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等

时间:2022-09-26 06:48:43

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等

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3月21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2007年工作要点》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会议指出,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责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时期,要在全国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包括比较规范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比较规范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促进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以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为重点,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坚持中西医、中西药并重,实现中西医药协调发展;坚持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坚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渠道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扩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会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增进人民健康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卫生工作的领导。全社会要关心和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尊重医学科学,共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据新华社】

农村儿童今春免费上学

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最近透露,全国中小学春季学期中央财政应承担的免除学杂费、补助学校公用经费的资金92亿元,为贫困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资金14亿元,已经预拨到各地。财政部要求省级财政将中央经费与地方经费统筹后按规定及时下拨,绝不能挤占、挪用、滞缓资金的拨付。

【据新华社】

国家将为260万农户建沼气

农业部最近表示,今年将利用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在全国范围内选择260万农户建设清洁的户用沼气。这260万农户将以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为重点,沼气建设与改圈、改厕和改厨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每户补助标准为:西北和东北地区1200元,西南地区1000元,其他地区800元。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在500个县建设1万个资源良性循环的生态新村,使农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80%以上,推动沼气普及和功能拓展;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率达80%以上,改善环境卫生质量;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保育良田;基本实现草原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据新华社】

农民健身工程已投入11亿元

前不久结束的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指出,截至今年1月底,全国共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26159个,总投资达11.87亿元。“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就是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同时推动农村体育组织建设、体育活动站(点)建设,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投资小、见效快、农民直接受益的为民工程。到2010年,我国将争取使1/6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据《人民日报》】

央行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5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宣布,对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5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当地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据介绍,支农再贷款作为促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一项过渡性政策措施,对支持农村信用社增强服务功能,扩大支农信贷投放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新华网】

农民工工资将“随行就市”

建设部最近要求各地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计价信息,并以此促进该工资“随行就市”。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计价信息,有利于农民工了解自己的工资是如何计价的;有利于全社会包括政府了解计价信息,并依据市场行情,积极引导计价标准“随行就市”,以逐步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

【据《人民日报》】

让3200万人喝上“放心水”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提出,今年,我国将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年内解决32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截至2005年底,我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超过3亿人。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我国许多农村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根据水利部提供的情况显示,氟砷含量超标的饮用水、苦咸水、污染的地表和地下水是威胁农民健康的三大隐患。【据新华社】

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全面启动

最近,农业部全面启动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通过强化免疫、疫情监测、建立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体系等措施,确保有效控制我国的重大动物疫病。目前,正是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高发季节,各地要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情;做好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规划制定、区域试点、技术培训等各项工作;形成机构健全、职责清晰、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兽医工作体系;强化兽药市场集中整治,落实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监管措施。今年,农业部还将成立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指导各地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开展评估工作和申请国际认证,促进动物产品对外贸易。【据《人民日报》】

重点推进农民工十项维权机制建设

记者从全国总工会获悉,今年,我国将重点推进十项维权机制建设,即源头入会机制、双向维权机制、就业培训机制、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社会保障促进机制、群众安全生产监督机制、帮扶关爱机制、民利保障机制、用工诚信评价机制、法律援助机制,实现对农民工的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全力捍卫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各级工会将积极协助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实施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努力争取到2008年底,加入工会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全国所有市(地)以上工会都要建立法律援助机构,今年全国县(市)级工会建立法律援助机构要达到70%。【据《人民日报》】

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在仪陇诞生

最近,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挂牌,标志着我国第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诞生,这将提高我国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缓解农民贷款难。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注册资金200万元,业务范围为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承兑和贴现等银行业务,经营方针是为当地“三农”提供标准化的银行产品与服务。四川仪陇惠民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挂牌,注册资金50万元,是一家只为农民提供贷款服务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据四川在线】

中央财政将补贴四川农险

记者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获悉,我省已列入全国农业保险六个试点省区之一,国家财政将对我省农业保险给予部分补贴。据了解,这六个试点省区是四川、内蒙古、江苏、湖南、吉林和新疆,补贴种类主要是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橡胶等。2004年5月,人保财险公司在眉山开展奶牛保险试点,标志着四川农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两年多来,全省农业保险险种从无到有,从水稻、烤烟等种植业扩展至以奶牛、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实行财政补贴,将会进一步调动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促进我省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

【据《四川日报》】

我省春季农资打假在行动

最近,我省农业系统的农资打假工作已在全省拉开序幕。此次农资打假对全省1万多家农资销售网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农资批发市场、县乡村农资集散地是排查的重点。重点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未通过审定种子的违法行为,并严厉打击抢购套购的行为。农药将以生产经营假劣、无登记证及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为检点,并将加大毒鼠清的查缴力度;肥料方面以复混肥、有机肥等5种常用肥为重点,并将通过对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测,完善配方肥质量的追溯管理制度。据了解,此次检查开通了“12316”农业综合服务热线,打假行动将一直持续到4月份。【据四川新闻网】

我省首次污染源普查监测启动

最近,我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监测工作正式启动。据了解,我国于2006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此次污染源普查的对象包括在我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等。根据全国部署,今年是我省污染源普查监测工作的基准年,对重点污染源的现场监测必须在年内完成。为此,省环保局要求各地对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的监测频次不少于四次,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切实搞好普查监测工作。【据四川环保网】

上一篇:外国的现代农业 下一篇:思想作风不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