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初探

时间:2022-09-26 02:29:42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初探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对公路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初探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其规模也不断扩大。不过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会经常暴露出来一些质量通病,既影响到公路工程的稳定性及耐久性,又影响到人们的出行安全及行车舒适性。因此应当加大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力度,以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1.1路基工程沉陷方面的质量通病

水的危害。水是影响路基施工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路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做好路基的防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否则就会被浸泡,而且其强度就会下降同时其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就会导致路基的沉陷现象。

对原地表地基处理不当。填筑的路基如果没有坚固的基底或是有软弱层,那么一旦受到较大的荷载或是遇到水时就会出现路基沉陷的现象。

填料中的粗细骨料不均匀,尤其是粗骨料不足,骨架结构的密实度就会不好,强度未达到标准,这样当受到较大强度的荷载时,就会出现坑槽、松散以及推移的现象。

在原坡形的地基结合处,没有挖好填方路基的台阶,那么其在自重或是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发生推移,从而导致路基的开裂和沉陷。

1.2桥涵工程方面的质量通病

影响桥涵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桥头的位置处后期填料时出现了沉陷的现象;同时也有一部分桥涵工程的外观质量太差,表面不平整、蜂窝麻面过多、有残边残角以及水泡气孔多等问题;在桥梁施工时,桥梁的伸缩缝或是桥头搭板做的不好,导致桥台的顺适度和平整度都很差,严重的影响汽车在桥梁上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另外在夏天进行施工时,还经常会出现干缩裂缝以及早期破损等质量问题。

1.3构造物质量通病选用的构筑物材料质量不合格;砂浆中的砂较差,砂浆的配比达不到设计要求;砌筑工艺差,导致层面出现空隙;砌砂浆时使用的方法不当,致使砂浆砌筑的不饱满,勾缝不平滑;砌筑的断面较小,导致泄水孔堵塞,沉降缝设置不合理;在砌筑带涵洞联体结构的挡墙时,没有设置分隔缝,使其联接面产生断裂;构造物产生外倾,导致变形、沉降等危害。

2 公路工程施工中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

2.1施工中技术工作的误区

对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做的不全面,技术交底不够清楚,甚至技术交底存在错误。大部分的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测量工序与施工没能有效的衔接,而且施工中的技术把关工作经常出现错误,导致经常出现重复施工的现象。施工中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和实验的标准,检查试验十分随意并且没有代表性,导致质检的数据存在错误,同时质检信息反馈速度慢,施工工期经常被延误。不重视施工前期的放样工作,放样前没有对图纸文件进行会审,放样后又没有对放样精度进行校核,种种的问题都会为工程施工质量埋下隐患。

2.2施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没有质量保证措施,也没严格的执行岗位责任制。对分包工程的管理不当,没有制定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对于分包商的一些劣质的行为也没有严格的制约方法。施工项目管理水平差,现场调度混乱,对进度、质量、测量、试验、安全等重要内容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对已经发生了的劣质行为没有治理措施,对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也没有采取预防措施。施工时,施工人员不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作业,盲目的进行施工,任意决策,很容易导致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

3 防治公路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的措施

3.1路基沉陷的防治措施

在填筑路基之前,在较陡的地段应先挖台阶,台阶要具备一定的宽度,并且要碾压密实,确保填方路段不会出现滑移开裂的现象。清除干净建筑垃圾、淤泥以及工业垃圾等一切非适用性材料。施工中的任何施工行为都应是规范并且合理的。为保证填料碾压是出于最佳的状态的,其厚度应小于30cm,并且还要清除干净一些超粒径的石头。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是符合标准的,施工中宜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严格控制路基的填料,做好标准击实等相关试验,质量不达标的填料一律不予使用。施工单位应加大对取料场的管控力度,取料场要清表彻底,相关的监理工程师应定期的对取料场进行定期的检查工作,同时在用料之前也要经过检查后才能取料。

3.2桥涵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桥涵结构物外观质量差的防治措施。首先要控制好砂石的级配,应选择均匀的中砂,不宜都使用规定级配最大极限百分比的砂料;为避免混凝土外观颜色的不一致,应选择同一品牌、同一颜色并且同一产地的水泥原材料;要严格控制模板的质量,拼装时要注意模板接缝的严密性以及表面的清洁性,同时脱模剂还要涂刷均匀,制作时间长以后,需重新修复;在对砼的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对于一些重要事项如塌落度、振捣时间、水灰比以及保护层的厚度等内容都是要严格把关的;为防止水泡气孔的形成,应控制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和水灰比,保证混凝土始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桥头跳车。选择填料时,要选择透水性能好并且质地坚硬的材料;控制层的厚度不宜超过15cm,压实度不小于97%;为了避免出现缝隙以及软弱夹层,要认真的清理与路基的接头;应做好一些重点路段的沉降观测工作,确保其沉降相对稳定后才能进行对结构层的摊铺工作。

3.3 控制材料质量公路施工中由于施工材料不合格导致的质量通病很多,导致路面不平整,影响公路的使用,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降低了其社会效益,必须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选择材料时要根据公路路线范围内的环境条件选取适应该地区的材料,施工过程中凡进入现场的材料都要进行质量检测,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进入场地。材料的进出要进行准确实时的记录同时储放要合理,防止不必要的损失。

3.4 夏季施工的质量防治措施

为避免混凝土在夏天易出现干缩裂缝和破损的现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合理科学的安排施工工序,尽量的减少混凝土基础与墩身和台身浇筑的间隔时间;合理控制温差,在白天高温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浇筑的,钢筋以及钢模板这些与混凝土接触的构件在浇筑前的温度不应超过32℃,为防止材料受到日光暴晒,一些重要材料应放置在阴凉的地方储存;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水灰比,配置时多使用减水剂、缓凝剂等新产品;重视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宜采用覆盖滴灌养生的方式,为了有效减少高温地区的降水量并且提高养生的效果,还可采用高分子复合养生的方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先检查模板、支架以及钢筋等构件,确保其是符合质量要求的,同时还要检查混凝土的塌落度和均匀性,在模板的内部应均匀的涂抹脱模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提高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是一项复杂并且系统的巨大工程,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防止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当出现质量通病时,应及时准确的查明产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从而真正的提高我国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促进我国公路交通能够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章为.浅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与防治[J].石河子科技,2011,(09).

[2] 李理.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在施工中的预控[J].山西建筑,2010,(02).

[3] 关亚君.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11).

上一篇:矿山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探讨与运用 下一篇:浅析公路桥梁测量中的GPS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