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借阅管理分析

时间:2022-09-25 10:40:35

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借阅管理分析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图书的借阅方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互联网的连通性使得图书借阅路径趋向多元化发展,因此,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借阅管理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主要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借阅特点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图书借阅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借阅;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书馆的借阅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由于互联网具备的数字化、信息化、多元化等特性,使得互联网为图书借阅的工作管理带来了更多的实践路径和方法。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借阅特点

第一,全新化的借阅管理理念。借阅管理服务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基础性内容,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为借阅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比如,开发和开放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大图书馆观等全新理念开始渗透到图书借阅管理工作当中来。在这种全新理念的推动下,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第二,数字化的借阅管理工作内容。传统的借阅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借阅信息笔写记录工作,以及对图书分类进行人工的管理。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借阅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图书管理,则完全更新了自身的管理模式,在当下的图书借阅管理中,通过互联网将图书信息进行数字化录入后面向全社进行公开,与此同时能够对图书信息进行高效的数字化存储;第三,借阅方法的多样性。无论是图书借阅者还是图书借阅的管理人员均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兴媒介,进行网上咨询、图书信息检索、电子邮件、目录查询等图书借阅的相关活动;第四,多元化的借阅对象。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借阅对象由以往的学生、教师及专业性查询人员向更广阔的社会人员对象转变,任何互联网使用者都可通过该媒介享受到图书借阅的有关服务。这位图书借阅者带来了快捷服务,却也增加了图书借阅管理的难度。

二、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借阅管理

(一)建立网络借阅平台,完善文献管理

在当前图书馆的借阅管理工作中,图书管理已经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发生了巨大转变。首先,大多数图书馆都进行了网络借阅平台的建立,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会将图书馆所有文献信息都进行数据库的录入工作,使得图书信息能够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存储。比如,在图书馆的新书到位后,管理人员必须先将图书信息完全输入到图书馆数据库中,通过对图书信息名称、作者、科目等关键性包含内容的标记开展图书数字化存储工作;然后,在互联网背景下,使得图书馆数据库与多媒体网络进行链接,以便图书借阅者进行图书信息的检索和查阅。例如,通过网络平台的建立,能够使图书馆的书籍得到最大效用地利用,也使图书馆的借阅群体呈几何倍数的增长,避免出现图书馆书籍资源闲置浪费现象的出现;最后,由于网络平台和图书馆书籍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使得各个图书馆的借阅管理工作都能够通过网络进行高效地链接。针对一些本馆书籍稀缺紧张的状况,借阅者和图书馆管理人员能够通过互联网的联立,对馆外相关联的其他图书馆进行书籍检索查阅,旨在为借阅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借阅管理服务。例如,以杭州高教园区图书馆的借阅管理为例,在这座园区内坐落着数十所高校,各大高校之间的校园图书馆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各自图书馆数据库之间的相互联立,使得高校学生和教师能够通过高校图书资源共享的模式,享受所需书籍的搜索和借阅服务。

(二)创新借阅形式

一方面,强化检索功能。从当前的图书信息检索功能来看,图书借阅者往往通过目录检索的方式来进行所需内容的书籍查找,然而在一些较为专业或者借阅者所需内容的书籍题目过于生僻时,通过目录或者书籍名称检索的方法就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馆数据库检索功能进行强化。例如,网络图书馆的运用,CALIS系统就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图书馆运行系统,它与国人的书籍检索习惯较为契合,因此,图书馆在进行书籍文献资料的系统构建时,可对其进行参照设计,从而提高检索效率;另一方面,需要专业的图书借阅管理人员进行工作服务。这是因为不同于传统的笔录及人工图书管理方式,互联网背景下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网络使用技能,能够对图书馆管理软件进行熟练操作,并未借阅者提供详细的借阅信息咨询服务。例如,对于一些不常见的生僻知识,在借阅者向管理人员进行咨询时,该名工作人员必须能够通过关联书目、关键词、作者等标志性书籍内容要点进行相关书目的检索工作,为借阅信息咨询者提供全面精准的服务。

(三)强化借阅培训

互联网背景下,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无疑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需要对图书馆负责借阅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及知识的强化培训。例如,在高等院校借阅管理服务中常用的Web、RSS、Agent等技术以及数据压缩和安全等技术,这些都需要借阅管理人员加以掌握和应用,这样才能进行更好的借阅工作管理,推动借阅服务的科学化及专业化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图书借阅管理的分析,从而推动图书借阅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好的借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方平.网络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借阅服务创新研究[J].现代交际,2015(4):80.

[2]曾小英,揭平毅.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借阅服务的创新与实践[J].科教导刊, 2016(2):187-188.

[3]乌兰齐力格.“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47-48.

上一篇:成都大学公共选项课“N+1”模式教学效果分析 下一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PLC技术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