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体会

时间:2022-09-26 05:17:30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48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分析、胸部CT与X射线检查确诊,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4年,46例患者保持随访,随访率为9583%。良性肿瘤患者无病情复发;合并重症肌无力的病例中,7例在术后6个月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例患者持续药物治疗18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恶性肿瘤患者11例,发生脑部转移2例,肺部转移为1例,均进行化疗与放疗的维持治疗,效果良好,没有进行再次手术。结论 纵膈肿瘤外科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手术治疗前应当进行胸部CT与X射线确诊,确定发病部分,针对性进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 原发性;纵隔肿瘤;外科 作者单位: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外四科 纵隔原发性肿瘤很多,常见的肿瘤有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畸胎瘤、淋巴瘤和神经源性肿瘤等。纵隔结构复杂,缺乏自然对比,一般需要通过CT或MRI检查。纵隔肿瘤多具有好发部位,前纵隔常见的有胸内甲状腺、胸腺瘤和畸胎瘤等,中纵隔有淋巴瘤、支气管囊肿等,后纵隔主要为神经源性肿瘤[1]。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2~71岁,平均(418±36)岁,其中20~50岁的患者22例,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9例。患者中无明显症状的21例,所占比例为4375%;有明显症状的患者27例,所占比例为5625%,其中以胸闷、胸痛为首发症状的19例,伴有咳嗽的病例14例,声音嘶哑3例,气促5例,浓痰和咳血的患者6例。15例患者为胸腺瘤,其中11例合并重症肌无力。术后病理报告表明,患者为胸腺肿瘤15例,神经源性肿瘤5例,畸胎类肿瘤及囊肿4例,心包囊肿2例,支气管囊肿2例,食管囊肿3例,非特异性囊肿2例,生殖源性肿瘤6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4例,胸腺增生5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分析、胸部CT与X射线检查确诊。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胸部手术治疗,采取后外侧开胸切口手术治疗8例,胸骨中央切口手术治疗14例,前外侧切口手术治疗15例,颈部与胸部联合切口手术4例,腋下小切口手术4例,胸骨正中次全开手术治疗3例。患者行肿瘤全切手术37例,姑息性切除11例,其中8例联合肺叶切除术,6例联合心包部分切除术。本组所有病例手术均成功,无死亡病例。患者中肿瘤为恶性的病例在术后2周后进行化疗与放疗治疗,均为3个疗程以上。所有患者在3~6个月进行复查,复查项目为胸部CT与X射线。2 结果

本组病例中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4年,46例患者保持随访,随访率为9583%。良性肿瘤患者无病情复发;合并重症肌无力的病例中,7例在术后6个月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例患者持续药物治疗18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恶性肿瘤患者11例,发生脑部转移2例,肺部转移为1例,均进行化疗与放疗的维持治疗,效果良好,没有进行再次手术。3 讨论

纵隔内组织器官较多,胚胎发育结构来源复杂,所以纵隔原发肿瘤(primary mediastinaltumor)和瘤样病变的种类繁多[2]。各纵隔肿瘤和瘤样病变有特定的好发部位:①胸腔人口区,成年多为甲状腺肿块(thyroidmass),儿童常为淋巴管瘤。②前纵隔,常见为胸腺瘤(thymoma)和畸胎瘤(teratoma),前心膈角区的肿块多为心包囊肿和脂肪瘤。③中纵隔,由于淋巴组织丰富,因而淋巴瘤(1ymphoma)最常见,其次为支气管囊肿。④后纵隔,由于神经组织丰富,因而神经源性肿瘤多见,主要有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或节细胞神经瘤等,可伴有局部脊柱骨质异常。因此,明确纵隔内的各解剖结构及其组织来源,有助于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纵隔肿瘤的诊断多数是因其他原因进行胸部放射影像检查时被发现,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中晚期或可出现临近器官或组织被压迫所引起的症状。良性者发展较慢,恶性者或良性转变为恶性时可加快发展。目前检查方法较多,除x线胸部摄片外尚有CT、磁共振、超声波等,必要时还可作纵隔镜取活检进一步明确肿瘤性质。应与纵隔淋巴结核、胸椎结核并发椎旁脓肿、胸内脊膜膨出等鉴别。

纵隔肿瘤和瘤样病变临床表现与其大小、部位、性质和生长方式等密切相关。早期无明显症状和阳性体征。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生长缓慢,可长至很大才出现相应压迫症状,加上腔静脉受压可出现颈静脉增粗、头颈面部及上肢水肿。气管受压可出现刺激性干咳、气急。膈神经受压可出现呃逆及膈麻痹。交感神经受压可出现Horner综合征。迷走神经受压可出现心率慢,恶心、呕吐[3]。喉返神经受压可出现声音嘶哑。食管受压可出现吞咽困难。恶性肿瘤进展迅速,侵袭程度高,肿瘤较小时即可出现I临床症状。部分肿瘤和瘤样病变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如1/3胸腺瘤患者有重症肌无力,少数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可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状,皮样囊肿或畸胎瘤破人支气管时可咳出毛发及皮脂物。纵隔内包含的主要器官和组织较复杂,摘除肿瘤时尤其是无包膜囊肿瘤极易损伤正常组织,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必须对纵隔解剖有较深的认识,否则极易出事故。手术切除肿瘤时,应时常用手指按摸肿瘤表面再做剥离,检查有无搏动感,以免伤及动脉血管。遇有神经进入肿瘤或肿瘤表面时,应从肿瘤外正常神经组织顺沿分离,可免误切断。分离肿瘤时,每当分离切开处,在剪切割前必须认清是什么组织。分离肿瘤尽量用电刀,可减少术后伤面渗血,或在切除后用干纱布吸干,伤面喷涂生物蛋白凝胶。

参 考 文 献[1] 刘高利,张晓明,谭焱,等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39例报告).临床外科杂志,2008,16(5):332333.[2] 郑家豪,曹子昂,梁而慷,等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6,13(1):4951.[3] 申翼,景华,李德闽,等原发性纵隔肿瘤586例外科治疗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4,20(4):406407.

上一篇:182株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下一篇:四磨汤治疗妇产科手术后腹胀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