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高唱绿色颂歌

时间:2022-09-26 06:59:15

黑河高唱绿色颂歌

一曲绿色的颂歌再次在西北干旱的额济纳唱响。2003年8月14日,滔滔黑河水穿戈壁,过沙漠,经过一个星期的昼夜奔波,带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带着青海人民的美好祝福,带着甘肃张掖人民的深情厚谊,带着额济纳旗人民的无限渴盼,欢快地涌入了东居延海的怀抱。这标志着今年黑河调水进入东居延海又获成功,这是继去年黑河水调入干涸十年之久的东居延海之后又一次实现了东居延海"波涛汹涌,碧波荡漾"的喜人景色。只见居延海湖面上烟波浩淼,成群的水鸟在空中盘旋鸣叫,数百只野鸭在水中嬉戏,骆驼缓步在湖边饮水;东居延海周围的红柳、胡杨尽情舒展着翠绿的枝叶。截止2003年8月底,东居延海已进水2,900万立方米,形成了26.8平方公里的水面,久违多年的水光绿色重现额济纳。

传奇的额济纳

额济纳河流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35,000年。这里是东西新石器文化的连接点,远古居民的遗址和遗物众多,属细石器文化。与我国东北、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等地的远古居民所使用的细石器具有共同特点,在地域上起着连接点的作用,是中国细石器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此地夏、商、周时属乌孙,秦朝为大月氏领地,西汉初年为匈奴牧地。先秦时这儿称“流沙”、“弱水流沙”,汉初易名为“居延”,意即“幽隐”。

西汉和东汉的300多年,是居延地区的发展时期。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入居延收河西,太初三年(前102),在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二都尉。

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居延地区归属西夏,进入了又一个繁荣时期。到了元代,由于疆域的空前扩大,使较边远的居延地区成为中原通往西域、漠北的交通枢纽,其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了发展。由于居延的特殊地理和军事位置,历朝政府均在此修筑了大量烽燧、关隘,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肩水金关、黑城子、红城子、绿城子等。乾隆十八年(1753),清政府正式设置“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建制,授扎萨克印,直隶理藩院。

1949年9月27日,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扎萨克郡王、防守司令塔旺嘉布致电主席、司令,宣布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获得和平解放,由甘肃省酒泉专署代管。1951年1月,改称额济纳旗自治区。额济纳旗隶属几经变更,从1979年7月1日起额济纳旗复归内蒙古自治区辖区,1980年5月1日起辖属阿拉善盟至今。

数百年来,丰富多彩的汉代居延文化,绚丽辉煌的西夏古代文明和英勇顽强的土尔扈特万里东归的不朽传奇,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史册上,谱写了灿烂的华章。数千年的沧桑变迁,使古老的额济纳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但自然环境也在日复一日的风沙和人为的破坏中,变得异常脆弱,逐渐形成了独特奇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干涸的居延海

在额济纳辽阔的土地上,不仅只有沙漠、戈壁和绿洲,还有众多的湖泊和海子,最具风采的就是享誉古今、蜚声中外的居延海。据史料记载,远古时期,居延海就是我国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它由现在的东居延海、西居延海和京斯图淖尔组成,湖面最大时有2,600多平方公里。

额济纳旗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其中90%以上是戈壁、沙漠和低山残丘,在黑河下游沿岸及居延海附近,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惟一绿洲。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黑河流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祁连山雪线上升,黑河水量减少,全流域开始缺水,资源性缺水造成黑河下泄流量锐减。上游缺水,中游缺水,下游更是缺水。中下游分界处的狼心山水文站河段年均径流量由5.34亿立方米减为3.05亿立方米,全年河道断流期超过200天,且河道尾闾干涸长度逐年增长。西居延海和东居延海在50年代水流量分别为267平方公里和35平方公里,先后于1961年和1992年枯竭。随之,下游大小湖泊和泉水竭泽,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林草植被严重退化,取而代之的是荒漠化、沙漠化,沙进人退,居民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额济纳旗年均降雨量仅4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据观测表明,60年代至今,居延地区消失水域面积370万亩,每年有4万亩胡杨、沙枣、红柳林枯死,草牧场植物由200多种减为30多种,植被覆盖率大于70%的林草地面积减少了288万亩,年均减少约21万亩。而额济纳旗植被覆盖率小于10%的戈壁、沙漠面积从60年代到80年代则增加了462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约23平方公里。由于水域、植被等的劣变,逐渐引发了局部天气的恶化,少雨、高温、沙尘暴天气逐年增多。曾经令人向往的绿洲,如今却和沙尘暴源头连在了一起,额济纳胡杨林面积也大幅度缩小,一半以上的胡杨林变成了胡杨魂。

