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 办实事 转作风

时间:2022-09-26 12:00:25

下基层 办实事 转作风

近年来,辽中县深入开展党政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活动,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困,不断巩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成果,建立健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常态化机制。

“三项活动”确保党员干部下得去、对得准

辽中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转作风,直接联系服务基层组织和党员群众,进一步拓展帮扶主体的职责和任务。一是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两包两扶三联”活动,即包一个镇(街道)和一个村(社区),帮助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扶持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和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环境,解决生产经营问题;联系一名贫困党员、一名贫困群众和一个重点案件,帮助树立信心,提升技能,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和群众问题。二是县直部门加强与薄弱村、城镇社区的沟通联系,广泛开展“带经济薄弱村,多措并举促转化;带所驻城镇社区,资源共享促和谐”的“双带双促”活动。三是每名领导干部、后备干部、机关干部通过“一对多、一对一、多对一”形式联系帮扶困难党员、困难群众,重点在就业指导、产业扶持、资金支持、物资帮助等方面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改善生活水平。全县43名副县级领导共联系帮扶了17个镇(街道)、43个村(社区)、27家非公企业,67家县直部门与67个村(社区)、1556名党员干部与1248名困难党员和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

“四有两评”确保党员干部蹲得住、呆得牢

为保证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下基层为民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帮扶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每名帮扶党员干部全面落实“四有”要求,即有双向联系卡、有民情日记、有帮扶台账、有对接帮扶表。为方便党员干部为基层群众服务,便于群众联系党员干部,将对接帮扶的党员干部的联系方式及帮扶承诺事项在村(社区)公开栏上进行公示。党员干部及帮扶对象互留联系卡,党员干部撰写民情日记,党政机关建立帮扶台账,登记对接帮扶表。建立“两评”机制,党政机关会同帮扶村(社区)不定期召开测评会议,会上党员干部介绍帮扶工作情况,帮扶对象点评帮扶效果,参会人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测评结果作为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下一步努力方向。县委组织部综合考量镇(街道)、村(社区)、县直机关测评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并将综合评议结果作为党员干部评先选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确保党员干部蹲得住、呆得牢。

“三项考核”确保党员干部干得好、受欢迎

辽中县委将下基层为民服务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中,建立以帮扶为主导、以群众满意为根本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是随机考核。党政机关不定期考核党员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工作,采取抽查民情日记、检查帮扶台账、访谈帮扶对象等方式,考核党员干部下基层是否对接,是否开展实质性帮扶工作,是否熟悉村情民意,要求党员干部做到“了解帮扶人,熟悉人,户户认识人,是个明白人”。二是年中考核。每年7月,县委组织部专门到县直单位考核“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开展情况,对照年初县直单位下基层活动方案、帮扶承诺,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明察暗访等形式,检查帮扶结果,督促帮扶进度。三是年度考核。把下基层为民服务工作作为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由县委综合考核组召集村(社区)群众代表、村(社区)干部、镇(街道)相关人员进行测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全县公开通报。对于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排名靠后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截至目前,全县共为帮扶村、社区、企业解决资金300多万元,为帮扶个人送现金及物资合计40余万元。

辽中县通过建立健全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常态机制,实现了情况在基层掌握、问题在基层解决、矛盾在基层化解、稳定在基层巩固、作风在基层转变、科学发展在基层体现,为促进辽中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辽中县委组织部)

上一篇:《安康旅游产业市场调查报告》的分析 下一篇: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的障碍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