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趣 情趣 读趣

时间:2022-09-26 03:42:26

[提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人为本、以情为本、以读为本”让积累充满趣味,更加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积累 “以人为本、以情为本、以读为本”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053-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人为本、以情为本、以读为本”让积累充满趣味,更加实效。曾经一位特级教师在课堂点评中说:“不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都要牢记做到三点:以人为本、以情为本、以读为本。”从那以后,我每一堂语文课都以这三点作为目标努力着,而这样的努力也让我获得了不少成功,在充满“人趣、情趣、读趣”的课堂中,我和我的学生积累着、感悟着、快乐着。

一、“以人为本”让积累快乐着

人教版三年级《卖木雕的少年》中有一个教学重点就是积累文中的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在这堂课中我首先让学生初读后找出给自己印象深刻的四字词语,归纳到黑板上,然后学生再读课文,理出课文线索后,我就和学生把这些词语归类,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挖掘出这些词语后面蕴含的信息。在后面的交流中,学生读中悟,悟中读,深深地体会到非洲风光的迷人,木雕的精美,都是为了反衬出少年的心灵之美,都是告诉学生国际友好的温情。还谈了这些词语的恰当、合理的运用在文章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这一单元的作文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主动用上一些合理的、精彩的词语。

所以,激发积累的兴趣,引导主动积累的意识尤为重要。

古人说得好:未见乐趣,必不乐学。教师应当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的因子,促进有效积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指引下,我调动学生快乐积累主要运用了如下方法:

(1)故事拓展引导法:为了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我经常在语文课上给学生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知识,或在自习课上讲有趣的小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引导他们阅读有关文章或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例如教学李白的诗句时,我仿照教育名师孙双金的方法,选取《赠汪伦》、《夜宿山寺》、《静夜思》三首诗的品读,和学生走进李白,了解他作为“仙”的大胆奔放,作为人的思亲、思友的细腻深厚。一个活生生的李白,一个有血有肉的李白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从此爱上了李白的诗,对其它诗的学习也能寻根究底了。

(2)讲评法。“听”、“读”勤积累,“说”、“写”常运用。“说”和“写”是人最重要的能力。如:针对某次水平较差的作文,拿出来让学生读,然后进行分解讲评,让学生进行修改润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变得优美丰满,读后回味无穷。这时,适时进行引导,你喜欢哪段文章?为什么?你想在今后的写作中经常出现一些令同学羡慕的语句吗?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白积累的好处,从而产生主动积累的愿望。

二、“以情为本”让积累感悟更深

一位教师教给我们:每堂课先“寻点”,寻找切入点;然后“拉线”,拎起一道主线;再“分枝”,使课堂枝叶丰满;最后“画圆”,再归结到刚开始的“点上”。这样的引领使我受益匪浅。在教学《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课当中,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从中找出关键词,课文会重点写什么?学生异口同声的答道:“真棒”。“你们观察这个课题与以往学过的课题有什么不同?”“有感叹号,”学生这次用心了,深情读出课题。接着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来赞扬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这样就了解了故事梗概。“点”找到了,就要拉线,我让学生用心研读课文,画出体现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句子,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在接下来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每体会到一处感人句子,我都让他们在悟后读课题,在一次次画圆与归点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词语,孕育了感情,在读与思中生成了思想。从中我也认识到:感悟+积累,事半而功倍。

三、“以读为本”让积累升华

全国特级教师斯霞说:“读是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从启发谈话开始,到认识字词,教师讲解、朗读、复述,直到结束谈话,都离不开读。读能够加深理解课文,能够帮助儿童掌握语言,读多了,读熟了,课文的语言就可以进入儿童自己的语言里去。”

(1)初读感知中积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中既感知课文大意,又积累课文有关语言,达到一箭双雕的功效。例如教《卖木雕的少年》时,对初读课文提出边读边摘录词语的要求,这样结合积累,直奔教学重点,学生既有效地积累了语言,又迅速感知了本课描写了非洲风光的美、木雕的精美和少年的心灵美,为理解“国际理解”打下基础。

(2)细读理解中积累。在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后,学生进入细读课文理解语言的阶段,教师可巧妙地设计一些让学生依据课文语言提炼词语,或依据词语寻找课文语言的练习。这样,词文互证,对号入座,以积累深化理解,以理解促进积累。例如教《燕子专列》中有一段描写燕子濒临死亡的句子,我让学生看了欧洲地形图,学生了解了燕子迁徙的行程大约有两万多公里,然后追问:劳累的燕子迎接它们的却是(濒临死亡),濒临死亡是因为(找不到食物),找不到食物是因为(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如冰糖葫芦似的串问给学生一个冲突点,深化理解感悟。

(3)美读生情中积累。叶圣陶先生曾要求在有感情的朗读中“生情动情”,真正使课文中的语言“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在美读中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例如《秋天的雨》一文像一幅画,浓墨重彩,使人看了入境生情;似一支曲,丁咚作响,让人听了心旷神怡。在初读感知、细读理解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看秋天的美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学生“目观其形”、“耳闻其间”、“心通其义”,仿佛置身于心旷神怡的秋天,一下子在头脑里将秀丽的画面与优美的文字联系起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只有让“以人为本、以情为本、以读为本”更好地融入课堂,才能让学生学会有效积累,快乐积累,才能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上一篇:强化古诗词积累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一篇:语言课堂的高效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