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减轻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疼痛的方法

时间:2022-09-26 05:17:38

有效减轻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疼痛的方法

摘要:目的 介绍在临床中有效减轻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制剂皮下注射疼痛的方法。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科7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注射,比较两组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皮下注射;疼痛;减轻

皮下注射是将小剂量的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目前临床上很多生物制剂都需要皮下注射,例如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类。该药注射时容易引起患者疼痛、紧张畏惧心理,甚至影响治疗效果。为此,我科观察总结了临床上有效减轻此类药物皮下注射疼痛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科住院化疗乳腺癌患者72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为31~69岁。患者多为6~8个疗程化疗,每个疗程治疗期间要接受3~8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患者均意识清楚,能正确表达注射后的感受。

1.2方法 ①传统抽吸药液方法:用1ml注射器抽取1ml生理盐水后直接注入药物密封瓶中,稀释药液后抽出备用。②新方法:用5ml注射器抽取1ml生理盐水注入药物密封瓶中,充分稀释后用1ml注射器套取5ml注射器针头将药液抽出后更换1ml注射器针头备用。③传统注射方法:对照组选用传统方法抽吸的药液注射。在上臂三角肌上注射,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食指固定针栓,与皮肤呈30°~40°角刺入针梗2/3回抽,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④改良注射方法:观察组选用新方法抽吸的药液注射。在上臂三角肌上注射,左手拇指、食指捏注射部位,右手以握笔式注射,回抽针栓,无回血后360°旋转针柄一圈一圈匀速推注药液。⑤观察组皮下注射后6h用温热毛巾对注射部位热敷,以备下次注射。所有注射均由同一名护士完成,另一名护士观察记录填写表格,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注射日期、疼痛的评价[1]。

1.3疼痛评价 皮下注射3s时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变化,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估患者对疼痛反应。0级:无疼痛;1级:有点疼痛;2级:轻微疼痛;3级:疼痛较明显;4级:疼痛较严重。

2 结果

两种注射方法疼痛发生率比较:改良注射法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注射法(P

3 讨论

3.1皮下注射是临床治疗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最常用的给药手段。皮下注射给药造成患者局部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可引起疼痛及潜在并发症的发生。乳腺癌患者因其疾病手术特点只能在一侧手臂进行注射,更加重了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加之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药液本身对组织刺激性强,导致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皮下注射,从而给治疗护理带来了一定阻碍[2,3]。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我们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只要稍微留意在一些细节上做小小的改动,就能达到目的。

3.2改良注射法减轻疼痛的机制 ①在每次皮下注射后进行局部热敷,可以促进局部硬结消散和药液的吸收,从而减轻患者胀痛。②1ml注射器针头针尖特别锋利,只要碰及针尖部就容易形成小钩,持带小钩针咀的注射器在注射操作刺入和拔出过程中,造成局部皮下及肌肉组织的划、钩伤,皮下末梢感觉神经较为丰富,刺激神经,患者就会感觉疼痛难忍。只要避免注射器针头针尖形成小钩,同时做到两快一慢,就能很大程度的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③利用360°旋转针柄法注射,一圈一圈旋转推注能将药液小剂量匀速进入体内,疼痛的阈值比较恒定,也避免了因(护士技术、心理、生理等影响)对护士的干扰导致的痛阈值不恒定,而增加患者紧张害怕的心理。

3.3护士的个人影响 患者对护士的崇敬和信赖是减轻注射疼痛的重要因素,崇敬可使之得以寄托,信赖可使得以安慰,反之,一位板着脸孔,大声说话,语言生硬的护士,会使患者心神不宁,产生恐惧心理,因而增加疼痛,护士应以笑容可掬的表情,良好的语言修养,丰富的理论知识,谦恭的服务态度,优秀的心理素质,精湛的业务能力,高尚的思想品德,树立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使患者精神放松,心身愉快的接受注射治疗。

3.4语言的安抚 在皮下注射前,护士根据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医学理论知识,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因人施救,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同时取得患者的信任,使疼痛减轻到最低限度,即使有一时性疼痛,由于患者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满足,也容易忍耐和克服[4]。

3.5注射的环境 注射环境过于安静与肃穆,难以分散患者对注射部位的注意,会增加患者注射疼痛,但是过于喧嚣又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选择在病室内注射让患者之间自然相处,有利于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

3.6回避问题 注射时,从有利于减轻疼痛的角度出发,是否让患者看到注射器与进针,护士应根据具体患者来酌情处理,一种情况是,有的患者觉得看着注射,心理上有准备,可以抑制疼痛,另一种情况则是有的人不敢看注射,一见就怕,对这种患者适当回避一下,是有必要的[5,6]。

综上,此改良皮下注射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项建芬,江琴叶,360度旋转针柄法减轻皮下注射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3, 22:1672-0369.

[2]杨曼,李斌,李阳.减轻肌肉注射疼痛的方法探讨[J].海南医学,2010,08.

[3]房霞,韩明子,张敏,等.SCF和G-CSF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的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11):1037-1042.

[4]王迪,郭晓钟,李宏宇,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骨髓干细胞的动员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14,4(04):11-14.

[5]杨昊臻,郑楠楠,胡瑾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肝衰竭中的应用[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09):718-720.

[6]孙于谦,刘代红,许兰平,等.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供者外周血采集物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功能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09):730-733.编辑/赵恒德

上一篇:活跃期羊水Ⅱ~Ⅲ度粪染者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 下一篇:不同放置时间下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