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地区淮山机械化应用技术

时间:2022-09-26 10:37:12

惠州地区淮山机械化应用技术

摘 要:传统的淮山栽培方法在人工打洞种植和采收时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工,而且在挖掘时淮山薯容易挖断,影响淮山薯外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惠州平潭镇砂质耕地进行淮山机械打洞配套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本文主要从种薯选用与处理、耕地选择、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收等方面阐述了淮山机械化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淮山;机械化;栽培技术;应用

淮山又称山药,属薯蓣科薯蓣属蔓生作物,含有淀粉、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以及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微量元素,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其营养价值丰富。

近年来,惠州淮山种植产业迅速发展,至目前全市淮山种植面积为2.0万667O,总产达3.5万t,成为惠州市一大特色农产品。惠州市平潭镇是淮山种植大镇,但当地农民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挖种植沟和人工挖沟采收,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劳动效率较低。因此在新圩村推广淮山机械化生产技术,通过机械钻孔垂直种植、链刀式开沟机开沟采收、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等技术的应用,以点带面,有效促进惠州淮山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推广。

1 选择适种良种

选择丰产、抗病、适应性广、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的品种,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的品种有桂淮6号。

2 种薯切块,严格消毒

2.1 种薯切块与消毒 选择无病虫害的块茎做种薯,应选择带有较多顶芽的上端块茎做种块,以保证出苗均匀、整齐。筛选薯块时,按头部、中间、尾部及大小部分分别堆入,分级催芽对选择好的种薯必须经过适当处理,打破种薯的休眠,促进种薯内部物质的转化,一般方法为晒种:切块后的种块先经晒种,晒种程度为伤口向内萎缩,并从断面中间裂开。将晒好的种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浸种10分钟左右,取出晾干后即可催芽。

2.2 种薯催芽 种薯催芽方法很多,通过温培原理进行催芽,适宜发芽温度为25℃左右。方法为温床催芽:将薯块直接铺在铲平的畦面上,铺约15厘米厚的高度,用细土覆盖5~10厘米厚即可。温度不够时可采用低拱棚覆膜保温。长出芽眼时即可

播种。

3 选择砂质土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3.1 选择好地块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种植淮山,最适pH5.5~7.0,同时,土壤还必须符合国家菜田土壤卫生标准二级以上。另外,还应尽量避免重茬,隔3年轮作1次,可与玉米、萝卜、西瓜等作物轮作。如果是淮山生产老区,应1年轮作1次。

3.2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S”或“X”法取代表性土样,对0-20cm耕作层土壤进行理化指标检测化验。依据种植区域土壤有机质、氮、磷、钾、pH等养分数据,并按照每100千克块茎形成需纯氮0.43公斤、五氧化二磷0.11公斤、氧化钾0.54公斤的需肥规律和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遵循少量多次,前低后高的原则,确保养分平衡供应和高效吸收利用。按亩产量3000公斤目标,制定施肥方案。基肥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8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0

公斤。

4 机械打孔,适时播种

4.1 机械打孔方法 采用淮山钻孔机进行直线打孔种植,方法是:一般在距垄沟边60厘米处打种植孔,直径为8~14厘米,孔深90~100厘米,孔株距30~35厘米为宜,每亩种植约1200株。打孔过程中可用水冷却钻头和湿润土地,这样打孔比较容易。采用打孔种植法,孔内结构疏松,以利于地下薯块向下生长,生长薯条较光滑、垂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能得到提高。该种植法打孔设备比较简便,淮山在田间的抗病性也

较强。

4.2 适时播种 根据当地气候情况,选择在端午“龙舟水”过后播种,按照打好的种植孔播种。打孔后在孔中填满充实稻草或木糠或用沙质土填上后立即播种。播种时将淮山种薯平放在介质上面,一个孔放一个种薯,放后再盖土4~6厘米厚即可,这样有利于淮山向孔中生长。

