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

时间:2022-09-26 07:35:06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的进行。本文首先对目前存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85-01

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依然存在多种不同的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对目前存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的进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从而在小学阶段就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一、存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本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虽然欣喜地看到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依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1、对学困生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转优策略

课堂教学质量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困生作为整个班级的成员,教师能否采取有效的策略使其转优,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质量。目前小学班级中依然存在数学学困生,由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因此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难以顺利的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虽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困生引起了重视,并采取一些措施想要实现学困生转优,但是由于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多欠缺,导致学困生难以及时转优,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2、课堂教学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注意力不够集中是小学生一个突出的特点,因此想要使学生高效的进行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吸引力不足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将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的因素运用于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激情难以被有效激发,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

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如果教师一味的独霸课堂,将所有的课堂教学实践都用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那么不仅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点的过程中十分被动,而且也违背了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积极的进行互动,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互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互动不足,在互动过程中教师的方法不当等都会影响到互动的有效性。师生之间进行的有效互动不足,不仅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而且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障碍。

4、不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各个环节的有效性

在目前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引起了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将多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但是在学生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课堂只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途径之一,课前与课后阶段都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实现学生课前、课堂与课后三个阶段的有效配合,才能切实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然而目前学生在课前与课后阶段进行的数学学习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仅影响了学生课堂上有效进行数学学习,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二、解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

针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本人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下几种对策,希望能够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1、有效实现数学学困生转优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另一方面要对学困生引起重视。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就难以打好数学基础,那么在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将会举步维艰。教师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转优策略,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能够及时走出困境。例如:教师可以针对数学学困生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让学生做一些难度较小的题目,使学生在理解简单题目的基础上找到数学学习的感觉。另外,不仅要有教学策略的支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给予学困生关心与爱护,帮助学生建立走出数学学习困境的信心。

2、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为了使小学数学对学生更加有吸引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多种形式的教学为载体实现知识点的呈现。例如为了更好的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以使教学语言更加幽默化,使原本比较生硬的知识点,通过生动形象的形式得以体现,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知识点。

3、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还要掌握有效的互动方法与技巧。例如: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可以加入一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元素蕴含于互动的过程之中;当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也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向,以便及时对自身的教学活动作出调整,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4、实现学生数学学习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为了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同时也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对于学生各个环节数学知识学习的连贯性也应该引起重视。教师首先应该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预习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预习对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行训练,在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课后学习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对重点与难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有条理性。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小学数学教师肩负着重要的教学责任。对于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对目前存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上一篇:试论高职教育培养舞蹈表演人才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鱼的纹样》四年级美术多媒体设计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