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凡高的《夜间露天咖啡座》

时间:2022-09-25 09:20:56

浅析凡高的《夜间露天咖啡座》

摘 要:凡高的作品总具有一种火辣的明快,能唤起人们难以抑制的激情。他通过绘画的形式语言使每幅作品像一团团生命幻化的火焰,绚丽灿烂。下面就从绘画形式语言的几个方面来分析他的《夜间露天咖啡座》。

关键词:凡高;色彩;线条;透视,构图;节奏;情感

中图分类号:J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093-01

对20世纪绘画产生重大影响的后印象派画家凡高在短暂的37年的生命里,以火一般的热情,创作了一系列绚丽多彩的油画作品,其中《夜间露天咖啡座》于1888年9月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的小镇阿尔创作的。在阿尔时期是其创作的辉煌时期,在那里他看到一种灿烂,蓬勃的生命本质。这与他巴黎的生活环境大不相同,在这里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创作技法也日益成熟。

从《夜间露天咖啡座》中能看出凡高对色彩的重视,当然这与他的个性与生活磨难分不开的。咖啡座是由桔色、黄色表现的,蓝色的夜空深邃无际,繁星点点,显出夜的静谧与安详。蓝色的冷调子与咖啡座的桔、黄暖色形成对比,使夜晚街道上的咖啡厅在冷落中显出一片温馨,与星空相映又充满浪漫主义情调。虽然凡高用的是粗犷的短笔触,却显得安静有序,充满诗意。这幅画是凡高的写生作品,所表现的色彩是根据其主观需要,从对象中抽取出来表达其情感,因为色彩本身就带有明显的情感因素,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引发某种象征意义。如作品中,煤气灯照耀下的橘黄色的天蓬和黄色墙壁,与蓝色的星空形成同形逆向的对比,黄色具有光亮夺目、旭日东升的色感 ,因而有着光明、希望、高贵等象征,蓝色具有宁静、深邃、寒冷、忧郁、被动等。因此,在画面中凡高似乎暗示着希望与悔恨、梦想与豪放的心态。也显现出他那种繁杂不安的精神状况和病中他对宁静、安详的渴望。而且画面中同种色彩的运用也富有变化,如因明度和纯度不同而增加画面重量感的天空的蓝与都市楼房的蓝。

《夜间露天咖啡座》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通过一条纵线、一条横线、两条对角线来分割画面,将人们的视线聚焦到画面中央,体现画面空间感。此外,画面前景的黄色(暖色或明)与背景的蓝色(冷色或暗)形成了一种暖进冷退、明进暗退的空间感。从近处的咖啡座(实)和远处的天空中的星星(虚),街道近处的鹅卵石与远处的鹅卵石的对比以及天空中星星、画面右边都市楼房窗户上透出的光点的大小也能体现出来。通过这些手段创造出不同层次的空间,体现出凡高敏锐的观察力。

凡高在构图时就为每个对象安排了不同明度的色彩,将画面分成不同的色块,从而塑造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从画中可看出,凡高通过对色块的主观布局来强调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即“黑”的天空、都市楼房、街道来衬托“白”的咖啡馆、咖啡座、星星。以“黑”衬“白”从而确定画面的基调——暗调子,这似乎也在表达他当时的境遇——作品不受人们重视。但他仍然抱有希望,因为他完全忠于对自然的感觉并相信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绘画的忠诚。

在质感上,凡高忠于客观对象,通过色彩,笔触来刻画对象。如黄色的星星、绿色的树、灯光照耀下色彩丰富的鹅卵石铺设的街道、咖啡馆橘色蓝色的门窗运用了交圆形用笔、叉用笔、弧形用笔、横竖用笔表现出对象的质感。凡高运用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理解以及对绘画语言的高度掌握,来表达自然,也显示出他高超的技艺。

在体积和节奏上,首先,凡高通过透视、明暗等手段来表达对象的体积,如门柱、咖啡馆门前的桌椅等。其次,运用色彩的冷暖、点线面和画面的布局来展现节奏。如,咖啡馆的上半部的紫色与下半部的黄色、前景蓝灰色的鹅卵石路面与遮蓬下的橘红色的地面、右边都市楼房与其窗户透出的黄光构成了冷暖的节奏感。画面中多处存在点线面对比,如前景的鹅卵路面,每块鹅卵石为点,路面中的两条分界线为线,分开的区域为面;遮蓬下的桌椅为点,桌子又排成了线,桌面与橘红色的地面为面;画面右边的房顶所组成波浪式的线,整个楼房群又是一个面,楼房的窗户视为点就构成了点线面的节奏感。整个咖啡馆的形状似一个三角形,整个街道路面又是一个三角形,右边的房群是一个三角形,天空也是一个三角形,就形成了大小不同三角形的节奏感。

从画面中心的马,到街道上的人,再到遮蓬下喝咖啡、聊天等的人,然后到进咖啡馆的人,形成了一条“S”形曲线,将人们的视点带进咖啡馆,同时,人物服饰的红色也能够把我们的视角带到咖啡馆,从而呼应主题。

此幅作品充分表现出凡高对自然强烈的爱及其虔诚的宗教情感,展现他强烈的个性。他把色彩和线的表现力发展到一个新的境地。

参考文献:

[1]何政广.太阳之子凡高[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多彩元素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论超现实主义偏执狂患者达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