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9-27 12:57:16

推广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指出了在我国的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多数的环节还是靠人力操作,这样的生产过程,导致高劳动力投入、低生产效率产出的现象发生,这种通过人工劳动的大棚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上的成本,而且还制约了大棚蔬菜的生产效率。结合我国当前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现状,提出了推广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方法,以期为加快我国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棚蔬菜;机械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S23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22902

1 引言

大棚蔬菜种植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在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多数的环节还是靠人力操作,这样的生产过程,导致高劳动力投入,低生产效率产出的现象发生,这种通过人工劳动的大棚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上的成本,而且还制约了大棚蔬菜的生产效率。结合了当前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现状,通过新技术农机具的选型、引进,并经过现场试验所采集的数据与完全依靠人工原始作业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证实在蔬菜大棚内推广合适的农机具进行机械化作业,能实现较好的经济效果。

2 我国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现状

2.1 自动卷帘机

温室大棚是北方地区冬天生产蔬菜的一个重要保障,在生产的过程中,白天需要掀开草帘或者棉被,以保证棚内的蔬菜能够接收充足的阳光,使其光合作用能够正常的进行。到了夜晚,温度随着太阳的落山也跟着急剧下降,这时需要放下草帘或者棉被,使得棚内保持一定的温度。通过使用自动卷帘机,可以大幅度减少卷放草帘或棉被的时间,从而延长棚内蔬菜的约1.5~2 h光照时间,还能增加夜晚棚内的积温,有助于蔬菜产量与品质的提升。

2.2 土地耕整机械

大棚蔬菜由于复种指数高,加上化肥施用过多,导致土壤板结严重,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与品质。目前我国为了解决土壤板结的问题,多数采取耕翻、旋耕等措施。耕地的机械化水平也相对较高,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使用率可达到90%以上。耕地主要采用的机械有微耕机、拖拉机配套深耕机等。其中拖拉机配套深耕机的耕地深度可达到20 cm,能够有效的消除板结,生产效率是微耕机的3~4倍。

2.3 育苗与播种机械

由于蔬菜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蔬菜有着不同的育苗技术,对于设备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加上育苗设备需要一次性的投入成本过高,育苗技术要求也较高,普通农户很难实现工厂化育苗,因此,目前我国的蔬菜育苗主要是由公司来完成。种子的机械化技术主要是指种子的包衣以及精确播种。由于蔬菜种子个体相对较小,播种时很难进行单粒点播,通过对蔬菜种子进行包衣,可以使蔬菜种子丸粒化,使种子成球形且增加种子的体积,便于自动化的精确定量播种。

2.4 浇水施肥设施

大棚蔬菜的水分管理不同于大田作物,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不仅对于水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且还会造成棚内地温急剧下降,空气湿度升高,这种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易使蔬菜发病率提高。目前我国采用较多的浇水设备为滴管与喷灌。设备主要包括了供水泵、滴管带/喷灌带等装置,在浇水的过程中,可以添加水溶性肥料,使得施肥与浇水同时进行,且植物对于养分的吸收更加均匀。

2.5 植保设施

大棚蔬菜防治病虫害的手段主要有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两种。物理防治的设备主要有黄板、臭氧解毒机、频振杀虫灯等。化学防治的设备主要是小型的电动喷雾器。不过,采取化学防治的方式进行植保行为,需要注意药剂残留的问题,例如茄果类蔬菜和瓜果类蔬菜每一茬果的结果期都不相同,进行化学药物防治时,容易产生药物残留。

3 推广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实践

与思考

3.1 加强政策扶持

由于大棚蔬菜种植的种类较多,相比于大田作物,机械设备的销量还少,这样很难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为当地菜农生产出有针对性的机械设备。因此,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给予企业大力的政策支持,加大对一些质量过关、规格标准的大棚蔬菜生产机械设施的补贴。由于大棚蔬菜设施的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一般的农户无法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因此,除了对企业的政策补贴之外,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大对农户购买农机设备的补贴力度,补贴的方式可以是相关部门采取小额贷款等融资优惠政策来减轻农户对于机械设备的资金压力。

3.2 扩大种植规模,促使大棚蔬菜生产标准化

大棚蔬菜的种植规模和生产标准化是影响机械化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可通过种植大户、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来加速土地流转的速度,促使规模化的大棚蔬菜种植方式形成,在规模化的种植条件下,机械化设备的使用不但会简化生产过程,而且还会降低雇工费用,这样一来,机械化生产自然成为农户的首选。除了规模化之外,标准化也是大棚蔬菜机械化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当地相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适合本地的生产规范,并引导企业根据蔬菜生产规范来制造机械设备,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3.3 加快农资农艺相结合的进程

不能适应当地生产的农机,不可能在当地得到推广,因此,要想实现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的推广,必须使农资与农艺相结合。一方面,农科院等部门在选育新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到其是否能够满足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机研发机构也应该结合当地主要的蔬菜种植习惯,研究不同类型蔬菜、同种蔬菜不同时期的不同特性,研制出适合当地使用的农机设备。

3.4 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一些没有认识到大棚蔬菜机械化带来的利益的农户来说,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的手段,激发农户对农机购买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设置示范基地,召集农户观看示范效果、或者利用广播、技术培训等手段,让农户直接或间接的体会到机械化带来的好处,以加快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的进程。

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是r业高科技产物,而现在的农机手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对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不了解,更不用说熟练操作;因此可以通过举办阳光工程蔬菜大棚专题培训班的形式来提高农机手的使用、操作和维修技术水平,保证作业质量,加快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永生. 蔬菜机械化生产亟需强化农机农艺融合[J]. 蔬菜, 2015(2):1~3.

[2] 崔思远. 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J]. 农机化研究,2014(10):249~251.

[3] 邵珠山.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农机, 2015(4):28~30.

[3]刘晓明.北京市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模式[J].农业机械,2014(13).

[4]冯大军.大棚蔬菜生产要扬长避短[N].陕西科技报,2009.

[5]爱 丽,赵永红,徐效俊.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北方园艺,2006(3).

[6]唐 洪.大棚蔬菜生产管理技术要点[J].四川农业科技,2007(9).

上一篇:三门江林场国家战略储备林改培技术探讨 下一篇:地方院校多层次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