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机械制图课程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培养策略

时间:2022-09-25 10:31:05

试论机械制图课程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培养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强对技工学校机械制图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成为提升机械制图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技工学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技工学校机械课程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通过本研究,以期为机械制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关键词:技工学校;机械制图;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目前,各职业院校为增强毕业生的“市场价值”积极采取措施,旨在减小就业压力和人才结构性矛盾的双重压力。本文针对该问题,选取比较典型的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程,通过研究具体的教学实践,作相关的理论思考与探讨。

一、机械制图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策略

1.精简压缩点、线、面投影的内容

正投影理论作为《机械制图》的基础,在向学生讲解的时候,需要将重点定位到正投影法的投影原理及投影规律这两个方面,在讲解点、线、面投影这部分内容是减去理论性强,图解难度大,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的空间定位及度量问题。

2.对立体表面交线部分进行简化

在机械制图课程里,立体表面的交线主要包含着相贯线、截交线两部分。作为制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在实际的机械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是近似画法。所以,可以对教学的内容予以适当的调整,在进行回转体截交线讲授的时候,要重点做好圆柱体截交线画法的讲解,对圆锥体截交线可以只讲解截交线的类型与简略的画法。针对相贯线,以讲解特殊条件的画法为重点。

3.突出机械制图与制图基础部分的重要性

机械制图其基础部分的重点是:组合体画图、看图、零件的表达等,学生进行组合体内容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绘制和阅读专业图,这一学习对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轴测图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全面的认识空间的形体,有效的促进学生空间形象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这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增加一部分徒手勾画空间立体图的练习。

4.尺规仪器绘图的教学

在机械制图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尺规绘图与徒手绘图的技术,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因为徒手绘图能够提高学生对投影关系和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以更好地进行设计思想和创意的表达。

二、科学实施教学,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1.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保证教学实施

“双师型”教师对于技工学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此类型的教师既有着社会工作的经验——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同时又了解生产实际知识、技能,因此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方式和目标,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性和创新型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加大实训室建设,综合利用多方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条件

(1)加快基础实训室建设,保证基础实践教学质量。实训室是学生将学到的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起来的重要实践平台,实训室教学是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过程。技工学校在进行基础实训室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其实用性。我校机械制图课程在建设CAD/CAM实训室的过程中,注重资源的共享,实现了全系不同专业设计与计算机应用有关的实践教学都可在此实训室中进行。

(2)多种途径保障综合实践的顺利开展。综合实践场所在建设时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技工学校很难在短时间内建成规模。因此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来实现综合实践的质量的保证。我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及人才资源,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了实习实训计划,来实现整个系学生的实习任务,实现了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目标。

3.严格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对实践实习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必要的考核和评估是检验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养成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实践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不同要求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技工学校制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评估体系,加强考核,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评价,不但要重视结果评价,更应重视过程评价。

上一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初探 下一篇:高校美术创新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