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实际 有方向 抓细节

时间:2022-09-26 12:24:54

摘 要:所谓教育,就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教书是过程,育人是宗旨。一个人要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而他们健全人格的塑造关键在于学校的德育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要遵循“重实际、有方向、抓细节”的原则,具体落实开学初学生的养成教育;德育工作的目标、计划;德育的课程渗透,将德育具体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工程,要做好它,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一代又一代的艰辛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型合格人才,塑造一代创新人才。

关键词:德育;细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227-01

所谓教育,就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教书是过程,育人才是宗旨。这就从根本上体现了德育工作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一个人要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而他们健全人格的塑造关键在于学校的德育教育。人的一切正确思想都是来源于客观实际,来源于社会实践。对一事物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往往建立在付出重大代价之后才能获得。马克思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 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我认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社会的实际来制定切实有效地德育计划,开展恰当可行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受到成长所需的德育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因此,要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的重要位置,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坚持以德育创新为动力,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班级管理为突破口,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平台,建立健全德育评价机制。一所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要遵从“重实际,有方向,抓细节”的原则去落实和执行,下面是我从三个方面将自己在德语工作重的一些感悟,跟大家交流、分享。

一、注重开学初学生的养成教育

注重开学初学生的养成教育,这是德育工作的起点。“良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应该说我们都有这种体会――每每假期过后,学生返校回来,无论班风、学风总感觉乱乱的。很多学生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特别是中年级的小学生许多好习惯还没有养成,自我约束能力差。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们学校、教师千万不要急于自己的教学工作,首先得对学生的养成习惯进行加强。习惯形成了,行动自然就跟上了。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我们抓住假期开学初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从基础小事抓起,开展礼仪规范教育、上课、作业规范教育、课间规范教育、路队规范教育等活动,让孩子尽快从假期中走出来,做到收心归位,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一是礼仪规范教育。要求做到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坚持佩戴红领巾。做到向老师、长辈行鞠躬礼。日常往来交际用语要得体。二是上课、作业规范教育。上课:要做好课前准备,书籍、文具等摆放在课桌前右角上。作业:学生要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作业时要独立思考,不抄袭,不拖拉、认真对待,字要写得端正、清楚。发现错误及时订正。对教师规定的口头、书面、操作实习等课内外作业都应重视,并按时完成。三是课间规范教育。课间活动时不在楼梯、走廊、过道间奔跑、追逐、打闹和游戏。在楼梯、走廊、过道上行走时,应礼貌让路,不得抢先、拥挤,靠右慢走讲秩序。四是路队规范教育。学生的路队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密切相关,上午课间的上操路队,每天的放学,集会活动的路队等等,要求做到“快、静、齐”,各个环节中又进行具体要求。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达到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德育工作要有目标、计划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包括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计划也分笼统计划和具体计划。我们习惯于把德育片面理解为对学生的单纯看管,从“管”字出发,置学生于老师的控制之下,单方面地给学生灌输道理,甚至以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学生施加压力,迫使学生就范。有的定下许多禁令,左挡右堵以“管”人代替“育”人,要求学生完全听命于老师的安排和灌输。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方面面,我们不能一时就面面俱到。根据实际情况,如根据时间推移、季节变化、突发事件等制定一些长远的、阶段性的、短期的德育目标。如:我班在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完成的大目标就是学生的环保教育,通过开展征文比赛、手抄报、学生集言、黑板报等活动,使学生真正树立了时代所需的环保意识及环保行动。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我班针对各地各校所发生的安全事故,结合我县、我校、我班的具体情况,把安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头戏、班级工作的重头戏。班级组建了安全督导员,开展了多次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开展了防震减灾、火灾等安全演练,利用晨会、班会课、班刊等对学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安全知识教育。

三、落实德育的课程渗透,将德育具体化

德育教育是课堂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小学课堂教学,是人们接受正规教育教学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思想品德教育传输的主要渠道。那如何在合理化的在小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呢?其一,针对学生的特点,寻找渗透德育教育的最佳点;其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其三,德育教育的渗透要尽量做到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的统一;其四,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其五,小学教师要身体力行,发扬榜样和示范作用。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题教育、主题班会,进行德育的强化教育。同时,通过在各学科的常规教学过程中,细化对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引导,真正做到将德育工作深入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工程,它能反映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要做好它,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一代又一代的艰辛努力,也只有做好它,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学校和班级,才能追求到理想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型合格人才,塑造一代创新人才,为构建平安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推进社会和谐。

上一篇:高中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下一篇:怎样提高学生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