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堂操作和思维、语言表达的关系

时间:2022-09-26 05:43:52

浅议课堂操作和思维、语言表达的关系

在教研活动,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课,通过师生操作,能顺利地实现抽象概括,究其原因是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要抓好这一环节,实现操作和思维、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解决操作与抽象概括脱节问题,必须明确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思维对操作的要求,如何用语言表达操作与思维这三个问题。

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是借助于语言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揭示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一个人看见屋顶上烟囱在冒烟,他会想到屋子里有人烧火。这个人并没有直接感知到“火”,他是通过“烟”这个媒介间接推断出屋子里有人烧火。人们对于事物的间接认识,是在概括了多次知觉到的同类事物以后得出的结论,没有对于同类事物多次知觉,是不能间接认识事物的,只有在我们多次看到烧火和冒烟的联系以

后,再看到冒烟,才能推断出这是烧火造成的现象。如果没有语言,就不能进行思想,也不能形成思想,因此,可以说语言是思维的材料基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思维是语言表达对象,是语言的物质内容。不管在什么时候,也不管在什么条件下,语言和思维都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

二、思维对操作的要求

要使思维顺利进行,操作必须满足概括和间接的反映的可能性两个基础。这就要操作的材料必须有结构,目的必须明确,过程必须有序。以教学“9+几”的计算方法为例,首先,操作的材料必须有结构。不管,教师的教具和学生的学具是盒子里装皮球或是小棒和圆片等,操作时摆放必须是左边1堆(或盒里)是9个,右边一堆是2个(或3个、4个……)只有在这种结构基础上,实物材料才和算式“9+几”对应,才便于学生操作和思维。其次,操作的目的的必须明确。“9+几”操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凑十法”。教师目的明确,才能指导学生通过操作,掌握“先凑10,再相加的方法;再次,操作的过程必须有序,第一步,先给9凑成10,观察9和几凑成10(9和1,)2分成1和1,拿1个(球或小棒)给9添上凑成10;第二步,把10和剩下的数相加,10加1得11,由于材料有结构、目的明确、过程有序,为感知提供了材料,并能反映物(小棒)与式(9+几)之间关系的演变过程,所以学生能把操作的程序迁移到算式的计算,并总结出“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加剩数”的计算方法,进而把这种方法类推到“8+几”、“7+几”等。

三、如何用语言表达操作与思维

表达操作与思维的语言应该包括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和思维的语言和学生用有声语言复述操作过程,用无声语言借助操作程序抽象概括规律、概念和法则,用简缩语言形成成自己的算法。还以教学“9+几”为例,首先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语,(1.左边放9根小棒,右边放3根小棒;2.要把左边9根凑成10,应该怎样拿;3.左边凑成10后,右边剩下2根,合在一起是多少根?)边思考,边摆小棒。其次,学生复述操作过程;左边9根小棒,右边3根小棒,要把9凑成10从右边3根里面拿1根放在左边9根一起凑成10根,这时左边10根,右边2根合在一起是12根。这种“把小数分去1,剩几就是十几”的方法,就是学生自己总结的快速计算法(把凑成10的过程和10+几的过程简缩了)。

综上所述,要把操作和思维、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操作感知—形成表象—抽象概括—运用规律”这一过程,提供有结构的操作程序是基础,学生正确的操作和借助操作抽象、概括是关键。因此,教师首先要研究教材,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物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结构的材料;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操作程序和指导语。还可以组织学生有序地操作,进而启发他们对照操作过程抽象概括,然后通过练习巩固、运用、深化。

(作者单位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进贤小学)

上一篇:相反相成 浑成一体 下一篇:关注中年教师的二次发展 突破转型升级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