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建构和他者镜像

时间:2022-09-27 03:42:47

试论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建构和他者镜像

摘 要: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和约书亚·格林(Joshua Green)提出了扩散性媒体(Spread Media)的概念,另译作传播性媒体。他们认为,受众可以在虚拟网络空间里创造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普通大众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这种扩散性增强自己传播信息的能力(spreadability)[1]。本文认为,这种新媒体使得受众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信息的、生产以及随后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受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受角色双方处于不断的身份转换之中。社交媒体无疑是一种典型的扩散性媒体。

关键词:自我建构;他者镜像;观展-表演范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015-02

社交媒体的使用受众运用各种方式不断展现自我个性,同时也以这种展示的方式逐渐完善对自我性格的填充。本文正是基于阿伯克龙比(Abercrombie)的“观展——表演”范式的理论框架对社交媒体的参与者进行研究分析,本文认为,他们通过在自己身上不断呈现的“表演——观影”的互动而逐渐完成对自我的建构以及对“他者镜像”的认知。社交媒体无疑给这部分渴望“表演”的受众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藉此平台,他们在“表演”的同时,也扮演着自身影像的“观影者”的角色,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不断循环进行着“表演与观影的角色转换”,即使离开了舞台,他们还可从他者的镜像中了解到自己的表演情况,通过这种“台前、台后”的交叉互动来共同完成对自我的建构。这点上与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强调符号在互动中的作用,并将人们之间的符号互动看作是一门表演艺术。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式传播,参与者(这里再用传/受者无疑都不合适)逐步完成对自我的建构,同时,他者所映的自身镜像与自我建构相互促进,二者的“默契配合”共同使一个人缓慢地完成社会化过程,构筑一个具有完整心理形态的自我。

一、研究缘起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模式,即用户生成内容模式,最典型的莫过于Facebook,而人人网、QQ空间、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站也都具有相似功能。在这些网站上,上传图片、发表言论、回复评论、上传视频无所不能,尤其是UGC视频,典型特点就是用户自制视频,用户生产内容。UGC模式的产生表明了公众开始由注重获取信息到渴望自我表达的转变。

公众为什么要通过社交媒体积极地进行自我建构呢?不管个体本身承认与否、是否有所察觉,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式传播所促成的自我建构确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本文将从外在形象建构、心理建构以及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三部分来分析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自我建构的重要性、必要性。

1.外在形象建构。这要归结于潜藏于个体心中的“表演情结”,通过对自身的修饰来获得认可,不管这种修饰是服饰、面容、举止还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这些都是构成一个人的外在形象的重要因素。

个人外在形象的建构会受到世俗舆论的影响,甚至为了取悦某种舆论,甘愿为其所左右,这在社交媒体上体现得尤甚。当处于信息“蒙昧”状态时,你的见解会不会受制于多数网友的意见,比如,会不会因为多数网友对某个品牌、某种潮流、某种言论的提倡或抵制而盲目跟风呢?这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惧怕遭到孤立或讥笑时的恐惧。不管有意无意,主动或是被动,我们每个人都已经被卷入到自己或者他人设置的话语表达体系中。外在形象的建构对整个自我建构的必要性,可见一斑。

2.心理建构。这主要体现在通过社交媒体的言论互动、情感表达、精神抚慰而试图排遣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寻求心理上的满足与归宿。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人类对社会认同感永无止境的自我追逐上,每个人都急切地渴望表达自己以期获得他者的认可和赞誉,即使不马上付出行动从别人身上得到这种价值的认同,至少在潜意识层面也会有这种蠢蠢欲动、枕戈待旦的遐想,从而获得一种身份的认同感。这种例子举不胜数,尤其是初到异乡、默默无闻者,现代人总要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把与己相关的各种信息有的放矢或是随意“撒播”出去,并且定时不定时地查看“与我相关”的内容,这种行为本身就带有渴望受到关注、避免孤独的心理。尤其是周围亲近之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假以时日,他还会希冀从这些人的反馈和赞美中得到“功成名就”的满足感。

3.社交媒体提供的便利。不得不说,社交媒体为具有“观展-表演”欲望的人提供了量身定做的“戏服”。社交媒体的这种“殷勤之态”,直接造就了全媒体时代大量跃跃欲试的积极“表演者”。本文认为,这种积极性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动or搜索信息。一件事情的出现,在传统媒体报道出来之前,我们每个人都会试图去寻觅“小道消息”;针对那些极具时效性极强的新闻事件,如果我们“有幸”正好处于第一现场,那么我们会想法设法调用一切手段和工具将事情尽快传播出去。这种充分调动了我们的好奇心的猜谜式的搜索或是第一信息的渴望,在社交媒体这个平台上完全可以得到完美无缺的展现和满足。Facebook、twitter以及微博因其飞快的传播速度、广阔的覆盖面能够让事件在第一时间传播到最多数人那里。

(2)倾心与网友的互动。社交媒体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其强大的互动能力,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得以转发、群发、评论、真伪验证等,通过这个虚拟社区强大的整合作用,网友积极的发言最终达成一种“优势意见”的互动。网络的虚拟空间也让更多的人“表演”起来更加肆无忌惮。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热心“表演”为事实真相的建立建言献策。

