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8”城市绿色旅游圈移动式旅馆规划设想

时间:2022-09-26 01:40:27

武汉”1+8”城市绿色旅游圈移动式旅馆规划设想

摘要:武汉“1+8”城市旅游圈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理念之上,需要进行科学规划,打造绿色环保型旅游圈建设,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移动式旅馆作为一种全新旅游方式的构想,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节约,对个体贴心周到的服务,自身所配置的简洁服务流程以及切实可行的技术流程,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武汉;1+8城市圈;绿色旅游;移动式旅馆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武汉“1+8”城市圈是国家为推进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批准建立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并作为全国旅游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湖北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移动式旅馆规划设想是在打造建设武汉“1+8”城市绿色旅游圈,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下所提出的设想,意在突破传统营造旅馆、酒店的涉及范畴,系统地关心自然环境并显示出经济效益和服务深度,节约资源、注重环境保护,探寻未来旅游方式的可能性。

一、武汉“1+8”城市绿色旅游圈概况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及其周边100公里范围以内的8个城市(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简称称“1+8")。圈域占全省31.2%的土地和51.6%的人口,GDP、地方财政收入均占全省的70%以上。[1]城市密集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圈域,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发展对整个经济圈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旅游圈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的,由中心旅游城市与区域腹地相互作用形成的空间地域系统。2008年12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旅游局签订了《湖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强调将把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旅游业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田。[2]武汉“1+8”城市旅游圈资源丰富,集中了大量的优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一些个体资源具有较高的人文旅游价值。9个城市中有武汉、钟祥、鄂州、咸宁(赤壁)、孝感5个城市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其中武汉、钟祥还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钟祥明显陵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圈域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4A级及以上景区达27处,可谓自然景观山水组合良好,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二者兼备。武汉“1+8”城市绿色旅游圈应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主导,首要认识到旅游发展对环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绿色旅游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人地和谐相处的思想,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需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提高环保意识。

二、移动式旅馆相关概念

“移动式旅馆”英文为Mobile Hotel(简称:Mo.Tel),Mo.Tel出自英国考文垂大学交通工具设计专业09届硕士研究生罗布・米灵顿之手。[3]设计理念源于Thelconic Airslream房车,这种传统的房车会让人感觉到枯燥乏味且没有生气,在追求个性化和绿色环保的理念下设计一种与众不同、具有独特亮点的、充满魅力的车型吸引更多的人来体验房车生活,并衍生设计出一间安在车轮上的旅馆客房,让人们一踏入这间客房就感觉已置身于高品质生活之中。

移动式旅馆内部设置不亚于高档公寓房间的设置,全车均采用高品质材料制造而成,装饰和家居设置都非常现代化。空间设计结构紧凑、功能齐全,能够满足日常家居生活中的全部需求。比如:摆放在客厅的沙发可拼凑成临时床铺供乘车者休息,精心设计的折叠餐桌和座椅可根据需要收放,折叠座椅能变换多种姿势,使车内生活极其惬意。

三、移动式旅馆规划构想

1995年,拉塞尔(Russell)等人对绿色生态旅游的住宿设施提出定义性说明,认为其应该是:一种符合生态原则和理念的,依托自然的旅游住宿设施。指出生态旅游住宿设施的经营理念必须与生态敏感的程度密切结合。并认为“绿色生态旅游住宿设施必须符合环境道德准则,传统的旅游建筑设施必须加以改进,必须采用对环境低影响的方式进行设计才能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4]移动式旅馆的构想源自于对环境、资源、人类自身的深切关注,正好体现出了绿色生态旅游住宿设施的要求,构想打破传统思想意义中的旅游形式和行为,倡导一种经济高效的旅游理念。所追求的是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并重,以一个宏观的视野将新旅游方式和旅游建筑进行科学建构,达到经济效益和自然资源的长远发展。

保证了,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行为。旅馆设备组成和运行流程简便、灵活,在旅游产业建设中更能与其他设施相结合,体现出社会经济效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效益、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

1、移动式旅馆的服务流程及特点。移动式旅馆以交通运输业为发展基础,结合景区、旅游公司、交管和旅游管理相关部门形成一种综合新型的旅游方式。给旅客提供比传统旅游方式更便利、更舒适、更安全、更优越的服务体验。其服务流程:

