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打通 为我所用

时间:2022-09-27 02:08:02

境界管理既包含了鲜明的中国哲学思想,又融会了西方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

书名:《境界管理》

作者:鲁培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市场运作上创造了许多独特的管理手段与方法,也正是凭借自己在本土市场竞争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从而有效地阻击了跨国公司的快速扩张。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全球化竞争格局在中国市场的纵深推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企业自身的弱点也逐渐显露。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便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在变得中国化、本土化,它们所依靠的并不完全是资本的力量,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很多企业日渐强大。站在市场的前端,我们亲眼目睹了众多中国企业的兴衰浮沉,究其缘由,大多缘于管理失范、竞争不力。

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时代的管理挑战?其做强、做大的战略思维与竞争方法何在?显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专家们往往很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为企业开药方。《境界管理》主张将西方管理科学与中国管理哲学相互结合、相互打通,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从作者的分析可以看出,境界管理既包含了鲜明的中国哲学思想,又融会了西方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本书以打通中西管理的思维来挖掘管理的新内涵,意在为企业构建新的管理工具和竞争方法,是一本试图打通西方管理科学与中国管理哲学的开山之作。

市场经济是从西方开始的,管理学也是西方发明的,对中国企业来说,学习是为了强大,强大是为了超越。中国30多年的成就证明,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唯一出路。华为、海尔、联想、格力、美的、格兰仕等一大批中国知名企业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企业的成功,一方面在于把握机遇、勇闯市场,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此同时,创业家、企业家们的努力切不可忽视,如果他们没有超凡的胆识,没有干大事的胸襟和气魄,没有相对健全的知识体系作支撑,就很难走到今天,所以说企业的强大首先来自企业家思想的强大。因此,探讨企业实践、企业经营业绩与企业家精神生态的内在联系,研究企业家境界修炼、企业能力修炼的提升路径及方法,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与理论探索价值。

在我看来,本书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作者的研究不是重复原有的管理理论,也没有局限于个人经验,而是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相比而言,本书既能立足于市场指导企业实践与应用,又能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抽象概括与归纳,因此,它提出的理念、方法既强调实践性,又注重前瞻性。可见作者在中国文学、哲学和西方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素养,使他必定能够兼收并蓄。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几经市场历练后再度学习提升,因而,研究撰写此书可谓水到渠成。

二是客观性与科学性并举。本书把人的境界修炼作为研究出发点,却不刻意渲染个人,对人物的评价、对企业的解析都力求点到为止。在书中,人物只是为了证明作者的研究结论而精心采集的目标样本,而且高度提炼,很少有人物传记、案例分析的色彩,更不拿名人名家当噱头。如果用书中的研究模型来分析,海尔、联想、华为、阿里巴巴等众多中国知名企业实际上都是打通中西管理、融会科学及哲学的成功典范。对社会文化思潮的透视,对中西管理方法的分析,对中西管理文明的探讨,都体现了管理研究的科学精神。

本书的重要价值在于为企业提供打通中西管理的战略思维、实现路径与系统方法。但是,任何管理理论的提出,包括它的科学性、有效性,唯有经过市场的反复检验才能被证明,因为市场才是一切管理理论的试金石。

(作者为销售与市场传媒集团董事长)

上一篇:FDI正加大对我国经济安全的潜在威胁 下一篇:研发管理变革中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