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设计要做到三“立足”

时间:2022-09-26 03:43:02

有效教学设计要做到三“立足”

当前,构建有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与“有效”相关的思考也越来越深。综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教与学的关系处理不当,教师不能结合生成资源调整教学,教学内容或教学目标处理不当等现象并不鲜见。究其原因,应该说很大程度上源自课前设计的不科学、不灵活。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呢?

一、立足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

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准确把握的基本原则就是基于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备课时做到心中有学生,既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预案才能做到立足学生,以学定教。

如小学阶段的口算教学,不同的学段应该把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低年级主要是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重点进行为笔算打基础或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口算训练;到了高年级则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安排一些运用运算定律、性质定理等进行口算的习题。在设计相关的教学时,教师不能随意更改教学总体要求,以避免出现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形。

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数学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教师结合生活设计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不是陌生的、遥远的,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是有用的生活的数学,将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课件出示图画)冬天来了,老牛爷爷的草地进入了养草期,他想用栅栏把草地围起来,应该准备多少米的栅栏才能够用呢?他想请你们帮助算一算。这一教学设计,教师不是照搬教材组织教学,而是引入了一个生活问题开展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二、立足创设连续、有效的情境设计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不是所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不相符,就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再不然就是频繁地转换情境,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关注。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该注意做到让情境服从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让所创设的情境于教学过程之中,并在其间突出教学重点,以提高情境的有效性。

例如,特级教师纪晓村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猴子摘桃”“猴子请客”“动物骑车”“动物比赛”“给动物送信”等丰富多彩的童话情境,既将学习内容融于其中,又做到了情境主题一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始终融会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高涨饱满。

三、立足教学内容类型设计教学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按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按课的类型分,主要有概念教学,如“认识周长”“圆的认识”“质数与合数”等;有计算教学,如笔算、混合运算等;有解决问题、有实践活动课等。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教学《认识钟面》一课,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1)激发学生认识钟表的热情――出示各种漂亮的钟表图片或实物;(2)同桌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钟表实物,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3)小组讨论,找到钟表的相同点。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的设计,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既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除上述几点之外,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还要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及教学特点,结合课堂可能生成的情况等灵活处理、修改教学预案,使预案的设计真正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实现有效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五常市五常镇中心学校)

上一篇:关注弱势个体 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课堂教学中的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