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09-26 02:01:32

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

摘要:当前,由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无法满足预期效益,给我国建筑行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现并解决我国工程造价中存在问题,建立和完善造价管理模式,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迫在眉睫。要保证投资效益、实现投资目标,就必须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进行思考并结合我国实际探索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字:工程造价管理;投资效果;计价方法;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所谓的工程造价管理就是指为了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相关各方面的经济权益,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按照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对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和建设工程造价所进行的符合客观规律及政策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所有业务行为与组织活动。其目的不只是为了使项目投资不超过批准的造价限额,而更多的是坚持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的方针,从我们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一、工程造价管理在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目标中的地位

工程造价管理在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目标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有效手段。

(一)工程造价管理是评价投资效果的基础依据。在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大背景下,要求投资主体应具备保障全部工程建设项目能够按期完成的较强的筹资能力及强大资金支持,而评价投资效果是以工程造价管理为重要指标,资金的筹集也是将造价管理作为依据,资金的使用效果以造价管理来衡量,投资主体以造价管理维护和保障其利益[1]。

(二)工程造价管理指导着项目决策,一个独立的具有投资能力的主体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即是财务问题,是否有能力支付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是否值得投资,是投资主体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投资方的财务评价和经济分析以工程建设的造价管理资料为基础,如果投资方的财务能力无法支付工程建设的价格,就只能放弃。所以,工程造价的管理对整个项目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投资资金的合理使用,工程造价管理对投资的控制作用已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风险性特点下逐步转变为投资主体的内部机制[2]。经过数次估算、制定各类标准、参数、定额,控制工程建设造价的计算依据,和最终竣工的决算,确定工程造价。由此可见,造价管理对于投资的掌控有着极其明显的影响作用,保证了投资资金有效、合理的应用到关键地方。

二、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进入现代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日益变化,现行工程造价管理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造价管理存在多头管理、计价方式落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造价行业中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

(一)工程造价管理存在多头管理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造价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所导致的。当前我国工程的定额就存在着多种形式,由于其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的不同,如全省统一定额和市政统一定额由于其省和市政府两个部门在要求和掌握的尺度上存在着不同,所以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常性和矛盾,从而导致使用单位不知依据哪个定额较好,存在着两难的情况[3]。

(二)计价方式落后,未能全面采用国际通用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

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工程计价方式是工程量清单报价,已有上百年历史,规章制度完善成熟,有效地保证了建设资金合理、节约使用,而我国许多地方仍然按照定额计价方式[4]。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进军国际市场,建设工程全面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已是大势所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工程造价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我国在工程造价领域已经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在实践贯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招投标法在实际中经常被扭曲,议标、串标现象还很严重[5]。因此,加强行业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并与时俱进,关注国际工程造价领域的新动态,争取与国际惯例接轨。

(四)造价行业中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专科或者职业中专毕业生,甚至有些从业人员没有学历,虽然衡量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不能单凭学历。但从专业角度来看,正规高等院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毕业生总量不多,还有一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由完全不相干的专业领域跨界到现在的工作岗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很稀缺,这样的人员结构严重影响了造价行业的发展和造价管理理念的进步。

三、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对策性思考

(一)建立一套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1)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同时加强改管理机构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强化宏观调控的能力,建立并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与办法,加快规范建筑市场的相应法律法规建设,从而使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的维护。

(2)要理清各个工程造价管理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各部门定期的协调联系制度,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和指标能够更好地衔接、配套。工作重点放到制定有关法规、政策,搞好协调,理顺关系,提供信息服务上。

(二)要改革现行的工程计价方式,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1)加强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本身的认识。工程量清单计价也是一种计价模式,其是为了有效的控制工程价格的管理制度改革而产生的,所以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行后,则需要与其相适应的一种新的造价管理模式与其相适应,从而保证改革工作得以继续下去,这就需要造价管理部门在工作中进行不断的创新,及时改变观念。

(2)建立、健全同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适应套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施必须有特定而明确的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方法与之相匹配。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执行后就应该有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与新计价办法相配合,从而在实施招投标所确定的工程合同价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合同管理措施。

(3)加建设单位或相应企业自主报价的能力。要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其关键就是企业的自主报价。这就需要施工企业要形成符合自身的企业定额,从而使综合单价的制定不再沿用定额计价模式,而是建立企业定额体系。

(三)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的各项法制、法规。总体上看,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相继实施,中国建筑市场将呈现规范化、法制化的特点。然而法律仅是在宏观层面来规范造价工作,由于其特有的局限性,要对工程造价的各方面都作出详细的规定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工程造价管理自身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争取和国际惯例接轨。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变化,我们更多的参与到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建筑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也是一种趋势或必然,开拓国际市场就要同国际惯例进行全面接轨。在充满竞争与不可捉摸的复杂国际市场竞争面前,我们只有熟知国际惯例、法规以及标准等,才有可能进入国际市场,并遵守国际法和受到国际法律的保护[6]。

(四)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以培养高素质造价工程师。

工程施工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要着力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造价工程师,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配备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在施工阶段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为我国承包商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在每一个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关系企业的生存。要顺利的搞好工程造价工作,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要求企业全员加强认识、共同参与和支持造价工作,更需要造价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精益求精,以便把该项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帆.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影响[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01:98-99.

[2]王兰红.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274.

[3]吴国训.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及存在问题[J]. 科技广场(管理科学),2006,12:30-31.

[4]章建华.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探讨[J]. 中国矿山工程,2004,06:44-46.

[5]谢燕春.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4:86-87.

[6]卢健. 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410.

上一篇:浅谈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工期控制 下一篇:露天采矿设备更新对采矿技术提高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