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物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时间:2022-09-26 04:40:32

谈生物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已根植到每位教育工作者心中。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就必须在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我就生物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一点探索与尝试。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热情的能动性。因此,激发兴趣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生物学知识去解释现实中的许多问题,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知识、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二、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逐渐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向自主性学习过渡,并摸索出了一条教师诱导、点拨,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我释疑的“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1.确定目标,明确教学方向

教师在导入新课后提出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以及掌握的技能要求。这样便于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改进教法,激活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采用示错提问、讲授空白、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替代了抽象、枯燥的生物课本,通过运用虚拟技术,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和一些复杂的生理过程及有关的立体动态模型,生动直观地显现在学生的眼前,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3.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生物学科介于文理科之间,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文字理解和处理能力,还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寻找知识点,培养锻炼阅读能力,这是学好生物学科的前提,也是学生搜集生物信息、提炼信息的基础。

三、培养自信,挖掘潜能

培养学生自信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最好的钥匙。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切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自信,点燃每一个学生成功的希望。

总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只要我们强化素质教育的意识,肩负起教育的使命,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核心理念,一定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岭县前七号镇第一中学)

上一篇:必备的素质和必做的几项工作 下一篇:记忆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