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护理流程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顽固性呃逆发生的控制作用

时间:2022-09-27 12:41:42

标准护理流程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顽固性呃逆发生的控制作用

【摘要】 目的 分析标准护理流程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顽固性呃逆发生的控制作用。方法 60例神经外科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 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患者采取标准护理流程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 研究组显效20例, 有效8例, 无效2例, 护理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14例, 有效7例, 无效9例, 护理总有效率 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关键词】 术后顽固性呃逆;标准护理流程;神经外科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7.174

据相关医学文献报道[1], 针对临床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顽固性呃逆, 应该采用有效地护理干预, 不仅可改善患者症状, 还可提升控制术后顽固性呃逆发生的作用。本研究主要对近年医院收治的 60例神经外科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 评价临床采取标准护理流程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顽固性呃逆发生的控制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针对医院 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 均符合临床脊柱后路手术治疗标准[2]。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0例。研究组男15例、女15例, 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8.5±10.3)岁;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 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6.5±10.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哌甲酯常规治疗, 肌内注射;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使患者在安静病房中休息, 为患者降解药物使用方法, 对其进行健康饮食指导以提升护理效率。研究组患者采取标准护理流程干预, 对患者运用标准护理流程干预:①在一般护理中, 使患者在温度适宜的病室环境中, 并使患者保持床头抬高30°, 保持卧位, 同时做好饮食护理与宣教。②患者取仰卧位, 护理人员可嘱患者全身放松, 伸出舌头, 用生理盐水湿纱布包裹患者舌苔前1/3位置, 以水平方向外牵拉, 并可指导患者呼出气体, 尽量延长呼气时间, 直至患者呃逆症状缓解;在标准护理流程干预中, 当牵舌护理无效时, 可进行中医中药治疗, 尽量减少患者药物用量, 降低药物副作用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1. 3 评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中相关内容,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 显效:在护理治疗72 h内, 症状评分减少>6分, 呃逆完全终止, 1周内患者病情无复发;有效:患者能耐受呃逆症状, 不影响患者进食, 护理治疗72 h内患者症状评分减少 3分;无效:治疗72 h内患者症状评分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显效20例, 有效8例, 无效2例, 护理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14例, 有效7例, 无效9例, 护理总有效率 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研究指出, 对于神经外科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中, 采取标准护理流程干预具有积极的影响, 可以发挥控制术后顽固性呃逆发生的作用[3]。

在临床神经外科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护理中, 应用标准护理流程干预, 可以降低护理中不良情况的发生, 较常规护理发挥积极疗效[4]。在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顽固性呃逆治疗中, 常规护理中应用盐酸哌甲酯治疗, 其属于丙胺类药物[5-12], 盐酸哌甲酯可使患者产生轻度欣, 但是在临床中长期反复使用, 可使患者产生药物耐受性, 不利于患者健康恢复。对患者运用标准护理流程, 能够控制临精神类药物的用量, 加大中医重要治疗, 改善患者病症, 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3.3%, 高于对照组的7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针对临床中神经外科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 应用标准护理流程干预, 可控制术后患者顽固性呃逆的发生, 临床护理效果好, 提升护理满意度, 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任琳, 殷志雯. 标准护理流程在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顽固性呃逆的应用. 护士进修杂志, 2014(23):2184-2185.

[2] 潘佩婵, 李玖利, 黄金珍, 等. 耳穴贴压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护理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2):136-137, 139.

[3] 王燕萍. 穴位按压加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28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13):43.

[4] 朱秀芝, 陈囡囡, 马静, 等. 脑出血合并顽固性膈肌痉挛的治疗及护理. 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10):1434-1435.

[5] 杨洪玲, 胡新娥, 刘桂梅.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呃逆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7):1-12.

[6] 赵艳. 标准护理流程在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顽固性呃逆的应用.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5(8):59.

[7] 任琳, 黄翔, 殷志雯, 等. 牵舌法对控制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评价. 护理学杂志, 2015, 30(7):34-35.

[8] 王春杨, 邵国兴, 杨力军, 等. 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康复治疗探讨.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25):3509-3510.

[9] 王全凤. 阿托品、爱茂尔内关穴封闭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 中华护理杂志, 1986(5):39.

[10] 潘佩婵, 李玖利, 黄金珍. 耳穴贴压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护理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2015(2):136-137.

[11] 王长喜, 艾红娟, 郭明. 7例心脏介入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的处理. 浙江医学, 2005, 27(6):427-427.

[12] 梁敬福, 叶学可, 林功单. 针刺治疗外科手术后顽固性呃逆3例报告. 福建医药杂志, 2000, 22(3):59.

[收稿日期:2016-01-27]

上一篇:超声对类风湿性肩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下一篇:乳腺癌患者参与保乳决策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