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门预算改革实施方案

时间:2022-09-26 12:58:40

财政部门预算改革实施方案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县级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加强县级财政管理,提高县级预算编制水平,逐步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系,根据《关于全面推进县级部门预算改革工作的通知》(财预函〔20*〕577号)、《关于全面推进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指导意见》(财预〔20*〕732号)和《关于规范县级部门预算编制统一文本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建立规范、安全、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全面推进预算编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规范、完整,强化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保障水平,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遵循全省统一规范的县级部门预算管理基本模式,又要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我县县情的部门预算管理方式和方法。

(二)统筹协调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注重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各项预算管理改革间的相互协调,整体推进,又要抓住部门预算改革这一关键环节,突出重点,不断将改革向纵深推进。

(三)全面推进与规范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坚持公共财政改革方向,加快部门预算改革步伐,确保改革全面推进,又要坚持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在部门预算改革实施中,切实提高预算编制规范化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规范预算编制内容。坚持“一个部门一本预算”,部门预算必须由基层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程序依法批准执行。部门预算的收支应包括本部门(含本级和下级单位)取得的各类收入以及相应安排的各项支出。县级部门预算还应当包含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

(二)完善预算编制方法。根据各类收入预算情况和现行财政体制,结合上级财政的税收返还及各类可预见的财力性补助收入,认真测算预算可用财力。

部门收入预算要按照不同的收入来源,参考历年收入情况和预算年度收入增减变动因素,分项目进行科学测算。

部门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两部分。部门支出预算编制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综合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统筹安排各类资金。对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机构基本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安排的支出,编入基本支出预算;对行政事业单位为实现特定的行政工作或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支出,编入项目支出预算。支出预算要根据财力可能和支出需要,打实打足预算,硬化预算约束,减少预算执行中的追加。

基本支出预算采取定员定额的方法,分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类编制。对工资和津补贴支出,按照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纳入综合预算据实编制,以确保工资和津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同时,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兼顾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区分不同类型预算单位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分类、分档制定定额标准。逐步建立健全基本支出定额体系,并积极探索建立预算定额与实物资产相结合的定额标准体系。

项目支出预算要逐步采取项目库管理的方式,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部门行政工作任务、事业发展目标,结合财力状况,分别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先安排重点支出项目。要做好项目分类和清理工作,加快项目库建设,并实行滚动管理,增强年度预算之间的连续性。建立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论证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实行绩效评价制度。

部门和单位预算支出中,凡符合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要统一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对难以具体细分到部门,必须由本级财政统筹安排、统一拨付使用的支出,应当作为非预算部门的支出预算列入县级部门预算。凡能够细分到部门和单位的支出,应尽量细分到部门,缩小非预算部门支出的范围。非预算部门支出应根据相关政策和文件规定,分预算科目、分支出项目编制。

(三)规范预算编制流程。部门预算要遵循“二上二下”的基本规程,从基层预算单位逐级编制。按照中央和省财政的有关要求,预算编制要经过部门按要求上报预算建议、财政审核后下达预算控制限额、部门在限额内细化编报预算、财政批复部门预算等四个阶段并明确各阶段的具体任务、职责分工。

(四)统一预算编制手段。按照省厅要求,从编制2009年部门预算开始,实行省厅统一的“e”财部门预算编制软件,并做到单位基本信息设置、基础信息内容、收支项目类别、预算优先安排顺序、部门预算报表“六”统一。

四、实施步骤

实施准备阶段(7-8月)。制定《*县部门预算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以分管局长负责、预算牵头、各业务股室相互配合、共同协作的预算编制领导小组,制定预算供给政策,健全相关预算管理制度,落实工作保障措施。

动员布置阶段(9月)。召开全县部门预算改革动员大会,明确改革要求,分清工作责任;布置2009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加大舆论宣传,营造改革氛围。

组织实施阶段(10-12月)。按省厅要求按规范的部门预算方式编制2009年部门预算,按规定程序报人大审议通过。

批复上报阶段(2009年3月底前)。按照县人代会审议通过的部门预算,批复各部门执行,并督促部门在收到批复预算的15天内批转下属单位执行;按省厅统一文本上报部门预算报表和部门预算数据库。

五、配套措施

(一)加强部门预算改革的组织领导。统一部门思想认识,强化人员力量,狠抓工作落实;认真准备改革基础工作,精心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开展改革的实施工作;加强领导组的指导、协调,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清理界定财政供给范围。进一步清理、界定财政供给范围,规范单位预算管理方式,加强机构、编制和财政供给人员的管理。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一步清理核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掌握部门资产底数,保证预算分配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实物资产基础之上,逐步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四)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加快和深化非税收入征缴改革,健全非税收入征管体系。严格非税收入预算管理,部门和单位组织的各项非税收入,按规定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并全部纳入综合财政预算。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逐步实现收支彻底脱钩。

(五)建立预算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强对预算单位机构、编制、人员、资产、财务等基础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建立预算单位基础信息库,力求全面准确掌握预算单位的基本情况。充分开发利用国库支付中心(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核算资料,使之成为预算编制的重要基础数据,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六)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财政预算管理规章制度,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具体的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等,从制度上保证县级部门预算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上一篇:交通局项目建设计划区 下一篇:体育局品牌体育发展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