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时间:2022-09-26 12:39:32

主体性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摘 要:人的主体性与创新意识有密切的联系,以主体性的视角研究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自主性发展的良好环境,改革评价体系,鼓励自主创新,不断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主体性;大学生;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19-02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自主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未来的生力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意识已成为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如何进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发展人就要发展人的本质属性。以主体性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教育、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一、主体性和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是在人作为活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体现的,具体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基本特征。首先,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是主体性的首要表现。人的自主性是指主体在主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自己主宰自己的本质力量,自己选择客体以及发展方向,体现着主体对自身及客体的支配权。“主体性本质上是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呈现的能动性”。其次,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对客体发挥作用和影响,而不是消极、被动地认识和实践。如果说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要素的占有和支配,那么能动性就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能动改造。再次,主体性表现在主体的创造性。创造性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正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使人成为活动主体,且与动物分离开来,也正是有了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才显现得越来越强。

对于创新意识,在相关资料中尚无完全统一的说法。综合各种表述,创新意识有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的含义,是心理上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推动力。有着求真求知的主动意识、追求新异事物和真知灼见的强烈欲望,大胆质疑、标新立异的思想观念,不满现状、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与创新思维比较,创新性思维的本质在于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而创新意识作为内在的驱动力,更多地处于感性阶段。另外,创新意识是引起创新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人的主体性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在分析创新意识和主体性两者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意识和主体性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 确立主体地位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人的发展必须先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人的主体地位也是在主体性发挥过程中呈现。”对于形成创新意识,确立主体地位是一个重要前提。当人们用已有的方法和手段仍无法使心理恢复平衡时,就可能寻找新的方法和手段或革新旧的方法和手段,这种意识就是创新需要的意识,即“问题意识”。它是创新的最初动因和原动力。岳晓东教授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中指出,当前学生创新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障碍是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动力化。特别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思维标准化的情况更加严重,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起到功能固着、权威迷信、思维惰性等负面影响。主体地位的确立,才能保障主体权利的实施,也才能保障主体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确定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主体性的发展,为形成创新意识提供基础。

2. 形成主体意识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包括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只有当他能够自主活动并意识到自己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时,他才最终成为主体。只有在这时,他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并不断学会按照自我的意愿,同时也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设计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造福社会和人类,将自我变成真正的实践主体。主体意识越强,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越大,从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内涵来看,没有主体意识,是不可能产生满足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也不可能产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意识、发表独特见解的意识。

3. 人的主体性发展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性发展好的人,就会做自己发展的主人,就会主动地发展自己。正是在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人对自身逐渐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且进行自我改造;也是在主体性发展的历程中,人能动地适应、改造外在客观世界,而不是被动地受外在世界的支配。主体性的发展过程,就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外在世界的改造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突破的过程。主体性发展得好,就会主动关心自身、社会、外在世界的发展,关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心问题的解决,发扬对出现的各种现象质疑的精神,并产生解决困难的内在动力,这也正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形成。

4. 创新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高度体现

创新意识作为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是与创新有关的一切思维与活动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实质就是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人的主体性具有一些比较稳定的外在表现,如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创新性等,对学生来说,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一种创新,正是他们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的结果,也是他们主体性发展的体现。主体性的这些外在表现,与创新意识的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认为创新意识是主体性的体现。“创新是人对已有认识和实践的超越和突破,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也是人之所以能发挥创造效应的深层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项报告曾明确指出,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正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体现出创新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产物,是主体性发展的高度体现。

三、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以主体性的视角推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但需要形成一种以人为本、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理念,更需要在教学方法、校园环境、培养平台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

要摆脱传统教育的弊端,首先必须确立主体性教育理念,明确教师与学生同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双边主体。“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同为教育过程的双边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两个不同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这两个过程的主体。在第一阶段中,教育者为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及知识要素属于教育者实践和认识的客体;在第二阶段中,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和知识要素属于教育者学习的客体。在双边主体的教育理念下,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发挥和发展教师的主体性,给教师更大的自,在遵循教育目的和遵守教育法规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来设计、规范教学,自主选择教材、教法、教学组织形式。

同时必须认识到教育的实质在于建构学习主体,授人以渔。特别在大学阶段的教育,要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通过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主体性的途径,实现教育过程成为建构学习主体过程,同时通过建构学习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2. 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主体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

要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就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自主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具体要从管理、校园氛围等方面入手,改变传统教育中束缚主体性发展的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并保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专业转换,大力开展选修制、辅修制、导师制,不断减轻学业负担,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学术氛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钻研,从传统的继承性学习转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依靠学生、服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

3.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差距可以看到,发达国家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究其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无关系。如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也采用讲授法,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掌握新的知识。讨论课上学生与教授一起,就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授只在其中起引导协调的作用。正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碰撞、整合,极大调动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主动思考课程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重视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结合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如社科类课程可以通过搞调查、写论文、演讲、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研究的方法,数理类基础课宜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教给学生推理方式和逻辑思维的方法。

4. 改革评价体系,鼓励自主创新而教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和反馈等重要功能。长期以来,高校评价普遍都是期末考试定结果,教师为考试而教,不顾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育评价不但要完善评价的内容,而且要完善评价过程及方式。首先,在评价内容上,不能只注重学业成绩,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在评价过程中,必须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再次,在评价模式上,不但需要教师的评价,更需要自主评价。只有对自己的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善于分析自己活动的人,才能称得上一个有主体性的、会独立自主的人。

5. 打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

通过完善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强化图变创新的意识。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做好对实践教学的保障工作,完善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开放式实训室,注重实践教学与自主探索相结合,重点放在研究方法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上;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在动手动脑的科研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特别是加强学生中学习型社团的培育,让学生在社团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培训、自我发展,以此为平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比赛;还可以推广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师的“教”转变为强调学生的“学”,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陈德.主体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12).

[3]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吴定初,唐安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人的主体性提升[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

[5]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6]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上一篇:践行“学讲计划”提高思品课教学效率的研究 下一篇:例谈英语绘本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