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物理教学中的数学

时间:2022-09-26 02:23:24

试论物理教学中的数学

数学是描述物理规律简洁而精确的语言。数学对于物理而言不仅是一种计算工具,也是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只有系统地掌握物理中的数学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物理高考对能力的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和实验能力。五种能力中的前三种能力最终都要落实在数学能力上,所以物理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在表述物理规律、推演物理过程、处理实验结果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数学毕竟不是物理,它仅仅是研究物理的一种工具和方法,它与物理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稍不留意,就会给我们学习物理惹来一些“祸”。现举例如下:

一、物理抽象与数学抽象不同

数学抽象是指由具体事物中抽取的纯粹的量或形,如数学上的点是没有面积的点,给人以“极小”的感觉。数学抽象是绝对的,而物理抽象也叫理想化模型,它并没有脱离具体的事物,仅仅忽略了某些次要的因素,如物理中的质点,是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只是物体的线度与研究问题中有关距离相比较小时,就忽略其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作质点了。有些学生受到数学中“点”的影响,就会错误地认为“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可以把原子看成质点”;“地球太大,不可能看成质点”等等。

二、物理中的正、负与数学中的正、负不同

数学中的正、负只表示点在数轴上位于零点的哪一侧,其概念是较抽象的,它仅仅表示大小。而物理上的正、负都包含一定的内容。对于矢量,正、负则表示方向;对于标量则又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如温度、重力势能等的正、负是表示这些物理量相对于选定的标准量值的大小;而像距的正、负则表示是实像还是虚像;功的正、负则表示动能的增加还是减小等。由于受到数学的误导,在学生中便出现了“-3N的力小于1N的力”的笑话;以及遇到“初动量P1的大小是6kg.m/s,方向水平向右,末动量P2的大小是16kg.m/s,方向水平向左,求动量变化量P2-P1的大小”这类问题时,常常会得到10kg.m/s的错误答案。另外,初学者在解答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题目中,也常常忽视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导致答案错误。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没有理解物理中的正、负与数学中的正、负的区别。

三、物理等式与数学等式的意义不同

在数学中的等式表示等号两边是两个完全等价的量,但是在物理中则不完全是。物理中的等式必须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或者物理规律。例如公式R=UI;p=mv;C=QU等等,表示等式右边的两个物理量的比值不变,且这个比值反映了一种物理特性。假如我们用数学的观点来认为“等式左边的物理量与右边的物理量成反比或者正比”,就会出错。

同样,我们也不能由玻意尔定律P1V1=P2V2和查理定律V1T1=V2T2,两边相除而得到:P1T1=P2T2,因为它们的适用条件不同,玻意尔定律适用于温度不变的情况,而查理定律适用于压强不变的情况,它们不可能同时成立。同样的道理,不同的表达式在数学上是一样的,但却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例如:E=I(R+r)与IE=I2(R+r)表示的物理意义不同:前者表示电源电动势的概念;后者则表示电路中能量的转化。因此,我们列表达式时,一定要有物理意义。如写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时,不能把12mv2=mgh写成12v2=gh,因为后者没有物理意义。类似的错误在学生作业和测验中常常出现。

四、方程的解在物理和数学上的合理性不同

根据物理规律列出方程求解时,从数学上得出的各个解却不一定都有物理意义,必须根据实际物理问题的要求决定取舍。

例1: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正常工作的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增加一倍,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剪去一半的电热丝

B.并联一根相同的电热丝

C.串联一根相同的电热丝

D.使电热丝两端的电压增大一倍

错误解答:根据Q=I2Rt=U2Rt可知,Q∞1R,因为U不变,所以要使“热量增加一倍”,就必须使电阻减为原来的一半,因此应该选择A、B。

此题陷入陷阱的原因是只注重了数学公式的推导,而忽略了每一根电阻丝都有额定功率这一隐含条件。电阻丝剪去一半,虽然从理论上满足了使热量增加一倍的要求,但由于此时电阻丝额定功率减小一半,其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因此电阻丝将被烧坏,故正确的答案只能选B.

五、物理图像与数学图像的不同

物理中直角坐标图象与数学的直角坐标图像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数学中两个数轴表示的是抽象的数,两个数轴上一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值大小必须相等;物理中数轴上的量则是具体的物理量,两个垂直的数轴一般表示两个相关而又不同的物理量。由于物理量不同,因此两个数轴不存在统一单位问题,两个数轴上一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值可以不相等。

例:物体A、B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A和mB,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分别拉物体A、B,得到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B所示。已知直线A与横轴的夹角是45°,直线B与横轴的夹角是,请利用图像求出两个物体的质量mA和mB.

有的学生是这样做的:

实际上正确的答案应该是:mA=4/2=2kg,mB=4/1=4kg,造成错误的原因是照搬数学方法,没有考虑到由于两个数轴的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数值大小不相等,导致在数学中斜率k等于tana的结论已经不成立!

其二,物理直角坐标系中,有时要研究的区域离原点较远,为了研究方便,避开非研究区域,放大研究区域,能够直观看出图象的变化规律,可以使坐标轴的起点不从零开始,这在数学中是不允许的。

例: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如果要求根据右图计算电源的内阻,很多初学者常常是这样计算的:

因为内阻的大小与直线斜率的大小相等,而直线的斜率k=3/2=1.5,所以r=1.5Ω.

但是,正确的答案应该是r=k=(31)/2=1Ω,原因也是受到数学的影响,没有考虑到两坐标轴的交点,纵轴的起点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1V开始。

在物理学习中,虽然数学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惹了不少“祸”。其实都不是数学的错,而是我们没有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为了避免出现差错,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物理定律用数学表达式时,要注意表达式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运用物理图象时要注意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方程要注意实际情况对方程定义域和值域的限制;处理物理数据时要注意有效数字的作用。物理离不开数学,我们不能因为数学给我们闯了一点点“祸”而因噎废食。相反,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中,留心数学与物理的本质区别同时,要不断地努力提高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数学正确、迅速地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物理、应用好物理!

上一篇:班集体的培养之我见 下一篇:新课程恒定电流部分课程安排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