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低年级阅读能力培养

时间:2022-09-26 06:08:47

浅淡低年级阅读能力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很大比重,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获得审美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阅读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又小,认字少,理解能力有限,阅读起来有一定困难,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工作从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也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见兴趣对于低年级小孩儿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要从兴趣入手,让他们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不久,认识的字不多,我们就要引导他们读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和他们一起阅读,使他们感受阅读的快乐。

1、多媒体课件激发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段,我们要经常利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图画、声音、儿歌、故事等教学辅助手段激发他们的兴趣,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我在讲授《世界多美呀》这篇课文时就才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当学生看到蓝湛湛的天空、碧澄澄的小河以及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立刻陶醉了,赞叹声一片,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真美呀”的感慨,在课件的帮助下学生读得如痴如醉,学得津津有味。

2、谈话、故事生成阅读期待。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中,质疑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们要在低年级就要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故事吸引学生,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熏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读的渴望,形成阅读期待。如在学习《假如》这篇课文时,我就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我先讲《神笔马良》的故事。然后我开始提问:如果你有一支马良一样的神笔你会画什么呢?会画什么东西给你想要给的人呢?从而使学生形成阅读期待,有了这份阅读期待,学生会学的也别投入、用心。这也是平时教学中我们采用较多的方法之一。

3、形式教学活动强化阅读习惯。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班会、说话课和语文大课堂开展学生讲故事、猜谜语、表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培养了孩子们的表演能力,还能激励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好习惯。平时课堂教学中也可以让朗读能力强的孩子轮流领读,激励大家多读书,争当“小老师”。

二、激发阅读兴趣,教授阅读方法

何为“读”呢?《现代汉语词典》对“读”有两种解释:一是“看着文字念出声音”;二是“只看不出声音”。所以,“读”的外在形式有二;一是“念出声音”的朗读,二是“不出声音”的默读,因此,“读”是阅读教学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很明显,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是这些对话中最重要的对话,而学生好文本对话的最重要的方式必然是“读”。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好读书”的同时还要“会读书”,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要教给孩子们一些阅读的方法。

1、兴趣来源于对成功的体验

适时的鼓励、表扬、赞许以及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使人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产生兴趣的源泉。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借助拼音进行阅读,速度慢,而无法及时体验到阅读给人们带来的喜悦,造成他们只愿听不愿读的现状,影响对阅读的兴趣。S版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大识字量,多认少写,同时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处处是儿歌,句句见真情的自由发展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信息的阅读的兴趣。当学完一课的汉字,我会说:“看,你又学会了这么多的字高兴吗?”当学生读完一首儿歌时,我会说:“你能借助拼音和学过汉字,把着首儿歌读下来,真了不起。”当学生读完一篇课文时,我会说:“通过读这个故事,你懂得了这么多的知识,看,这就是读书带来的好处。”从而挖掘学生兴趣的源泉。

2、方法是阅读成功的阶梯

《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学生掌握的“读”,就其样式来说,主要包括了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其中低段学生侧重朗读、默读、诵读、精读。

1、朗读

如果说默读是视读,朗读则是声读。它是一种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共同参与的、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语文课堂采用最多的方式,有助于更加真实的感受作品,有助于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低段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即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流利即流畅、通顺、不磕磕绊绊;有感情即把文本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等情感通过声音表达出来。

2、默读

默读就是看书,它可以比朗读的速度更快,也比朗读更利于思考。默读与朗读的反应机制是不同的,默读时对文字的感知是眼脑直映,因此,默读不能出声,不能以“字”为认读单位,养成“不出声、不指读“的习惯,对提高默读速度是很有必要的。二年级下学期要开始练习让孩子默读。

3、诵读

诵读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式,它要求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程度,注重眼到、口到、心到,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利于体会文本的丰富内涵好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熟读记忆也有利于记忆、积累好培养语感。

4、精读

精读即认真仔细地研读,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精读应从认真细读、揣摩研究入手。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精读有助于提高理解好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提高理解、鉴赏、分析、概括、联想和想象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应以自己过多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孩子们学会用不种的方法尽情地读吧。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读,才会取得阅读上的成功。

三、耐心教育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低段的儿童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和家长要积极为孩子的阅读创设条件,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本人认为在低年级教学中应该主要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阅读习惯:

1、在阅读课文时标出自己不会读的地方、或不认识的字的习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是比较盲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会在读课文时标出自己不会读的地方或不会读的字。这样学生就会知道哪些地方自己读会了,哪些地方自己还没有读会,孩子们就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阅读学习目的。

2、认真朗读的习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课本比较破旧,原因是他们在朗读时,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拿课本作为自己的“玩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并不能硬性强迫学生一定要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朗读课文。如果我们改变课文朗读的方式,比如可以进行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朗读竞赛等,就能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的朗读上来,让他们认真朗读。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朗读的习惯。现在的孩子在课堂上关注的往往是自己,对别人不够关注,在朗读课文尤其是指名朗读课文时,一部分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不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朗读。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老师要告诉学生倾听他人朗读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的表现,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在别人朗读时有事可干,比如可以设计指名学生所朗读课文部分的相关问题,让学生边听同学读课文边思考。这样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朗读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低年级学生读课文,有时候纯粹是为了读而读,并没有其他的目的,为此教师应该在学生朗读时就对学生提出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如此一来在阅读中既培养了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能力,学生也学会了用思考的方法去阅读,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一项十分系统的工作,本人也只是谈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相信只要我们相信学生、尝试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去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上一篇:浅谈如何更好的关注留守儿童 下一篇:真心构建自主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