(1)旅馆在接受预订后,由机动车头拖着移动客房(即车厢)到机场(火车站或码头)接待站点等候。旅客到达后便直接进入预订的移动客房(即车厢),准备开往旅游目的地景区服务站。这一流程就有效地减少了复杂的交通转换程序,缓解旅客不必要的旅途劳顿,而把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旅游目的地游览上。

(2)在旅游线路的行程中由机动车头向移动客房(车厢)提供能源通信及服务。

(3)到达景区服务站,移动客房(车厢)与机动车头分离,与景区服务站连接。由服务站为其提供能源、餐饮、娱乐、通信、医疗设施及导游服务、客房服务等。

(4)车头可进行循环服务,投入到其他的移动客房运输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使用率。

移动式旅馆可使景区服务站不再需要重复建设宾馆和客房,将景区建设用地减少到最低限度,能够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自然资源,有效节省能源损耗,减少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损耗,真正实现绿色旅游。

2、移动式旅游宾馆的组成设施。(1)1+8城市旅游圈各景点。(2)在旅游景区设置中心服务站(约100-200公里一座)。(3)机动车头(环保型电动)。(4)移动客房(车厢)。(5)旅游线各线点之间的安全保障,保证旅游安全及服务。

3、移动客房的内部构造。移动客房的设计可设计为双层,可提高经济效益,利用上下两层走道和休息区所需高度的不同来降低整个车厢高度。走道高,休息区低,满足不同区域对空问功能的不同要求,同时降低整个车厢的重心,也提高了行驶中的安全性能。

4、移动客房的分类及特点。可采用多样化的客房服务:单体使用,标间;团体使用,多人间,受车厢内部空问限制,采用可折叠式床;独立使用,豪华套间。

5、移动式旅馆的安全保障。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建立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机制;为保证1+8城市旅游圈线路的安全,还可配备直升飞机在空中巡视,以便随时监测汇报和处理旅行线路上的意外突发事件。体现了这一构想对旅游安全性的重视,同时也适用于景区环境保护,气象观测以及对景区的开发研究等。

四、移动式旅馆的前景

武汉“1+8”城市旅游圈作为全国旅游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域,奉行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各个景区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当人民收入增加,自然与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旅游者与旅游地人民之间的沟通得以实现,旅游业也需要实行更严格的环境管理标准。武汉“1+8”城市旅游圈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理念之下,需要进行科学规划,打造绿色环保型旅游圈建设,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一般来说,城市对旅游人流的接待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它考虑了旅游人流全年时间分布不均等因素,弹性不大。而黄金周期间的巨大人流量基本达到或超过了各城市单位时间接待能力的极值,各大旅游城市的住房出租率都接近或者超过了饱和程度。[5]若因为黄金周峰值情况下城市接待能力不足而增建旅馆等固定设施,扩大接待能力,势必在平时形成接待能力的闲置,形成巨大的浪费。移动式旅游宾馆还可以用于解决黄金周景区及城市接待能力不足等问题,起到缓解旅游峰值住宿接待的目的。

移动式旅馆的构想,虽然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直接借鉴的模式和建成项目,但这一全新旅游方式,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节约,对个体贴心周到的服务,自身所配置的简洁服务流程以及切实可行的技术流程,都使它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前期规划上,可先期进行五年规划,采用试点逐步推广形成规模,在试点和推广的基础上用十年发展形成一个整体项目。就武汉城市旅游圈本身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圈的旅游协作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完善旅游规划,健全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共同营造武汉城市旅游圈绿色健康发展。

[1] 叶亮军. 武汉“1+8”城市圈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经济论坛,2009(4) :67―69.

[2] 新华社,武汉将成全国旅游改革“试验田”[D].武汉晚报,2008-12-11(2).

[3] E Sirakaya,Mclellan RW.Modeling tour operations voluntary compliance with ecotourism principles:a behavioral approsch[J].Journal of teavel Research,1998,36(3):42-55.

[4] K.lindheIg,Hawking.Ecotourlsm:A Guide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North Bennindon,VT:The Ecotoeristm Society,1993.

[5] 张亚轩,张弘.可变青年旅馆―为黄金周旅游人口提供服务设施的新思路[J].规划师,2002(8):48-50.

上一篇:试论水利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探讨 下一篇:园林设计与现代构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