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文后练习 锤炼高效课堂

时间:2022-09-26 03:30:12

巧用课文后练习 锤炼高效课堂

一、课后习题,指导学生自学的依据

课后习题作为预习时要求学生思考的主要问题,这样能更好地摸清学习的起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教《水》这篇课文时,我让基础稍差的同学把熟读课文和自学并抄写课后生字词作为预习的重点;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则要求他们试着完成课后第2题,“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描述的。对于学习较好的同学,让他们预习课后的第3题“缺水给村里人带来了‘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

二、课后习题,优化教学过程的依托

1.把握要点,洞悉全篇。如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课后第4题“‘发愤’是什么意思?课文是从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切入口,紧扣重点词“发愤”由此辐射全篇课文的教学,从而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人物“想的、说的、做的”等几个方面去感受人物的精神。

2.课后习题,思维训练的着力点。如教《爱如茉莉》一文,我以课后练习第3题作为课堂探究的重点?那株茉莉‘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却说真爱如茉莉?你从文中哪些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爱如茉莉’?”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以文本内容为凭借,以自主研读为路径,让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将自身情感融入角色之中。让学生在自主研读的过程中,抓住描写茉莉的词语“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与父母的言行举止相对照,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让学生明白“平淡无奇”的背后有着“芳香无比。”

3.课后练习,学习活动检测的标杆。如教《月光启蒙》,在结课的时候,我指名回答课后的第2题,“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看看学生对句中两个“长”字的不同含义能否分辨清楚,看看学生“听”课是否用心。指名回答第3题“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考察了课时教学要点是否达成,检测了学生“听”与“说”的能力。

(安徽省东至县至德小学 熊仕喜)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理念的融入分析 下一篇:兰州轨道交通建设经济效益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