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对比分析

时间:2022-09-25 11:18:37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对比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采取的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但这种工程造价管理随着社会经济力量的不断提升,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本文将就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发展情况展开论述,进一步探讨分析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工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is to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model, but the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with the improving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 it has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process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of relevant development discussed, and further analyzes process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and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contrast.

Keywords: project cost ,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otal life cycle 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建国初期所引进的前苏联传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与现代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西方已经被广泛应用,其优越性符合了时代的进步,并且被世界银行等金融组织极力推荐。我国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将会被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取代,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内容

(一)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指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的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包括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合同价、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六个阶段。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地确定造价和有效的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的经营效果。而为此要从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始,采取“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方针。其核心是采取“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方针,即:一是“造价本身要合理”是指在工程造价确定方面努力实现科学合理;二是“实际造价不超概算”是指要开展科学的工程造价控制。

(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不足

1、管理层的决策依据不合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造价考虑比较狭窄,通常表现为在设施移交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都不予以考虑。在多年的设施运营与维护的经验积累中,可以发现在设施未来的运营与维护成本往往会比设施本身的工程造价要高,因此,在考虑工程造价的同时必须把设施未来的运营成本与维护成本考虑上,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生命周期里的成本。

2、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与国际脱轨。工程造价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决策与设计,但是恰恰这个阶段的有效管理在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并没有得到重视。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只在乎施工阶段,此做法为静态的造价方法,监理工程师没有在决策与设计的环节上充分考虑,这样最后的结果就是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和工程施工的质量、速度等方面的不稳定。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内容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可审计跟踪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

(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

1、工程考虑范围广泛。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考虑时间比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要长,其主要把考虑的范围延伸至整个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可以充分考虑成本问题。

2、设计方案更合理。拥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思想的设计者会从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考虑出发,对工程的运营、维护、施工等方面的成本会考虑周全,对施工前的设计与材料的选购成本都有着比较全面的目标。

3、环保意识较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最突出的优越性就是会从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工程成本问题,这样做的一个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当设计者从全生命周期来考虑工程造价与成本问题时,会在各环节中注重合理的、环保的、节能的方式与设计,对于施工中可能会出现污染的环节会更加留意与避免。因此,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提高了社会效益。

三、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

(一)决策合理性的对比

我们知道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注重的环节是工程的建筑部分,但面对工程后的运营与维护环节,此管理模式就算有考虑也是比较粗略的。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考虑的是整个工程的前前后后,包括工程建设部分和工程后的运营与维护成本。从长远来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模式对降低工程的成本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

(二)设计优化的对比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往往把目标锁定在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阶段与工程结算这四个环节上,对工程后的运营与维护成本处于疏忽状态,这样的管理思想难以达到优化工程设计的最初目的。但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能够令设计者在最初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到最后的运用与维护阶段都能很好地考虑周全,对工程设计与材料选择更为科学合理,能达到最初的工程优化目的。

(三)工程时间的对比

运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会把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分开来考虑,即是工程进行到哪一个环节才去进行考虑。这样的考虑方式不但不科学,而且会对工程的施工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拖延,断分的工程考虑很容易造成工程的信息中断与传递困难,对日后的运营与维护也会带来不便。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从工作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考虑,工程的每一个步骤环节都不会被疏忽,都被纳入考虑范围内,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工程的顺畅与有效控制。两者的最主要不同在于其思想的范围与跨度,后者显然比前者要科学、合理、先进,因此,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业更符合当今的工程造价管理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目前时代的要求,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会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是因为其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合理性。我国只有引进先进的造价管理模式再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造,这样才能建立符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道路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董士波,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J],经济师,2003(12)

[2]陈建,试论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66)

[3] 钱闪光, 李云,全过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对比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0,22(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基于灰色层次分析的供电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调频串联谐振试验装置在XLPE电缆线路试验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