(3)积极参与媒介生产。新技术的支撑,降低了人们参与媒介生产的门槛。积极参与媒介生产,专业说法就是UGC模式的出现,发言、转发、评论、上传图片等无疑都是UGC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些方面前面已有涉及,这里不再赘述,本文将侧重介绍UGC视频这种用户积极参与媒介生产的方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和服务的支持,用户自己制作视频内容或是在已有视频基础上进行改造、涂鸦是最常见的两种方式。UGC视频最大的特点就是优质用户主动参与积极性高、互动范围更广,从而可以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就是YouTube,社区网络、视频分享、博客和播客(视频分享)等都是UGC的主要应用形式。此外,维基百科也使用了UGC的概念,蕴含了“与他人同创共享”的理念。

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是西方后期文化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对生产性受众的理解中,受众更富有创造性、主体性,受众除了运用流行文本的模糊性和多义性生产符合自己立场的意义进行抵制性阅读,还能从这种意义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一种,类似于巴赫金所说的“狂欢节理论”,在巴赫金看来,“狂欢节弹冠相庆的是暂时的解放,即从占统治地位的真理与既定的秩序中脱身的解放,标志着对所有的等级地位、一切特区、规范以及禁律的悬置。[2]”

二、自我建构和他者镜像的互动

在拉康的理论中,镜像阶段是一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认识和确定主题的关键阶段,也是每个个体的自我本体初步成型的必经步骤[3]。拉康的“他者”概念是放在主体的对立面来讲解的,并说“父亲之名”(在中国,更常见的应该是“父亲之姓”)就是儿童的第一个“他者”。当“父亲之名(姓)”作为一种秩序的象征性存在时,儿童就依靠这个“他者”所提供的镜像完成了自己迈向主体、确立自我的第一步[3]。主体与“他者”是一种辩证的互证性存在,主体在与“他者”的接触中被创造和结构化,主体的“欲望”只有在他者的“欲望”中才能得以实现,主体对他者的行为既是工具和手段,也是目的和归宿[3]。社交媒体中,自我每一次状态的,只有在“他者”身上得到回应和映证才是有效的,才算完成了对一件事情的整体思考与认知。

三、关于社交网络主体“观展-表演-互动-想象”行为的几点思考

1.永不消失的“孤独”——“观展-表演的无奈”。用户在这一连串动作中的想法可能很简单——避免被人遗忘的孤独,可是,在经过与“他者”的互动后,这种孤独感可能并未平息,可能反而引起了其他方面的烦恼,终归来说,虚拟的孤独抚慰永远替代不了真实空间自我与“他者”意义交换所产生的愉悦与。

2.扰乱网络秩序——“表演过度”?个人积极参与媒介生产,会不会出现扰乱网络秩序的乱象?尤其是当用户毫无限制地可以畅所欲言的时候,如果这种肆无忌惮的释放行为扰乱了虚拟空间的社会秩序,比如隔空对骂、上传不雅视频、对经典剧目的恶搞和涂鸦,这些内容除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之外,很难想象出来,对一个人正常的本体化进程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个人参与媒介生产反映了受众主体地位的提高、自主性的增强,可是,在个体与“他者”进行互动共同完成自我建构的同时,能不能展现一种优雅而不媚俗的风姿,一种约定俗成的良好教养,这还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自我建构VS主体意识的丧失——“表演失控”?拉康认为,“他者”的侵入形成了主体的无意识,而这种无意识又是主体分裂的根源,使主体受制于“他者”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孤独意识[3]。所以,过分强调、重视与“他者”在社交媒体的互动,期望这种互动产生的“他者镜像”中寻觅到自己影子,避免天性的孤独感,对这种社交模式的过度依赖可能丧失自我主体意识,结果反而与自我建构的初衷相违背。

四、结 语

拉康说,只有在自我中有了“他者”的存在,自我才得以独立构成。虽然如此,本文认为,还是应该理性对待“他者镜像”所折射出来的自我,表演要适度,观展要理性。此外,还要重视实践对人意识形成过程中的根本建构作用,实践为“他者镜像”去魅,通过社交网站进行的自我建构过程与“他者镜像”的互动,共同完成了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对自我的想象。

参考文献:

[1] Henry Jenkins,Sam Ford,Joshua Green.Spreadable Media: Creating Value and Meaning in a Networked Culture[M].Postmillennial Pop.Jan21,2013.

[2] 孔令华,张敏.费斯克的生产性受众观——一种受众研究的新思路[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 李勤.“镜像”中的“他者”——拉康的主体理论映照下的康拉德作品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 康彬.受众身份的转变与角色的突围——浅析新媒体时代的积极受众[J].新闻知识,2013(1).

[5] 孔明安.他者·主体·对抗——后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关系之探微[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9(00).

[6] Henry Jenkins,Sam Ford,Joshua Green.Spreadable Media: Creating Value and Meaning in a Networked Culture[M].Postmillennial Pop.Jan21,2013.

上一篇:我们要成为艺术教育国家队 下一篇:青少年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