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武术选修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预设

时间:2022-09-26 02:32:23

体育院校武术选修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预设

【摘要】武术选修课是体育院校选修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前武术选修课存在观念陈旧滞后、教学内容单一、学生选课动机不一、身体素质参差不齐、课时安排不合理、考评体系老套等一系列的问题,武术选修课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增添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时数、建构新的考评体系等是武术选修课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体育院校;武术选修课;教学改革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ptional Courses of Wushu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YAN Bi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Wushu optional courses are the indispensable part of optional curricula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is area, there exist a series of problems like outdated notions, monotonous teaching materials, diverse student motivations in choosing such courses and different physical conditions, unscientific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hours, and backward assessing system, etc.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form wushu optional courses teaching. Changing the teading ideas,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crease teaching content, adjust teaching load is the direction of teaching martial arts.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ion, optional courses of Wushu, Teaching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武术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健身价值逐渐凸显,并在全民健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武术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养身健身的体育特性,武术已经逐渐成为大学尤其是体育院校体育选修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虽然武术选修课进入大学课堂由来已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重新认识当前武术选修课的培养目标、如何合理安排武术选修课以及如何进行武术选修课教学改革是我们当前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

1体育院校开设武术选修课的必要性

1?郾1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魂,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武术融会贯通了古代哲学、兵法学、医药学、养生学、伦理学等文化思想和观念,无论是武术理论、运动内容,还是技击思想、训练方法等,都蕴含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文化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1〕。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绚丽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整体。体育院校开设武术选修课,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弘扬武术这一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1?郾2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武术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运动,除了要求动作规范、劲力协调之外,更注重精神、意识和气息的培养,在提高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同时,能改善内在系统和器官的功能,达到内外兼修,形神共练,身心全面发展的效果。正是因为武术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特性,使它成为当前全民健身的首选项目,这也正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优势所在。武术能够同时均衡全面发展人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韧、跳跃、平衡、灵敏等多种素质,练习武术对正在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有着重要作用,在发展、提高他们身体各项素质的同时,还注重对他们“精、气、神”的培养,从而达到身心的全面发展。此外,武术还是一种有效的自卫防身术,武术的每个动作都具有鲜明的攻防含义和很强的实用性,长期进行武术锻炼,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可以掌握攻防格斗的本领,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对意外情况的应变自卫能力。

1?郾3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专项技能

在当前的就业压力下,体育院校的毕业生必须是一个“全才”,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体育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自身专项技能的同时,还要学习其他各项专项技能,以适应今后就业的需要。武术是当前的一个热门专业,除了在健身领域的重要角色之外,已经逐渐走进中小学课堂,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体育院校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往往是中小学校,因此,学习和具备一定的武术技能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

1?郾4 有利于学生的品德教育

武术历来有“未曾习武先修德”和“短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与之教”的格言。少林戒约中提出“习此术者,以强体魄为要旨”,倡导“济危扶困,匡扶正义”和“不可逞强凌弱”之拳德。到了近代,中央国术馆也曾把“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作为武德规范。“尚武崇德”是武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在当前的德育教育中,武德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当代大学生通过武术训练,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会磨练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树立尊师爱友、团结合群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达到修身养德的教育作用。

1?郾5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武术之所以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除了其独特丰富的健身功能之外,还因为它不受时间、季节、场地、器材以及年龄人群等因素的限制。坚持练习武术将使人终身受益。武术应当成为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内容,开设武术选修课教学,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2体育院校武术选修课教学的现状

2?郾1观念的陈旧滞后

长期以来,在教师眼中,学生来参加武术选修课锻炼,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并能记住和完成整个套路就可以了,至于武术文化内涵、价值功能、技击等深层次东西可一带而过,没必要作深入探讨和讲解。教学过程中常常只重视套路招式的传授,而没对招式的本质进行剖析、讲解,忽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力的培养;直灌式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2〕。

而在学生眼中,武术就是学习一些长拳、太极拳等套路,路线复杂,名称多而难记,认为武术其实就是花架子,在现实生活中用处不大。学生对武术的这种错误认识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武术健身运动的心理倾向及行为。

2?郾2教学内容单一,教材老化

目前,大部分体育院校武术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多年来一直都是初级长拳、初级剑、初级刀、24式太极拳等规定套路,有些套路中的动作陈旧繁多且记忆困难,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很多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学分而勉强记住动作,至于动作规格根本谈不上,选修课结束也就会很快把所学技术抛于脑后,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的院校虽然在教学计划上显示的教学内容很多,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受学时等因素的限制,仍然进行这些陈旧套路的教学。教材的陈旧和教学内容的单一使得学生在选课时的选择范围狭窄,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效果。

