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色特征级检验的实践与反思

时间:2022-09-26 07:55:28

棉花色特征级检验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棉花色特征级的检验一直以来就是判断棉花质量的十分重要的标准,它可以用来对棉花进行分级,从而成为商业买卖中确定价格的重要标准。因此,棉花色特征级的检验始终是一个很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就对棉花色特征级的检验进行了从方法到反思的一系列的具体讲述。

关键词:棉花 色特征 检验 反思

引言:

根据棉花准确的发展历史来讲,用精确地仪器来检验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是现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的检验棉花的方法。用精确地仪器检验不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检验出棉花的质量指标,这些指标分别是棉花的强度、细度、长度、颜色和成熟度等,这样就可以从各个角度显示出棉花纤维的性能,同时还可以客观地对棉花外表观看上的质量及内部性能上的质量的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减少因为个人的原因所产生的质量检验结果的不同或误差。棉花色特征级的检验也就成了我们必须研究与探讨的话题。

一、 检验棉花色特征级的必然性

现如今,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棉花上的交易与日俱增,因而,从棉花的检验具体标准的检验指标的设置到棉花检验的步骤与方法都变得越来越先进,几乎已经接近到国际先进棉花的检验水平。提供反射率(Rb)及黄色深度(+b)两项测试值的仪器化检验,重新引进了色特征级的具体评估指标,并且对棉花的外部观看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中纤局细致的根据我国现如今棉花的色特征特点统一制作了棉花的色特征级实物标准,使得色特征级检验目光更易于掌握,从而检验结果不再轻易因为个人因素而产生差异。然而现在我国棉花品级检验的标准都是由各个主要产棉的省、区、市依据品级实物标准的基本准则副本的品级程度来模仿制定的。然而,根据各产地的棉花品级实物标准需要在实际检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检验目光的调整,所以由于同的实验人员检验水平等素质上的的差异,经常产生检验目光的不同,棉花贸易中的各种争端也由此时常发生。而且随着外国对秒华商需求的加大,中外棉花贸易与日俱增,而交易过程中一定需要按照中国和外国两方都认可的棉花质量评价标准来进行价格上的结算。美国等许多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具有自己明确的棉花色特征分级标准,而我国在色特征级在棉花检测体制的深化改革中成为了一个新诞生的概念,因此,建立并实现我国棉花色特征及的分级标准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而且对我国棉花贸易的发展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二、棉花色级特征检验的实践

(一)棉花颜色级检验颜色特征文字描述

根据多年研究总结,我们发现可将棉花颜色级具体分为四类: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和黄染棉,而白棉分一到五级、淡点污棉分一到三级、淡黄染棉分一到三级、黄染棉分一到二级,它们具体的颜色特征如下表:

(二)棉花色特征级实践检验过程

首先,参与人员要在的各方面给予配合。这其中包括,领导对棉花色特征级检验的高度重视、检验人员在检验时的认真负责并且积极协调,配合工作的展开;

其次,在验证试验过程中采取各种有利于实践检测的措施:

1)检验人员:为保证验证试验每次都是有效数据,检验人员要始终保持对工作具有高度的热情,并且严格遵循操作指南及规则,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每一件任务,力求做到在每一次检验时,都认真比对色特征验证标准,检验完一项就做一项的数据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要包括所检测棉花的颜色特点,根据颜色特点对棉花色特征级做出准确评定,与此同时,如果遇到比较特殊的棉花,也一定要细心的记录下特殊棉样的特点,以此来保持工作得到连续的开展,实验结果相对准确和稳定。

2)检验时:在用HVI检验时,HVI仪器也成了参与检验的一份子,所以要对仪器做连号的验前准备,最开始要将所有的HVI仪器做颜色校准,这样就可减少仪器之间的台差,从而避免数据因仪器的问题而出现较大的误差,数据失去本身的有效性。同样的,对于一些特殊的棉花样本要关注其反射率(Rd)及黄度(+b)值,使整个检验过程做到胸有成竹。

3)检验后,对实物标准十分了解,经常翻阅和查看那,使实物标准一直在脑子里留有深刻的印象,从而保持检验的数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三、棉花色级特征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反思

(一)棉花色级特征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据调查,有部分加工企业依旧采用皮辊轧花机试轧,因而轧出的棉花试样有比较多的杂质、黄染等,导致棉花样品的一致性较差,对于这样的样品,企业对棉花的色特征级进行判断时就显得困难重重。

(2)在检验色特征时,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存在,那就是有一些样品处于等级分界线附近,无法准确地把握此类样品所处的色级。

(3)就目前的色特征分级实物标准还而言,还缺少很多内容,它并没有涵盖某些特殊类型的棉花,所以有时会觉得目前的色特征分级实物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4)经多次检验对比发现,不同HVI仪器在检验棉花的色特征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因为当使用同一样品在不同仪器上测验,色特征级测量出的数据也不同。

(二) 棉花色特征级检验的反思

1.)研究人员理论知识不足、工作经验欠丰富为验证工作的实行带来了许多困难。由于棉花色特征级检验的工作在我国刚刚处于摸索、试验阶段,几乎很少有文字、书本资料供检验者学习借鉴, 再加上检验者在色特征级理论上并没有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及概念认识上的含糊不清导致了在实践中的尺度不准,结果误差大。

2).机采棉花试验产生的结果与人工采植的棉花也会有所不同。在多次分析对机采棉与人工采植棉的的实验过后,我们分析出,机采棉因含杂较多、清理次数多使得棉样在外观上缺少本该有的光泽,因而在感官检验时Rd 值就会被估低,也就最终导致人工感官色特征级别偏低。

(三)改进措施

(1)对于棉花色特征分级标准的文字描述必须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从而使检验人员可以更容易的地理解棉花色特征分级标准,掌握相关知识。

(2)加强培训,从整体上提高色特征级感官检验人员的素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由于棉花色特征级的检验工作目前刚刚处于摸索阶段,检验人员必须进一步学习,进一步统一目光。首先从理论上学起,了解概念观点,然后准确的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使色特征检验工作日渐成熟。

(3)检验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提高自身检验技术水平,中纤局作为领导要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建立责任制方案文件,并将其真正落实到单位、企业,然后落实到每个人,从而保证色特征验证试验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加快色特征试验研究和推广的进度。

四、结语

伴随着信息化和科学化社会的到来,棉花的质量由精准的仪器进行检验是必然趋势,不难发现,棉花色特征级检验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因而,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我们能做的也是迎难而上,通过科学的力量去创造属于我国的棉花色特征检验标准。相信只要持之以恒的去钻研去改进,我们的成就不会处于落后地位,而且会慢慢的在此领域成为科技的领跑者。

参考文献:

[1] 张现方 马翠 刘璐萍.浅谈棉花色特征级的检验[J].标准・检验,2010,(07):68-69.

[2] 张伟 何启平 杨君.棉花色特征级试验数据分析[J].中国棉花加工, 2009(03):24-27.

[3] 熊宗伟.棉花色特征[J].中国棉花・环球棉讯,1995,22(04):39-40.

[4]中纤局棉花质监处.棉花色特征与色特征级9问[J].高端・视点,2007(11):11-13.

上一篇:顶空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葡萄酒中的... 下一篇:电解铝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