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伏三:技术壁垒障碍重重

时间:2022-09-25 11:45:12

埋伏三:技术壁垒障碍重重

在关税壁垒逐步取消的同时,以技术壁垒为主的非关税壁垒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

中国纺织业面临哪些技术壁垒?

2002年以来,中国纺织品遭受到的各种技术壁垒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

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纺织品市场,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美国纺织品进口平均关税约20%,是其所有商品进口平均关税的10倍左右。近年来在国际范围内要求降低关税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也面临着降低关税的压力。为了保护本国的市场,美国也转而开始以技术壁垒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纺织品的进口。它以所谓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为由,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法规),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由于这些强制性技术标准以美国的技术水平为基础,发展中国家往往难以达到。

欧盟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欧盟是我国发展服装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近年来由于技术壁垒的不断加强,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对欧盟的出口增速趋缓,市场呈现萎缩趋势。尽管今年上半年我国对欧盟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但双边贸易额与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生产量和欧盟巨大的市场需求依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在纺织品服装领域,欧盟国家存在着两种技术壁垒:一是针对纺织品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所设置的壁垒,主要指要求企业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及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和声明;另一类壁垒则是由于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影响所引发的,即要求纺织品和服装不能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

近来,中国纺织品实验室有关输欧、日纺织品日晒牢度、甲醛含量、重金属元素镍等项目检测的咨询不断增多,而一些以欧美作为出口目的国的高档服装生产企业应客户要求,在与面料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对面料的色牢度等级、甲醛含量等项目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认为,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迅速发展并呈现全球化趋势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技术壁垒已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了。

中国纺织业面临技术壁垒的特点

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先进的环保技术,通过提高环保要求,以阻碍他国纺织品进入本国市场,既保护了本国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保证了本国同行的竞争优势。纺织服装行业技术壁垒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的特点:1.有关纺织服装产品技术要求的法规严明、项目众多,使得技术壁垒成为纺织服装贸易中新的保护网,对我国服装产品的出口提出种种严格的要求;2.利用高新技术,高灵敏的检测设备,进行精密分析,高标准、严要求,对纺织服装产品的检验手段和要求逐步提高;3.除了对进口服装制定一整套技术标准外,发达国家还将技术壁垒延伸到产品。例如在纺织服装产品包装方面,欧美等国的环保法规中对商品包装材料的易处理性和可回收率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包装材料首先要求的是其安全性,其次是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无害。

目前普遍被采用的纺织品技术标准是欧洲OKO-Tex standard 100,从其最新版2000版的内容看,它主要规定了Ⅰ婴儿类、Ⅱ与皮肤直接接触类、Ⅲ与皮肤无直接接触类、Ⅳ装饰品等四大类纺织制成品中毒害物质的最高限量,包括PH值、甲醛含量、可萃取重金属、农残、氯代苯酚、偶氮染料、过敏染料、抗菌整理、阻燃整理、染色牢度等,即一般称谓的纺织品的安全指标。以上指标为欧盟生态纺织品标签的有效组成部分。尽管如此,生态标签仅仅是欧洲经销商和服装企业自愿遵循的标准,并非政府硬性规定,这不仅是因为其技术水平已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同时也是来源于消费者的压力。到目前为止,作为政府硬性规定的只有德国、荷兰的AZO(禁用致癌芳香胺偶氮染料)及德国的TBT(三丁酸甘油酯,一种经抗菌整理后可能被检出的,能被人体汗腺吸收并能引起男性不育或女性男性化的毒质)。但是,发达国家生产企业已有技术保障,消费者也有相应的要求。OKO-Tex Standard 100何时部分或全部项目突然被政府作为硬性规定,或增加其他新的指标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企业突破技术壁垒有无良方?

虽然我国纺织行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整体科技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设备落后、技术薄弱导致纺织服装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高档次的产品过少,许多厂商仍停留在偏重服装款式设计的层面上,在质量、安全等方面则考虑不多。2003年我国出口的纺织品服装总值位于机电产品之后,是我国的第二大出口产品,但其中高档产品的比重不足20%。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依然未能摆脱以量取胜的现状。随着全球质量水平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纺织服装出口产品的技术性门槛随之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面临着冲击。要发展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尽快适应出口对象国在贸易中的技术标准要求,实现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突破技术壁垒,将出口贸易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粗放型或集约型转变为知识生态型,提高资源和知识利用效率,使纺织服装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和高生态型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纺织服装产品的技术标准制定工作,纺织服装行业的技术标准不断完善,对纺织服装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已经拥有了与国际接轨生态纺织品标准:《生态纺织品》HJBZ30―2000标准,这是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品技术标准中要求比较严格的标准之一。该标准对纺织服装产品提出了以下要求: (1)产品不经过有氯漂白处理;(2)产品不得进行防霉蛀和阻燃整理;(3)产品中不得添加五氯苯酚和四氯苯酚;(4)产品中不得有霉味、汽油味及有毒的芳香胺气味; (5)产品不得使用可分解为有毒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可致癌染料和可能引起过敏的染料;(6)产品中甲醛、可提取重金属含量、浸出液PH值、色牢度及杀虫剂残留量应符合0K0―100标准。

另外,为了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阻碍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因素,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发起组建了“中国流行面料”系统工程。其核心内容是组织部分优势纺织企业,用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引导产品开发,用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纺织品商业标准指导生产和贸易整体推进“中国流行面料”相关企业的产品开发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高档面料精品形象。“中国流行面料”系统工程已经从多方面开始工作,其主要措施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纺织品商业标准;建立“中国流行面料”产品检测网络;整体提高“中国流行面料”相关企业的标准和检测水平,为企业提供标准和检测技术培训,帮助企业建立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企业内部实验室;用“中国流行面料”品牌认证国产面料精品。这些工作将整体提高我国纺织行业的标准和检测水平,为行业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做出贡献。

总之,在现阶段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技术壁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但是技术标准的建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球的消费者对高质量的纺织服装产品的消费趋向。因此面对越来越高的技术壁垒门槛,中国纺织服装工业要想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主动地顺应国际市场发展的趋势,调整发展方向,注重技术创新,突破技术壁垒,使我国真正从纺织大国变为纺织强国。

上一篇:中美纺织关系:依存度高 下一篇:埋伏二:SA8000将“门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