金碧的胡杨林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额济纳绿洲,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三大原始胡杨林之一,总面积567万亩。

胡杨是一种耐旱、耐寒的沙生植物。它根系发达,极易成活。初春时节,遍布于居延海湖畔的大批胡杨树长出鲜嫩的叶芽,给荒凉的沙漠戈壁添上点点绿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胡杨林呈现出千变万化、千奇百怪的神态,高低错落,斑斓却又狰狞。虽然巨大的树干伤痕累累,皲裂难看,但它极强的生命力,却使树冠翠叶如盖,油绿金碧的树叶在阳光下随风摇曳,沙沙有声。夏天漫步在阔大的原始胡杨林中,很是静谧。小鸟在林中飞来飞去,鸣声清脆,如潮如汐,如画如诗。古老苍劲的胡杨似年老的巨人,似雄师,似骏马,似罗汉,似卧佛……千奇百怪,神态各异,仿佛一个神话般的动物乐园。

随着带有凉意的秋风,胡杨的叶子逐渐由绿变黄。一夜霜降,胡杨的叶片就变作金黄色,秋风拂过,叶片顿时化作一群群金色的蝴蝶在丛林中飞舞,演绎着生命的沧桑和变迁。

治理黑河绘绿洲

黑河,中国第二大内陆河,也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一条极其重要的河流。它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14.3平方公里,数千年来奔流不息。她孕育了丝路明珠金张掖的文明、富饶,也目睹了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的枯竭……

有水就有绿洲,有绿洲才有人类的生息,水是生命之源,生态水就是生命水。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重新对待生态环境,重新审视和反思。黑河危机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这是维护民族团结,保卫国防,生态保护的大事,居延海连着中南海,一场拯救额济纳绿洲,重建生态环境的工程就此展开。

黑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1年2月21日,国务院总理朱基主持总理办公会议,决定把黑河治理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在三年内投资23.6亿元,通过灌区节水改造与配套,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控,经济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和水资源保护等措施,遏制下游生态恶化的趋势。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黑河治理工作正式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黑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极强大陆气候。流域中下游多年平均降雨量由西南部的140毫米逐渐向东北递减至47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则由西南部的1,407毫米递增至2,249毫米,干旱指数最高达82,资源性缺水由来已久。

张掖地处黑河中游,区内面积、人口、耕地分别占整个黑河流域的43%、90%、95%,是黑河水滋养的一片绿洲。全市辖1区5县,93个乡镇,126万人,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共有河流26条,均发源于祁连山北麓。黑河东部水系出山口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24.75亿立方米,另外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1.7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26.5亿立方米。市内平均气温为7.6℃,降水量89~283毫米,蒸发量1,700毫米。

按照张掖黑河治理三年实施计划,2001~2003年,黑河干流沿岸灌区干、支、斗渠高标准衬砌率分别达到70%、60%、50%,有8座平原水库废弃,限制保留的平原水库汛期蓄水;适度发展井灌,使灌区机电规模达到4,130眼;黑河干流自流引水灌区退耕30万亩,在完成建设40.5万亩低压管道、滴灌等高效高新节水面积的基础上,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框架。

调整结构促节水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南依祁连山,北邻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古以来,紧紧依靠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滋养的这一片绿洲,由于浇灌农业发展,土地肥沃,物阜粮丰,素有“金张掖”之称,是我国的十大商品粮基地和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20世纪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耕地的扩大,张掖水资源日益紧缺。据张掖市有关部门介绍,全市年降水量89~283毫米,蒸发量,1,700毫米,属典型的内陆性干旱气候,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靠过境水―――黑河来水。目前,全市人均水资源仅有1,250,立方米,亩均511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和29%。预计到2015年,人均水量将可能降为1,000立方米,属严重缺水地区。同时,黑河干流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平水年区域缺水2.29亿立方米,缺水率达8.5%。尤其是在5-6月份,黑河来水量占全年径流量的20.4%,同期灌溉需水量约占全年的35%,造成近70万亩农田不能适时灌溉,成灾面积达40万亩。

