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让教师走进特殊生的内心

时间:2022-09-27 02:49:52

宽容,让教师走进特殊生的内心

摘要特殊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笔者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从特殊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寻找思想教育的新途径;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的内心;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师生关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效果。

关键词宽容;特殊生;信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8-0009-03

特殊生在学生群体中,无疑是弱势。他们自卑,同时又极为自尊,他们渴望爱,却又封闭自己。对于这些脆弱而又敏感的个体,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从特殊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寻找思想教育的新途径,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的内心,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师生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注意每一个人,关怀每个学生,并以关切而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师德的集中体现,又是教师育人的动力源泉;既是感化学生的基石,又是教育学生的催化剂。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爱护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可以教育好学生。

一、让爱心伴随特殊生左右

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犯错误,也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批评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让他们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会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们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被歧视的情绪,会理解老师的苦心。如小雨同学是个特殊的孩子,他身体不好,天生就有右腿无力及跛脚的残疾。由于他的腿疾,他的心里很闭塞,总爱自言自语,不时地乱喊乱叫,进行发泄。但他克服腿疾困难,坚持上学。在近两年的共同学习中,他和同学一起感到很快乐。他刚入学时,笔者就想,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更需要大人的呵护,笔者就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呵护他,在平时的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心。像系鞋带、收拾书包、削铅笔、中午盛饭、端汤……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笔者都亲自帮助他,现在班里有几个小干部在笔者的带动下,已经逐步形成习惯,每次都主动帮助他、照顾他。可见老师的一言一行在孩子们心目中是举足轻重的,老师的爱已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生根、发芽。

笔者在学生面前常常表示对小雨的关心、爱护和鼓励,拉着他和同学们一起聊天、做游戏。学生们在笔者的影响下,对小雨的态度由排斥转变为理解甚至信任。如今,小雨基本能安静地上课,偶尔会举手发言,不再随便大喊大叫,在体育测试中甚至取得了“良”的好成绩。在教育小雨的过程中,笔者与家长共同研究教育计划,在教学中采用了“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方法,在设定教学目标和环节时特别注意特殊学生应达到的学习要求,并经常在课后单独为他讲解、补课。

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 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原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曾说:“谅解也是教育”,优秀的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学生小雨在做错事时往往会抵赖、不承认,甚至会编一些谎话,破坏纪律时,他总是不承认且态度强硬。每次笔者对他先观察,然后逐一攻破。每次,笔者总是用信任的眼神看着他,他就会心虚地说:“我又怎么了?”笔者抓住时机,耐心地教育他:“做错事只是一个错误,以后不做,改了就好,如果说谎,你又增加了一个错误,而且老师也不会信任你。”小雨同学听后惭愧地低下头,很快就表示会尽快改正,现在小雨同学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由此可见,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

二、用爱心和耐心对特殊生进行感化

特殊生常常被孤立、被歧视,时间长了就会慢慢形成自卑和自暴自弃心理。因此,教师要克服偏见,把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倾注在他们身上,给他们多一点保护,多一点浇灌,使他们和其他幼苗一样,能茁壮成长。在转化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帮助特殊生改正错误,更应该在特殊生反复出现错误的时候不急不躁、不温不火,耐心地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沟通师生的感情,密切师生的关系,消除师生间的情感障碍,有利于教师做好特殊生的转化工作。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学生。与特殊生交谈时要以浓浓的爱心,如春风细雨般去滋润受伤的心灵。而对于一些屡次犯错,又备受家庭宠爱,看不到自己错误的学生,则可以在谈话时给予一定的“刺激”,较严肃地向他指出他所犯的错误,并说明他这样做的后果,使其醒悟,然后对他提出严格要求,让他感到必须要按要求做,否则后果严重。

小雨同学由于天生腿有残疾,家长总觉得亏欠于他,对他娇惯有加,什么事都是一律顺从,因此他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上学之后,由于他调皮捣蛋,无心向学,教师对他只有批评,没有表扬。他知道老师看不起他,所以更加自暴自弃。笔者深入了解情况后,常利用课外时间,与他谈心,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笔者还与其他任课教师约定,给他多个“优先”,即发言优先,质疑优先,辅导优先,训练优先。他在学习或纪律上的一点点进步教师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为他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笔者还鼓励他积极参加班队活动,号召班干部带头与他一起组成“一帮一”互助小组,和他一起玩、一起学习等。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开始自信起来,不论在学习还是纪律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他不再认为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三、对特殊生实行因材施教,激励他们发奋图强

有爱心和耐心是教育者的主观因素,是做好转差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在具体工作时,教师还要审时度势,精心策划,运用切实可行的办法对特殊生实行因材施教。当笔者接触到小雨同学之后,深入了解他“特殊”的原因,多次和他及家长交心谈心,然后根据他的特点,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打开他的心扉,使他向好的方面转化。

兴趣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活跃因素,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讲授知识时,尽量联系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帮助特殊生做课堂的主人,经常向他们提一些能够回答的问题,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利用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对特殊生取得的点滴成绩,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特殊生的作业要适当并及时检查、及时给予反馈,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同时,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鼓励特殊生参加,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能做对别人、对集体、对老师有益的事,从中享受和体验成功的乐趣。

小雨同学的成长告诉笔者,人的禀赋、爱好、性格是不同的,老师的眼睛不能只盯住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潜在的“宝藏”,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容纳自己和发展自己。

四、倾注爱心,帮助特殊生

对于特殊生,最忌讳的莫过于放弃和歧视。特殊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老师必须用爱心去精心呵护。许多特殊生恰恰是缺乏“爱”而导致特殊,因此,在他们身上倾注满腔关爱之情,无异于“久旱逢甘雨”,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给予学生以思想、学习上的关心和教育的同时,在生活上,教师也应多过问,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学校生活的温暖,另一方面让他们觉得老师并不因其特殊而置之不理,照顾了其自尊心。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十分珍惜特殊生的点滴进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上课时,讲到难度大点的知识时,笔者的眼神多关注小雨,一个信任的目光会给小雨带去鼓舞和信心。提问时,笔者将设计浅显的题留给他。只要他的回答言之有理,就当场给予热情鼓励和表扬。批改作业时,小雨的作业要精批细改,并加上些热情的批语,如:“老师为你的进步鼓掌”“老师为你加油”“让我们一齐努力”“谢谢你的配合”等。当小雨拿到作业时,这些批语犹如催化剂,使他从中得到鼓励,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他从中汲取了动力,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甚至会主动找老师请教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把自己的苦恼和学习弱点讲给老师听,从而为老师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供方便。小雨的作业,只要写对了,笔者就给他加个“优”,如果写得比较工整,笔者就给他加两个“优”,让他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树立自信心。可见,老师不失时机地肯定特殊生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在老师的热情鼓励中,在自己进步的喜悦中,看到希望,增强信心,进而激励他们努力向上,增强自信心。

人类最大的残疾是心灵的残疾。教师要设法为特殊生创设鼓励他们前进的环境,精心为他们搭建成长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蕴藏着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让每一个学生埋藏在心底的渴求上进的火花熊熊燃烧。实践证明,在特殊生的转化过程中,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其心理特征及形成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和提高工作,就能帮助更多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汪明.抒真情谈感悟J.写作,200618.

2胡礼洁.走进心灵深处J.少年写作:小作家,20116.

上一篇:一个过程视角的关注 下一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