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厂职工乙肝检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09-27 04:30:04

某工厂职工乙肝检测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某工厂3000例职工乙肝检测结果,拟观察乙肝检测情况。方法 在2009年4月1日-2009年6月31日3个月中对3000例职工行乙肝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00例患者中, HBsAg阳性患者360例,阳性率为12.00%,大三阳"患者120例(33.33%),“小三阳”患者240例(66.66%);35-40岁患者HBsAg阳性患者90例(25.00%);男性患者2500例,共有325例(13.00%),女性患者500例,共有35例(7.00%),性别HBsAg阳性患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乙肝; 职工; 阳性; 阴性; 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R51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080-01

概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本研究对在2009年4月1日-2009年6月31日3个月中对某工厂3000例职工行乙肝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09年4月1日-2009年6月31日3个月中对3000例职工行乙肝检测,其中男性职工2500名,女性职工500名,性别比为5:1;年龄介于20-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65±10.95)岁。

1.2 试验方法

在2009年4月1日-2009年6月31日3个月中对某工厂3000例职工行乙肝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年龄、性别与发病情况等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部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数据采用X2检验。取P=0.05为检验标准,P

2 结果

2.1 3000例职工肝功能检测结果统计结果 3000例患者中, HBsAg阳性患者360例,阳性率为12.00%,“大三阳”患者120例(33.33%),“小三阳”患者240例(66.66%);35-40岁患者HBsAg阳性患者90例(25.00%);男性患者2500例,共有325例(13.00%),女性患者500例,共有35例(7.00%),性别HBsAg阳性患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表13000例职工肝功能检测结果统计结果(例/%)

注:30-35岁发病率最高

表23000例职工在性别上统计结果(例/%)

注:两组比较,P

3 讨论

HBsAg 血清中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标志。本身具有抗原性,无传染性。急性HBV感染后,血清中首先出现HBsAg,整个急性期均可阳性,至恢复期可滴度下降或转阴。如HBsAg持续阳性半年以上,称为慢性HBsAg携带者(无症状HBsAg携带者),可持续阳性达数年。一般认为HBsAg滴度与病变程度不成比例。肝功能正常,HBsAg滴度高,肝脏可重要病变,若HBsAg阴性及DNAp阴性,表示无重要传染性。反之,肝功能异常,HBsAg滴度不高,肝脏可有明显病变,如有部分肝硬化、肝癌患者呈HBsAg阴性或低滴度。无症状HBsAg携带者或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均可有相同的HBsAg滴度变化不能代表病情的轻重,因此分解此不能将HBsAg滴度的变化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药物治疗效的指标。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职工乙肝检测结果有其一定的特性,应针对其特性进行防治。依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的对该人群中HBsAg阴性者全部注射了乙肝疫苗,对HBsAg阳性者进一步作了肝功能检查和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 龚涛,李洪,马晓燕,辜艳. 215名铁路工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3,(11)4:292-293.

上一篇: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