2002年3月,水利部确定张掖市为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试点后,张掖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尽快实现张掖由产粮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同时决定禁止新开荒地,禁止移民,禁种高耗水作物;全面压缩耕地面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扩大低耗水作物面积。截止去年年底,张掖市已压缩用水量大的水稻面积8.4万亩,带田作物23万亩,并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8万亩。2003年,张掖将把剩余的1.6万亩水稻全部压缩。在过去的一年中,张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了试点领导小组,首先编制了水资源配置方案,制定了有关节水办法,在先期开展的梨园河、洪水河灌区试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在全市相继展开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

实践证明,近两年来张掖市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通过结构调整,仅种植业一项比2000年减少高耗水作物49万亩,减少黑河引水9,800万立方米,新增黑河下游的下泄量达3,900万立方米。通过投资近7亿元的工程建设,减少黑河水用量达2.6亿立方米,新增黑河下泄量达1.12亿立方米;通过用水制度改革,试点灌区平均每亩节水45.8立方米,农民的水费负担比原来每亩平均减少7元。

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了张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确保了黑河分水目标的实现。两年来,张掖市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步试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8%,达75.6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16%,达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32元,达3,092元。自2000年开始实施黑河水量调度以来,张掖累计向下游输水22.5亿立方米,连续三年完成黑河水量调度任务,为改善下游生态环境、促进黑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居延海“波涛汹涌,碧波荡漾”的喜人景观。

黑河调水谱颂歌

2000年10月3日,黑河首次跨省区调水成功,创造了黑河史上的奇迹。

2001年9月17日,黑河水历时743小时,穿过500多公里的茫茫戈壁,终于流到了额济纳旗所在地达来库布镇。而这一年,地处黑河流域中游的张掖正遭受着6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张掖人民承受着巨大损失,圆满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交给的艰巨任务。

2001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在甘肃省委书记宋照肃、省长陆浩就张掖市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汇报信上批示:“大旱之年,黑河向下游分水8亿多方,实属不易,甘肃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决策,全面调整经济结构,狠抓节水措施,克服各种困难,不仅顺利完成了年度调水任务,而且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黑河综合治理的第一步走得很好,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筹划明年以至更长远的工作,继续努力,走出一条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2002年7月17日17时,黑河水经过15个日日夜夜的奔流,终于流归于干涸十年之久的东居延海,在23.66平方公里的水面形成万顷碧波,实现了国务院计划让东居延海在三年内“波涛汹涌”的目标。

今年是国务院提出黑河“分水指标三年完成”的最后一年,水量调度任务是完成正义峡下泄9.5亿立方米指标,调水进入东居延海,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分水目标。在黑河节水工程尚未完成,调水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张掖市市委、市政府及水务部门面对严峻的调水形势,召集水利、气象、水文部门共同研究、分析、预测、会商,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决策,实施,“全线闭口,集中下泄”,在充分论证,反复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完善的黑河水量调度方案。实施黑河水量调度前夕,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筹措资金,抽调人力,动用机械,对黑河宽浅散乱的河道、各引水口进行查漏、封堵,确保水流集中汇合,有效下泄。在调水期间,市、县(区)组成调水督察小组沿河进行日夜巡查,各县(区)合理安排、科学调度,确保达到分水与灌溉双赢的目标。张掖人民在灌溉任务相当艰巨的情况下,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做出巨大牺牲,坚决遵照市委、市政府“全线闭口,集中下泄”的要求。从8月8日10时开始,黑河草滩庄枢纽开闸泄水,滚滚黑河水以每秒250立方米的流量向内蒙古额济纳旗流去。8月11日20时,水流顺利通过狼心山水文站,进入额济纳旗境内。8月13日15时20分,水头到达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库布镇的达来湖波桥。后又经过27个小时的跋涉,8月14日18时13分,黑河水又一次抵达东居延海。在短短的六天时间里,张掖人民顺利地把宝贵的黑河水送进了东居延海,为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条正确的出路,就是一片盎然的生机;一条正确的出路,就是一片秀美的山川;一条正确的出路,就是一片辉煌的希望。我们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怀下,张掖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将描绘出更加辉煌的篇章,黑河流域必将更加生机勃勃,迎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明天。

上一篇:神奇的丝绸之路 下一篇:“神舟”五号返回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