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活中“做”数学

时间:2022-09-26 02:23:58

让学生在生活中“做”数学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而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数学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数学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现。根据自己对课程改革的学习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做”数学。当然,这里的“做”数学不是单单让学生做几道习题,而是让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多种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

一、捕捉“生活现象”,培养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提出数学问题能力

“兴趣是学习之母”,数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生活,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的浓厚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一课时,课前,先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利用以前学过的东南西北的方向知识来进行小游戏。学生对于旧知识掌握较好,参与热情较高。接下来,老师引出新问题:如果不能正好面朝南或者面朝东,而是面朝两者之间,那是什么方向呢?个别有生活经验的学生可能对此方面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仍存在困惑。带着许多疑问,学生回到课堂开始整理制作方向板。我发现这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特浓,思维分外活跃。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从生活中去观察发现,提出问题,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

二、走进“生活天地”,寻找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教学中,可利用一些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天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自主探索,达到思维的全面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进行二年级上学期《月球旅行》一课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设计了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

1号门票价一律8元,2号门成人票10元,儿童票6元。

(1)一个成人

师:来了一位叔叔,走哪个门好呢?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叔叔选择1号门,1号门便宜。花8元。

(2)一个男孩

师:如果是一个男孩呢?

生:男孩选择2号门,花6元。

(3)一大人一小孩

生:选择1号门或者2号门都可以。

1号门:2X8=16(元)

2号门:10+6=16(元)

(4)三个人

2个大人1个儿童:选择1号门。

2个儿童1个大人:选择2号门。

(5)比较

师:同样是三个人,为什么他们选择的不一样呢?

生:成人多走1号,小孩多走2号。

如果大人和小孩一样多呢?走哪个都一样。

多么完整的构想,多么充分的理由!给学生一片广阔的生活天地,为他们的思维创设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三、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混合着各类信息综合出现的,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去解决数学问题,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了混合运算之后,我创设了让学生模拟去春游乘船的情境练习:我们全班46人去星海公园春游,有乘船游戏。大船每条船限乘8人,小船每条船限乘6人。你想怎样安排乘船?一番思考与讨论之后,学生们争先恐后,提供了不同的乘船方案。

方案1:46人都坐大船:46÷8=5(条)……6(人) 答:需要6条大船。

方案2:46人都坐小船:46÷6=7(条)……4(人) 答:需要8条小船。

方案3:5条大船和1条小船:5X8+6=46(人) 答:需要5条大船和1条小船。

……

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学生有了创造空间,因而能应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培养了实践能力。

正如数学教育家H.Freudenthal(弗赖登塔尔,1905―1990,国际上极负盛名的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因此,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实中寻找学生学习数学的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做”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逐步养成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考虑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毫无疑问,这样的数学教学将是有趣,实用而充满生机的。

参考文献:

陈辉英等,从生命的视角关注数学课堂.辽宁教育[J].2010年1~2期.64.

吕懿.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J].2009.6.

作者简介:

李莉,(1981-),女,汉,辽宁沈阳人,大连市甘井子区泉水小学教师,教育学原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从教6年。

上一篇:脑血管病的早期康复与护理 下一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