5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追肥

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田间建设好滴灌系统,按照以下施肥方案:出苗整齐后追施第一次肥,以后每隔10-12天左右追施一次,10月中旬以后不再施肥。第1次到第3次施肥用量:农季高水溶肥(含量为10-5-17)5公斤+尿素(46%)5公斤;第4次、第5次施肥用量:农季高水溶肥5公斤+尿素5公斤+磷酸一铵(含量11-44-0)5公斤;第6次到第8次施肥用量:农季高水溶肥10公斤+氯化钾(60%)5公斤。

6 加强田间管理

6.1 抹萌除草 淮山种植后,每段种茎往往能长出数条苗来。如果苗数过多,则植株瘦弱。当苗长30厘米左右时,要适当摘除部分苗及苗上枝,只留1~2株生长粗壮的苗,以保证植株健壮生长,有利于地下薯块生长。在高温多雨季节时土壤易板结,杂草生长速度快,此时中耕结合除草或小培土,中耕时要注意宜浅不宜深,以免伤害根群。

6.2 插竹打顶 种植10-15天后,薯苗大部分露出土面20-30厘米时,为最佳插竹时间,过早不易辩别出芽位置而损坏薯块,过迟会影响藤蔓攀延生长。用竹竿在畦上插成篱笆状,供苗缠绕向上生长,以利株间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根茎生长。当藤蔓长到篱笆顶时,将顶部芽摘除,促进部分侧芽生长分枝,增加光合作用面积,以利营养物质的制造与

积累。

7 综合绿色防控病虫害

淮山常见的虫害有斜纹夜蛾、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斑枯病等。在栽培过程中推广应用农用光谱杀虫灯、诱捕器等植保器械结合农业方法、化学药剂进行虫害防治;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害防治。

7.1 病害防治

7.1.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一要做好种薯消毒,播前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种薯消毒;二要注意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三要增施磷钾肥,适施氮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四要注意清洁田园,集中烧毁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

7.1.2 化学防治 炭疽病多发生在6~8月份,发病初期可选用50%灭菌威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褐斑病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等;斑枯病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世高可湿性粒剂1500倍液等喷药防治。防治时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并要注意轮换使用药剂。

7.2 虫害防治

7.2.1 农业防治 在农业防治上要做到清除田间杂草,翻耕晒土或灌水,避免施用未腐熟农家肥,以破坏或恶化其化蛹场所,减少虫源;一旦发现卵块和初孵幼虫,及时清除,以减少虫源。

7.2.2 物理防治 在田间悬挂农用光谱杀虫灯诱杀成虫,每盏灯能有效控制30~50亩;针对斜纹夜蛾的生物特性,还在田间设置性诱剂诱捕器2亩一套,悬挂至离地高约1.2米处,将斜纹夜蛾成虫引诱至诱捕器上,并将其诱杀,减少田间虫口基数,达到生态治理目的。

7.2.3 化学防治 斜纹夜蛾可选用25%灭幼脲3号胶悬液10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等喷药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药剂防治地老虎、蛴螬、蝼蛄,播种时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加细土30~40公斤拌匀开沟施或顺垄撒施;苗期时可用毒饵进行诱杀:90%敌百虫对水适量拌100千克炒香的麦麸制成毒饵于傍晚撒于地面诱杀,或用48%乐斯本乳油50毫升1000倍液处理土壤。

8 采用机械开沟采收

淮山薯收获在地上茎叶枯黄后即可开始,一般从12月开始持续至翌年春均可采收。收获时采用链式开沟机在种植沟外沿20~30厘米处开沟,然后把表层泥土用铲挖开,待薯暴露出来后除去淮山薯须,小心提出,将淮山薯抽出即可。

参考文献

[1] 栗卫贻.淮山高产栽培技术.广西农学报,2011(1).

[2] 覃汉林,黎昌华,程显.容县种植淮山薯的打洞栽培技术. 农家之友(理论版),2011(4).

[3] 赵冰.山药栽培新技术(第2版).金盾出版社.P108-P114.

上一篇:关于实现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思考 下一篇:改革后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