥老专家的专长和余热,又可以帮助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员跟随专家学习医疗知识和增加医疗卫生工作经验,同时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高层次的医疗服务。

3.建立行医档案制度和考核制度。把轮转到基层工作的经历记录到行医档案中去,让基层群众对其工作进行评价和监督,使“下社区”不会变成一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从而能保证轮转医务人员在基层工作的质量,让广大群众能就近享受到大医院高标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4.国家和各单位要充分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利益,在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给予重视,在收入分配、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对他们有切身利益的各个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照顾,制定相关的保障制度,例如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放到专业的卫生预防与医疗服务中来,也就是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员纳入国家正式的编制中,这样就可以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员医疗行为进行规范管理,防止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去。

5.探索新的医学教育和宣传方向,让医学教育和舆论导向要适应新时期的医疗改革方向和卫生工作特点,不能让社会和群众误认为大医院的大医生才是医疗队伍中的精英,社区卫生工作者就矮人一等,低人三分。应该树立社区医务人员的正面形象,为社区医疗服务营造一个宽松而严谨的氛围。

6.服务创新必须坚持以患者满意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聚焦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的创新不能脱离医疗服务的实质,否则难于有持久的生命力。结合社康中心的工作特性和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转变服务理念,多给病人一些人文关爱,重点在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务实创新。具体做法:一是建立医疗费用阳光制度,执行收费打出处方收费清单的工作制度,使患者“明明白白看病,实实惠惠付费”;二是展开“4个”亲情化服务(表情、语言、操作、沟通),以《规范文明礼貌用语手册》和“假如我是病人,我需要什么?”的活动为主题,从细节做起,帮助患者解决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简明方便快捷的就医程序、廉价优质高效的服务、良好的医患沟通渠道等方便措施,给病人以宾至如归的亲切感;三是转变观念,变“坐等病人上门”为“主动上门病人”,主动热情上门为不便行动的居民提供服务,在中心工作实践中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上一篇:粉彩写意花鸟 陶瓷的美丽外衣 下一篇:谈歌剧《茶花女》中薇奥莱塔的咏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