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图书馆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思路

时间:2022-09-26 03:45:06

浅析高校图书馆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思路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而高校作为传播知识的最前沿区域,在各方面建设上都有所发展,尤其在高校图书馆上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开展科学研究、认识社会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样也是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及举办校园文化活动的第二课堂,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1]。该文结合实际,从高校图书馆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并就如何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现状 可持续发展 思路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89-02

图书馆是文化典籍的宝库,是人类文明成果的荟萃之地,在传承文化、播撒文明、陶冶情操、丰富自身精神世界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高校图书馆在大学教育中更起着关键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所知名高校都拥有着优秀的图书馆资源,高校图书馆已然成为了衡量大学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2]。如何更好的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使图书馆成为高校建设的有力保障和坚实基础,一直是我国各类高校所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1 高校图书馆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振兴,高校图书馆事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图书馆的馆藏数量、服务质量、现代化管理、馆舍条件、人员素质、网络应用和科研成果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服务质量方面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传播和知识教育的重要服务平台,不仅需要满足读者的基本文化要求,还需要通过在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方面以进一步提高,以深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一方面,一些高校图书馆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服务的认识和理解不够,信息资源的更新程度不够或缺乏在线咨询和问答等远程服务平台,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模式已经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紧密结合,传统高校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业务如不进行相应改善和创新,将无法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条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某些高校图书馆的学生平均图书量没有达到相应的评估标准,以及人性化服务力度不够,这都导致一些图书馆的拒借率较高,无法和读者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制约了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1.2 馆藏建设方面

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虽然有较大幅度提高,但由于高校在校学生规模的扩大以及书刊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都导致了高校图书馆在文献新购置总量和学生平均占有量方面都持续下降[3]。据资料显示,最近5年来高校图书馆新购置图书与文献只占全部馆藏的10%以内,而学生人均购书量也只有2册左右[4]。

一方面为满足学校在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需要,高校图书馆除基本服务以外,通常还需要加大对专业书籍和外文原版书籍的采购,这都导致原本有限的购书经费更加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因我国各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采集和收藏的过程中,基本处于各自为政和相互独立的状态,这都导致高校图书馆在同一区域或系统的外文期刊和专业资料方面重复购置现象较为严重,馆藏资源利用率也偏低。

1.3 馆员素质方面

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以及逐渐提高充实的过程,不仅依靠资金的投入、馆藏的丰富,更依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5]。虽然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综合素质、文化水平、科研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但距离读者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并且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普及应用,都要求馆员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加强对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以适应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2 加强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建议

2.1 提高服务质量

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正逐渐从传统的面对面服务转变为远程服务[6]。为此高校图书馆该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需要,以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依托,并不断更新和补偿信息资源和网页内容,满足高校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还应建立起良好的网络传递平台,实现在线咨询、问答等多项业务,通过现代化服务品牌的建立,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应适应服务模式的转变。首先,应加强对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工作人员并严格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在其工作过程中将对读者的优质服务放在首位,一切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出发,深入了解读者服务工作的实际,沉淀高校图书馆积极向上的服务文化[7];其次,加强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的建设,体现优良的质量管理作风,通过对图书馆服务的语言、服务的技术、服务的行为规范,并加强对读者服务质量问题的研究探讨,以切实提高服务质量;第三,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当前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通过良好的知识结构、出色的业务能力以及热情的服务态度,使读者能够身心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中。

2.2 优化馆藏建设

良好的馆藏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基础,在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循序渐进,图书和文献的经费投入也应注重循序的增长,切忌忽高忽低,这既不利于高校图书馆馆藏的合理建设,也不利于对新图书的购置。在馆藏图书和文献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应注意收集与本校专业相关的图书资料并注重查漏补缺,同时还需注意馆藏图书的质量,可定期的开展对原有藏书的剔旧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互借制度,尽可能使各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利用上,能够彼此共享、互通有无,加强对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提高馆员素质

现代化高校图书馆要求工作人员能在网上咨询服务、动态信息服务、重大课题服务等多方面开展服务,能良好的胜任以上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馆员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其中的关键。馆员不仅能熟练掌握图书馆的业务工作能力,而且要从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上都有所提高,真正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可鼓励馆员积极参加知识讲座和专业学习,通过多种方式掌握现代化图书馆的先进管理经验,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同时还应加强对馆员进行定期业务考核,通过良好的评估制度,使馆员能严格督促自己,增强自身服务理念和工作意识。

2.4 加强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

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知识传播和信息聚集的集散地,加强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当前时代进步和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已相继建设开通了一些全国性网络,如CST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等一系列科技、商用网络,并以连接全国各地区300余所大学内,形成了跨校区的局域网络[8]。在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共享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一些行业性和局部性的馆与馆之间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技术不够先进、规模不够大,实际效果和经济效益并不大。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全面推行数字化服务这两个方面。随着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和读者阅读习惯逐渐向电子化方向倾斜,其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信息资源共享将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在组成结构、学科结构、文种结构、文献类型结构等方面的合理、科学建设,也是确保图书馆自身资源良好建设以及服务质量不断完善的关键所在。数字化服务则是在详细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以及对图书馆馆藏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通过良好的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积极迎合、开发与引导读者的要求,并根据需求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数字化服务。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一方面完善了图书馆的网络和电子资源,方便了教学和读者的使用,还可以此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实现高校教学、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另一方面数字化建设也对原有图书馆网站进行了优化,不仅在使用上更加方便,并且优化了馆藏资源在查询和借阅方面的操作。据资料显示,基于网络化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当前我国已有约70%左右的高等院校已然建立了不同程度和规模的校园网[9],通过在各高校之间馆藏和学术资源共享,使我国各高校图书馆更快进入了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 结语

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来看,智能化、信息化、社会化和网络化将成为未来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发展趋势[10]。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应正确建立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化发展的模式,以图书馆良好服务为基础,以人才技术、设备为支撑,从而形成多层次的服务格局,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并更好的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成为真正代表高校学术水平象征的窗口。

参考文献

[1] 陈永玲.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心脏作用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6):30.

[2] 彭娇,邱晓丽.云计算机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论坛,2013(2):246-265.

[3] 洪秋兰.我国高校图书馆现状的信息政治经济学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5(4):32-35.

[4] 许秀贤.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1(6):112-113.

[5] 郭新红,高校图书馆核心用户信息服务策略浅析[J].图书馆工作,2009(18):128-129.

[6] 杨文莲.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J].科技信息,2007(12):203.

[7] 迟日梅.院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理念辨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8] 游丽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13.

[9] 程春焱,王昭永.江西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6).

[10] 赵建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130-131.

上一篇: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下一篇:浅谈屋面卷材防水的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