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育

时间:2022-09-26 01:17:50

浅论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育

【摘 要】 文章认为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友善价值观培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友善价值观现状,进行了相关培育路径的探究。

【关键词】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路径

友善是人类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美德,它不仅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更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品质。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大任,其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友善价值观培育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一、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友善是一个人能够成功、成才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既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也是一切道德修养的起点。大学生只有真正做到友善,才能适应社会,更好地朝着健康、全面、和谐的方向成长和发展。

1、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要求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司马迁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1]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德”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品质。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道德保驾护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敏锐的感知自己的情感,感知他人的情感体验。友善是一项重要的道德品质,友善价值观是一个人能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素,加强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对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和顺利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客观要求

众多的调查数据和大量事例显示,大学生思想活跃,但由于心理发展并未成熟,心理素质比较脆弱,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的健康概念不仅指身体没有疾病的侵扰,还包括心理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大学生完成学业,成功步入社会并适应社会的保障。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经过友善这种优良传统美德的熏陶和润泽,能够帮助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有利于他们培养健康向上,积极进取。不仅如此,友善还能通过调节大学生的情绪,使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客观要求

“人就像一粒种子,健康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2]大学生除了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之外,还要不断培养健全的人格。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逐步走入社会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大学生身心发展和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对大学生人格的重组、发展、完善健全有着决定作用。加强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有助于大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有利于塑造个人的良好性格,提高面对困境和磨难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转型,受到多元文化和思想的冲击,现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出现偏差,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能够遵循道德规范以至于出现了许多不友善的行为。大学生的不友善行为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淡薄、环保意识不强、人际关系冷漠、言行举止失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亟需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正视。

1、社会责任淡薄

大学生社会责任淡薄是大学生对社会不友善的表现。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而又具有较强独立意识、自主意识的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权利意识和功利意识得到了强化,一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感明显淡化。他们漠视自己的责任,而对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出一种淡化,不愿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部分大学生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人利益,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而有些大学生对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采取回避、冷漠的态度。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生活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规章,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2、环保意识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资源能源匮乏、自然灾害的频发等生态灾害和危机,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人类对自然的不友善造成的。如今,环境保护成为了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而作为当代社会青年中佼佼者的大学生们又是否关心这一问题,他们环保意识又如何呢?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不强,环保意识止于环保认知,缺乏实际的行动。他们缺乏对有关人与环境之间关系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的理解,不能够认识到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危机。走在校园中,乱丢垃圾、浪费资源、破坏公物等不良现象还是时常可见。大学生的这些表现让我们对大学生的素养产生了质疑。

3、人际关系冷漠

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如今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都存在着各种人际关系问题,出现社会关系冷漠、与同学关系紧张、对师长缺乏善意等现象。有一些学生和同学、舍友的关系紧张。紧张的人际关系往往导致一些极端事件的产生,如复旦研究生林森浩与舍友关系紧张,因琐事怀恨在心在饮水机中投毒,杀害了其舍友黄洋。许多大学生和家人的关系也存在问题,很少一部分人会主动给家人打电话问候。主动与父母联系表面上看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反映的是子女对父母的一份心意,主动联系表达的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牵挂、关心,也是一份孝义。“孝”就是一种对家人的爱和友善。现实中,在师生关系上,高校大学生普遍做到了尊敬师长,但仍有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做不到这一点,还有待加强。

4、言行举止失范

人们印象中的大学生本该是“语言文明、知书达礼、举止得当、品德高尚”的,但现实中其实不然。如今不少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呈现出相互矛盾的状态,出现不少行为举止不检点的现象。绝大多数大学生都知道明礼诚信、团结友善、遵纪守法、爱护公物等基本社会道德规范。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如此,考试作弊、不遵守课堂纪律、随地吐痰、公共场合说脏话、不爱惜公物、利用网络散播谣言发泄私欲等行为频现,所有这些,与人们想象中的大学生等天之骄子的形象大相径庭,相去甚远,也与社会主义道德格格不入。这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人的个人修养问题,长此以往就会让他们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三、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主要路径

1、充分发挥社会的舆论引领功能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舆论对不友善的行为和言论进行严厉批判。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但是由于价值观念还未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舆论的影响,使得友善意识变的淡薄,形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不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积德行善、助人为乐的美德。

培育大学生的友善价值观,一定要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在当前思想多样、价值多元的背景下,舆论引领手段必不可少。社会各界应该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靠一切可能的社会力量,倡导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友善风尚,净化社会风气,达到社会成员间利益驱动的一致。这就需要统一思想,适时利用大众传媒来传播社会正能量,强化友善价值观教育,向大学生灌输友善的观念与意识,努力培育其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2、切实增强学校的宣传教育功能

切实增强学校的培育功能首先就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灌输。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立足于课堂教学灌输告诉学生什么是友善价值观、怎样在生活中践行友善价值观等知识,可以使学生在正确认识友善价值观的同时受到教师个人友善价值观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而,大学生友善价值观不只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理论灌输就能够培养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真知。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育也是如此。单一的理论传授是片面的,只有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的实践活动当中,才能真正了解友善价值观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友善价值观。

3、努力提升家庭的榜样示范功能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中处于基础地位。家长是孩子的人生道路的领路人,他们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的教育与言行是孩子每个阶段的良好导师[3]。父母的榜样示范对子女友善观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感染力,他们的道德素质、知识水平、语言习惯和为人处事方式等可能为自己的子女所效仿,并被其子女逐渐内化成为他们的价值意识和行为习惯。

具体而言,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善待老人、亲友、子女,说话和气,遇事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在处理内部成员关系时,能够做到夫妻恩爱、父母慈祥、子女孝顺、兄弟姐们之间谦让友爱。在邻里相交时,能够做到和睦互助。在与他人相交时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友善相待。给当代大学生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友善观的形成。

4、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我教育功能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所在。大学生在自我教育时要准确把握友善的具体内涵、自觉进行友善的行为实践。

首先,要深入理解友善价值观的内涵。只有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全面、精准地理解友善价值观的实质与内核,并以此为标准和指导,才能有效地抵御各种不良因素和风气的侵袭,为自己友善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形成对友善价值观的认同。对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在社会交往中应该心存善念,但是由于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他们对一些友善的行为却不能完全认同。例如,帮扶老人、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等行为,人人都知道这些是友善的表现,但是在现实中更多的人担心会对自身带来不便或一定的损害,所以即使存善念,也不愿意付出行动。再次,要将友善价值观付诸于实际行动当中。任何一项价值观的形成都无法离开社会的实践而孤立存在,因而对大学生的友善价值观培育,也应该在学生与社会之中进行有效的自我锻炼,从而加强自身修养,坚定自身意志。

【注 释】

[1] 资治通鉴(新注本),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2]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第四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

[3] [美]沃纳・塞弗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2000.246.

上一篇:论闻一多诗歌创作与翻译实践的互动 下一篇: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