2?郾3学生选课动机不一、身体素质等参差不齐

目前,大部分的体育院校除了体育系、运动系、社会体育系、民族传统体育系之外,还增设了一些非专业体育类系部,例如体育旅游与外语系,体育新闻与管理系等,这些系的学生往往体育基础比较差,身体素质水平比较低,这就导致了选修课的学生中,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参差不齐。另外,学生的选课动机和兴趣爱好等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选课是纯粹为了拿学分,有的是为了了解武术文化,有的是为了锻炼身体。这些参差不齐的学生特点往往使得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不面面俱到,从而影响教学进度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郾4课时安排不合理

受总学时的限制,体育院校武术选修课一般安排不超过36个学时,短短的36个学时要想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武术技能、发展武术专项身体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这么短的学时仅仅能够使学生勉强记住动作,选修课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忘记动作的开始,根本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此外,个别院校将选修课安排在大四临毕业之前,由于学生临近毕业,大都忙于找工作,而无心学习动作,参加选修课大都只是为了拿到学分而已,选修课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教学目的。

2?郾5考评体系老套

武术分值的评定多年来一直是以百分制为主的定性评定。以武术比赛规则的要求评价学生的分值,往往会出现有的学生轻易就得到高分,而有的学生虽然努力学习、认真锻炼可分值最终却很低的情况。低分可能打击学生对修炼武术的兴趣,导致学生对武术的厌学,这与武术选修课的教学目的是矛盾的。另外,有些教师在考评的时候往往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印象评定分数,这种评定方法也是不合理的。

3武术选修课教学改革的对策预设

3?郾1转变观念,树立教学新理念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学校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将来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3〕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一定的武术技能,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引导和培养。教学改革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只有摒弃那些影响和束缚学校体育发展的思想和观念,才能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郾2丰富教学内容

陈旧的教材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必须改善和丰富教材,以学生为中心,开设学生喜欢的、易学易练的、实用性强的教学项目,通过武术选修课能够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例如,武术套路教材一定要简单易学,防止因为一些繁难复杂的动作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武术教师甚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编一套针对性较强的套路;增加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教学项目,比如太极推手、舞龙舞狮等,能够让学生在轻松自由、充满乐趣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对动作的掌握;增设擒拿等实用性较强的教学项目,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实践;开设传统体育养生等课程,以迎合当前人们推崇养生健身的潮流。另外,还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拳种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这也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总之,教学内容要呈现多样化,每个学生在选课时都会有不同的选课倾向,通过开设多样化的教学项目,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学内容虽不同,但都能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认识和了解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

3?郾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在教学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能够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学习速度、练习难度和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4〕。学生在选报武术选修课时,选课的动机不同、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也不同,学生个性特点的差异会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异。实际教学中,会出现有的学生学习消极,没有兴趣,还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却“消化不了”等诸多不利于教学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学生技术水平、身体条件以及对武术的感知能力来对学生进行分层,采取高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际操作中还要根据阶段练习效果和个体表现来对其所在的层次进行调整。

3?郾4合理安排课时

由于武术选修课自身的课程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安排过多的课时,在短时间内,既要让学生对中国武术能够有深入的了解,又要掌握一定的技能,达到学有所得,这对于武术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考验。课时虽短,但教师要利用好每一分钟,不仅要利用好实际教学课时,还要多布置课后作业,利用好课后的潜在课时。另外在统筹安排课时的时候,尽量避免将选修课安排在毕业学年,防止学生由于临毕业期间找工作等原因而无心上课甚至旷课的现象发生。另外,练习强度不大的项目例如太极拳、传统体育养生等,不宜安排在冬天,防止由于气候原因让学生对武术选修课产生抵触情绪。

3?郾5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

如果只局限于学生技术规格而忽略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练习勤奋度等因素,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由于教师过分地凭借主观因素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也会产生不公平,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与武术选修课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实际的考核中,应当将客观性评价和主观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由原来单一的评价方式向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转变,合理的评价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应该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个人价值和学生自身的满足。

4结语

武术选修课凭借其传统文化特色和养身健身的特色,已经逐渐成为体育院校选修课程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对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武术选修课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在修习主干课之余,能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同时掌握实用的武术技能,达到对身心的全面锻炼。当前的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充分体现出这一点,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过去“只注重技术传授,不顾学生是否接受”向“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转变,同时将“终身体育”的思想融入课堂,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王琼 我校武术选修课开设初探〔J〕?郾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2):38-41.

〔2〕林虹全,梁建军?郾论高校武术选修课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08(5):195-196.

〔3〕杨志辉.师范院校武术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2):86-87。

〔4〕曾明,李胜达,陈娟,包振奋?郾高校武术选修课分层教学探析〔J〕?郾卫生职业教育,2009,27(7):59-60.

上一篇:散打运动中防守反击技战术运用的研究 下一篇:体育伦理学体系建构研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