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之光 胡新生:让无数残疾人喜圆大学梦

时间:2022-09-26 12:18:30

电大之光 胡新生:让无数残疾人喜圆大学梦

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是“为有相应学习能力的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作为电大人,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常务副校长胡新生始终认为,建立残疾人教育学院不仅是学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同时也是开放教育思想的一种实践,是电大在发展战略上的考虑。

让远程特殊高等教育在特区先行先试

2001年初夏,深圳市委党委中青干部班开班。深圳电大的胡新生被选派去学习。就是在这次中青班上,胡新生结识了时任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组宣部主任。“我们在同一个组,相互交流。一次,他问我做什么的,我说我是搞远程教学研究的。他一听,很有兴趣,并向他展示了我校的教学模式。”

看了胡新生的远程教学演示,这位组宣部主任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若有所思,说了句:这一教学模式很适合我们的残障朋友。这句话点燃了胡新生的激情:“好呀!我正想找一个群体进行远程教学研究,你说的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非常适合!”两人一拍即合。

随即,深圳市残联安排了胡新生为残疾人讲了一次课,新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让这些残障人士“耳目”一新,学习热情高涨。胡新生意识到,“残障”阻挡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最关键的是学习方式、教学工具的选择,让这些残障人士学习无障碍。

胡新生在教学实践中清楚地看到,远程教育形式可以较大限度地避开由于身体和生理缺陷给残疾人带来的制约,适合残疾人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能够为残疾人提供比较灵活、便利的接受高等教育及终身学习的机会。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残疾人接受较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因此,他认定,远程教育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起到特殊重要的作用。

2001年9月23日,深圳电大与深圳市残联联合办学的全国首届“残疾人远程教育大专班”正式开学。这个班是在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参与指导下,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充分利用自身的开放教育优势,创新地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面向有学习能力的残疾人(主要是指三类残疾人:肢体残疾、聋哑和盲人)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探索。这一探索是深圳电大利用开放教育的理念和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残疾人发展高等教育创造出的一种新模式。

深圳电大是全国电大面向残疾人开展远程教育的先行者。深圳电大数任校长都对残疾人教育进行了大力支持。深圳电大时任校长曾仲培在中央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成立之初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近年来,该校党委书记、校长邓孟忠更是将发展残疾人教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做,认为这是深圳电大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抽调深圳电大的精干人员在教学和支持服务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深圳残疾人远程教育模式”面向全国推广

2002年12月1日,中央电大、深圳电大、深圳残联在京举行中央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建设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学院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2004年2月16日,在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残疾人远程教育大专班的基础上,经报教育部高教司备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在深圳市挂牌成立。中国残联、教育部、中央电大的领导出席了挂牌仪式,时任中国残联主席的邓朴方也为学院的揭牌题词。该学院的成立标志着电大系统开始打造残疾人教育同残疾人福利事业与就业共同发展的新平台,填补了中国社会残疾人继续教育结构的空白。

自挂牌成立之时,中央电大副校长、残疾人教育学院院长严冰就明确指出,残疾人教育学院办学思路定位为:充分利用全国电大系统的教育资源和全国残联系统的组织网络优势及政策优势,运用网络现代远程教育方式,面向全国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开展学历教育和各种培训,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系统,为建立满足全民学习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深圳电大是全国电大面向残疾人开展远程教育的先行者。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残疾人教育学院院长严冰深情地说,“深圳电大和深圳残联合作,较早在面向残疾人开展远程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全国电大残疾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胡新生认为,中央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设在深圳,这是对深圳电大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为深圳电大开展残疾人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深圳电大更应利用这样的平台,为全国电大的残疾人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央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的办学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在全国设立的教学点已达33个,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在具体办学实践中,逐渐把“深圳市残联+深圳电大两个单位”的办学模式拓展为“残联+电大两个系统”的办学模式,具体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省残联和当地省级电大合作办学;二是中心城市残联和当地电大合作办学;三是地市级残联和当地电大合作办学。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招生规模也逐渐增长,目前共招收残疾学员5553名,已有1550名学员顺利毕业,促进了全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创新探索背后的巨大心血

近年来,中央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创新探索,这其中凝聚着胡新生的巨大心血。

残疾人教育学院自主开发了阳光学习网,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虚拟的校园环境,使教、学、考都能够基于网络完成。这是国内首建的残疾人专属的学习网站。在其中教学模块,可以实现教学中的远程面授辅导、教学资源、形成性作业、实践指导、课程导学等。胡新生谈到阳光网的设计、开发及使用时谈到,阳光学习网在构建适合残疾人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满足残疾人的学习需求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据悉,阳光网曾荣获2003年“用友软件杯”全国电大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网页制作大赛特别奖。

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对于残疾人来说,适合健全人的“正常”方式对于他们并不“正常”,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不完全适合残疾人。在学习方式上,残疾人和非残疾人既有同质性,又有异质性,但是在设计教学方式时,不能简单地把两种特性相加,而应该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胡新生说,中央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实施了一种“混合”教学模式。“一方面将肢体残疾学生、聋哑学生、视障学生和非残疾学生混合编班,在一起实施教学,符合当今国际流行的全纳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个性化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导学辅导、网上教学和网上考核等多种教与学手段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综合应用。”

另据残院院长严冰介绍,在专业建设方面,残疾人教育学院力求建设能够与残疾人学习、就业密切联系,与他们未来发展需求相一致的专业,使残疾学生在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教育后能够获得适于自己的、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比如,数字媒体专业很适合存在严重行动障碍和听力障碍的学生学习和就业。为了更进一步适合残疾人就业,这个专业又能派生出平面设计、网页制作、影视设计、动漫设计这4个方向以满足不同的就业需求。”

经过多年的不断总结和完善,中央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扁平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务和日常的教学管理方面,由学院直接面向各教学点进行教学、教务、学籍和考务管理,而胡新生也在办学的过程中更是如鱼得水,在办学思路上愈加明确,教学理念上更加务实。他亲自为残疾人授课,设计教学和管理模式,为残疾人远程教育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被教育部、全国残联授予“2010年交通银行杯特殊教育园丁奖”。

在接受采访时,胡新生表示很高兴自己能在中央电大领导的大力支持、深圳电大两届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及中残联和各地残联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的办学与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并乐意为开辟一条让更多残疾人接受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的新路,创新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机制等方面进行尝试和研究。胡新生期待残疾人教育学院能在提升和深化残疾人教育事业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将深圳视障远程开放教育试点探索经验推向全国,如何借助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势,为全国更多的视障残疾人提供优良的学习支持服务,胡新生又开始了新的思考和追求。

上一篇:高权壮 空灵高迈·韵接天籁 下一篇:嵇山 民营供热企业可以这样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