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对农业生产促进作用

时间:2022-09-26 06:33:39

乙烯利对农业生产促进作用

番茄、黄瓜、棉花等作物上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选用经过登记的产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有利于提高蔬菜瓜果、棉花的产量,质量安全是有保证的。

一、“催熟剂”是什么?

催熟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着植物激素,即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其含量很低,但能够起到调控植物生命活动整个进程的作用,如我国已经经过农药登记的植物激素有乙烯利,芸薹素等。它不是营养物质,但能在很低的浓度下发挥各种特殊的调控作用。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于动物激素,在动物体内不能起到类似的生理作用。因为它们都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所以又叫内源激素。随着科学和生产的发展,人工模拟植物激素的结构,合成一些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于它不是植物体所产生的,所以又叫外源激素。它们具有与内源激素相似的生理活性或通过影响内源激素合成、运输、代谢、生理作用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大量研究证明,几乎所有的植物组织和器官都产生乙烯,植物体内乙烯的生理作用与其生长之间有着紧密关系。由于乙烯是一种气体,几乎不能在田间及室外应用,在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美国通过人工合成了能够释放乙烯的化学试剂一乙烯利,乙烯利进入植物体内能分解而释放出乙烯,对植物的生长起到调节作用。目前乙烯利逐渐普遍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中,番茄、香蕉、菠萝、棉花、咖啡、烟草、小麦等作物的生产中,尤其是棉花,如果早霜来得早,为了保证即将吐絮的棉花采收,采取喷施乙烯利提早棉花吐絮的的采收,效果非常好,美国机械化采收棉花,为了保证成熟度一致,都要用乙烯利催熟。

乙烯利化学名称为2一氯乙基磷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释放乙烯起作用。原药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体,市场上销售的多为35%或40%含量的水剂,是一种浅棕色的透明液体。乙烯利在强酸环境下比较稳定,使用时用水稀释后开始分解,产生乙烯,香蕉在采收过程中为了保证上市的成熟,都要用乙烯利处理后才销售。

二、蔬菜生产上为什么要应用乙烯利?

乙烯利是蔬菜生产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器官的脱落,改变雌、雄花的比率,增加雌花数,也可使植株矮化、健壮、控制徒长,在促进番茄早熟、降低瓜类蔬菜节位,提高瓜类蔬菜的早期产量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蔬菜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用途主要有三种:

一是番茄等催熟。冬春季节气温低时番茄转色慢,不易成熟,通过乙烯利涂抹可提早上市,同时秋番茄栽培后期进入隆冬季节后着色难,为防止冻害,通过喷施乙烯利,可促进果实成熟。作为食品安全管理标准最严格国家之一的美国,加工用番茄几乎全部采用机械采收,为防止损伤,通常在绿熟期采收,经过分级整理,进库后再100%用乙烯利催熟,以达到商品品质。为确保品质,我省一般不提倡使用乙烯利催熟,况H.3月份以后温度高,番茄果实能正常着色变红,远距离运输稍微采得生一点即可,无需再增加一道乙烯利催熟的工序。

二是调节性别分化。黄瓜等瓜类蔬菜在幼苗期用乙烯利喷洒处理,可以促进多生雌花,少生雄花。不论在长日照、短日照或自然光照下,乙烯利处理都可以促进主蔓多生雌花,少生雄花。

三是降低雌花节位。黄瓜在低夜温(15~17℃)的条件下,每天8~lOs]~时的短日照有利于黄瓜花芽分化,促进黄瓜雌花节位降低,雌花数量增加;而在高夜温(18℃以上)和10小时以上长日照,则黄瓜雄花增多。因此,夏秋季黄瓜因高温长日照,雌花节位高,容易徒长,通过叶面喷施乙烯利可降低雌花节位,提高前期产量。

三、黄瓜不属于催熟蔬菜

黄瓜不属于催熟蔬菜的范畴,与乙烯利催熟毫无关系。前面也已提到,黄瓜上应用乙烯利的目的是降低雌花节位,促进雌花分化,使用期在苗期,不用于果实,而且黄瓜与番茄、香蕉等不同,果实成熟对乙烯利并不十分敏感;再者黄瓜商品果不同于番茄的成熟果,嫩瓜即可采摘上市,而等完全成熟即黄瓜(老熟果),则反而失去商品性。

我省早春季节低温阴雨天气较多,黄瓜在早春生产上有时会应用细胞分裂素一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成分为氯吡脲,目的是进行保果,促进座果,确保早期产量。氯吡脲合理使用情况下产品质量安全是有保证的。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吗?

1.“植物外源激素(生长调节剂)”与“动物激素”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物质。尽管它们都是生物体内的活性物质,都需要通过激素与受体靶细胞结合才能引起细胞生理学响应,但是植物体内只存在植物激素作用的靶细胞,而动物体内只存在动物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因而植物激素进入人体后,不可能产生类似于植物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2.乙烯利的使用有明确的标准,纳入政府的监管。我国对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取了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和使用规定。首先,对农业生产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我国是要进行登记注册的,在登记注册过程中,对其安全性会进行严格的评价和测试;第二,制定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确保残留量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乙烯利已经农业部登记批准可以使用,属于合法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瘦肉精、甲胺磷等禁用农业投入品性质完全不同,只要按照国家批准的标签和使用方法使用,不会出现安全事故。据初步了解,我国目前三证齐全的乙烯利原药生产企业有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上海华原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常熟市农药厂、江苏江阴市农药二厂、浙江绍兴市东湖生化有限公司、河北京骅化工有限公司、江西生化有限公司等,经过农业部登记、三证齐全的乙烯利商品则更多。

蔬菜中乙烯利最大残留限量(简称MRL)标准虽然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规定,但近年来国内外均提出较为严格的限量要求:如美国规定番茄中乙烯利的MRL不超过2mg/kg、黄瓜不超过0.1mg/kg;FAO/WHO农药残留联合专家委员会(JMPR)、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规定番茄的MRL均为2mg/kg;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fCAC,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政府间协调国际食品标准法规的国际组织)在番茄上的MRL~tJ2mg/kg;我国200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3》中规定,番茄、棉籽和热带水果(皮不可食)3种产品中乙烯利的MRL均为2mg/k。

3.正确合理使用乙烯利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与其他农药一样,在使用乙烯利时,必须切实注意药效、药量以及施用方法(如喷洒或涂抹),使用时注意各类农作物的最佳使用时间、温度、浓度和安全间隔期。使用浓度过高,则会破坏植物正常的生理活动,如出现叶片畸形、叶黄、落叶、落花、催熟果畸形等现象。

乙烯利与其他农药一样,属于低毒化学物,过量食用乙烯利含量超标的蔬菜对人体有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3》中规定乙烯利每日允许最大摄入量0.05mg/kg,按成人体重60 kg计算,每天乙烯利可摄入量为3mg,按番茄最大允许残留量不超过2mg/kg的标准,只要每天摄入量不超过1.5kg的番茄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在生产上合理使用乙烯利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上一篇:西充县玉米套作大豆生产中主要问题及技术对策 下一篇:浅谈家庭养花君子兰的养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