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过剩”条件下的外资对策

时间:2022-09-26 10:13:33

【前言】“双过剩”条件下的外资对策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然而,自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资金供给状况发生了逆向变化,一方面居民财富快速增长带来国内储蓄居高不下,储蓄率水平不断攀升。另一方面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连年巨额盈余下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储蓄剩余和外汇剩余同时并存的“双过剩”现象。经济...

“双过剩”条件下的外资对策

[摘要] 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了著名的两缺口模型。而我国目前的现实是出现了与之相反的“双过剩”现象。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出现的“双过剩”的情况,分析其转变过程以及转变原因,提出目前外资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双过剩 国内储蓄 国外投资

上个世纪60年代,钱纳里提出了著名的两缺口模型。当一国储蓄不能满足国内的投资需求,该国就会出现储蓄缺口,这时就需要从国外引入资金,表现在外贸收支上就会出现外汇缺口。相反,如果储蓄大于投资,就意味着国内资源出现剩余,表现在出口大于进口,最终造成外汇储备增加。目前我国的现实就是出现了“双过剩”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制定正确的外资政策至关重要。

一、“双缺口”到“双过剩”的转变

在开始引资时期,我国正处于钱纳里所描述的发展中国家的“双缺口”,即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而发展中国家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弥补这个“双缺口”以推动经济增长。虽然我国一开始就从获得先进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的角度来期待引资的效果,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在我国的引资工作中一直起着实际的支配作用。

然而,自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资金供给状况发生了逆向变化,一方面居民财富快速增长带来国内储蓄居高不下,储蓄率水平不断攀升。另一方面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连年巨额盈余下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储蓄剩余和外汇剩余同时并存的“双过剩”现象。经济出现了失衡,表现在:消费率连年下降,国内需求不振;外汇占款增多,货币信贷调控压力加大;汇率升值压力上升,国际贸易摩擦增加;本国资源为外国所用,带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损失。

二、“双缺口”到“双过剩”的转变原因分析

1.出现储蓄过剩的原因分析

从储蓄资金来源来看,国内储蓄资金过剩主要是由于居民储蓄增长过快。国内储蓄资金主要来源于居民部门的消费剩余。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大致相当,市场化改革使得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不乐观,而对未来的支出却非常明确,因而谨慎性储蓄过度增长。同时在居民储蓄存款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非正常增长的部分,这些非正常增长的居民储蓄主要有三个来源:国家税收流失、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以及国有金融系统资产的转移。经济结构不合理也导致储蓄资金可利用程度降低。

2.外汇储备过剩原因

高额外汇储备的存在,造成资金闲置。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以活期存款和国家债券等方式放在海外生息保值套利,一些海外投资机构的出现也没有解决实质问题。国际货币流通国无偿或是低息长期使用外汇储备国资源,从而放弃了国内众多的较高投资收益机会,形成外汇储备的巨额机会成本,无法实现货币这种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

与此同时,对内外资的差别政策,使资本外逃并形成独特回流。内资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现象。但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是资本和金融账户,资金首先流向三资企业,这使内资企业更加缺乏资金,又反过来向外资求援,从而引入更多的外资,乃至形成一种循环。

三、内外资“双溢出”背景下引进外资的策略

1.引进外资应该把重点放在资金质量上,提高外资质量和效益

我国经济正处在质的飞跃的转化阶段,引进外资应该弱化其弥补资金不足的作用,强化其吸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功能;通过外资产业结构主体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化,提高我国整体的技术及管理水平,弥补国内的技术缺口和经营管理能力缺口,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引导外资进入薄弱产业和中西部地区,努力改变地区发展和产业结构失衡

利用政策杠杆,将外资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第三产业和中西部地区,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和地区发展平衡。引导外资向薄弱产业转移,将外资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及第三产业,促进农业、采矿、交通、通讯、能源、原材料、第三产业等瓶颈产业发展;引导外资向深加工项目和技术密集型项目转移。引进深加工项目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如电子、机械、石油化工、工业设备、非金属矿物、医药、建材等,实现外资引进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转移,改变目前一般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占据我国引资项目主导地位的局面。

3.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外商直接投资决策主要取决于对一国由国内市场容量、所在的区域市场、良好的法律保障、社会政治和经济稳定状况,以及贸易活动的总体环境所构成的总体吸引力的评价,来自该国的税收和其他优惠并不太重要,只是在一国开放初期对吸引外资有所影响。所以,我国应该尽快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创造一个内外资公平竞争的市场大环境,加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弱化“外资至上”思想和减少由此导致的放弃内资去吸引外资的不合理现象。

4.加强内外资的协调配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现阶段我国之所以出现资金“双溢出”的现象,一个主要原因是内外资之间缺乏协调配合。表面上看我国内外资都有极大剩余,而实际上国内许多企业都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内外资的协调配合使用适当放宽国内信贷规模,为企业输送资金。采取多种形式,分流国家外汇储备。

5.完善金融市场,建立内外资协调配合机制

制定内外资存量标准;建立相互协调配合的人民币和外币拆借市场;逐渐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人民币和外币拆借市场、外汇市场。

参考文献:

[1]陈享光:论我国储蓄过剩与外资流入的矛盾及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4(8)

[2]危勇:“双溢出”格局下中国经济平衡策略研究[J].西南金融,2007(4)

上一篇:浅议出口退税率下调对上市企业业绩的影响 下一篇:设立“农业资源权”对我国相关领域外商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