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引发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09-25 08:29:50

牧区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引发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牧区教育资源的整合,自治区各苏木小学和乡中学相继被撤销,并迁移到了旗里或镇里,对牧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方面引起诸多问题。

一、牧区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引发的问题

(一)增加了牧民负担

牧区中小学资源的整合增加了牧民经济负担。虽然牧区学费减免后,减轻了牧民的教育负担,但是苏木嘎查的中小学集中到旗里或镇里后,导致牧民为子女负担的费用猛增。一是交通费用增加。几十年的牧区建设过程中牧民定居点集中在苏木或嘎查所在地的周围,中小学搬迁到旗和镇里后,牧民定居点和学校的距离也变远,探望孩子的交通费用自然增加。以东乌旗的满都宝力格镇为例,如果镇里的学校搬迁到旗里(调查时尚未搬),镇里上学的218名小学生都要到旗里上学,不说牧民,就是镇里的人去看望孩子的费用就增加30~50元左右。二是学生生活费用增加了。小学生都是6~11岁左右的孩子,这些孩子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无法住校,只好在旗里租房由父母或爷爷奶奶看管。学校集中到旗里后,旗里的房屋紧张,房租上涨。在东乌旗(旗所在地)30平米的房子,以前一个月租费为60元,租住的学生人数多了后房租涨到100元左右,加上日常的生活费用,学生上学费用大大增加。三是劳动力资源浪费导致牧民负担增加。牧区年轻家庭基本都是两个劳动力,一个看管孩子后,无法参加牧业劳动,在城市也找不到工作,只能看管孩子,因此严重浪费了劳动力。家里只剩一个劳动力,无法维持日常生产,只好雇佣别人。这样无意中给牧民增加了两个劳动力的费用。据调查,东乌旗满都宝力格镇,牧民雇用一个人每个月的支出达到500~800元,雇工和看管孩子的人按两个劳动力来算,每月的支出为1000~1600元。如果雇佣的人缺乏放牧经验,工作不认真,牲畜不能按时抓膘,那么牧民潜在的损失更为严重。雇佣劳动力支出的费用对牧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开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也是劳动的严重浪费。所以,牧民教育负担增加是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引发的最大的问题。

(二)淡化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教育资源整合给牧民带来了“感情”与“教育”的两难选择。据满都宝力格镇的调查,由于学校迁移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感情的人占93%,影响不大的占7%。小学生基本都是7~12岁,由于学校的搬迁只能与父母中的一人或爷爷奶奶在一起,而且父母的探望次数也减少,长期与父母分居,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必然会减轻,其身心健康和学习方面必然会受到影响。据国外的研究,孩子经常与父母吃饭玩耍,孩子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学习成绩也比与父母分开的孩子要好。目前,牧区因距离的因素,子女与父母的感情淡化情况已经出现。东乌旗满都宝力格镇的牧民乌云那讲,自己的一个孩子在镇里念小学,由爷爷奶奶看管。“我们经常去看,但是孩子还是对爷爷奶奶比较亲近。有什么问题和心事都与爷爷奶奶诉说,与我们很少交流。”这就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如果长时间发展,必然影响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阻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蒙古族民族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生活生产中“口传”,很多文化资源尚未记录到文本,大部分仍然口头流传在广大牧民当中。而“口传”最重要的条件是人长期近距离接触――就是做到“听、看、做”(“听”就是听有经验的牧民或父母的讲述,“看”就是看他们在生活生产中如何做,“做”就是模仿他们去做)三个环节。如,蒙古族通过观察云和动物的生活变化判断出气候的变化,观察人和动物留下的痕迹(脚印等)判断出其体貌特征等都是在“口传”(听、看、做)中传授,在现代的学生课本中很少见到。所以,这些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需要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以外,最重要的是牧民下一代人的继承。

目前,教育资源整合较早地切断了文化传播的连接线――孩子和父母长期近距离的接触的可能性。因为,孩子到旗里上学,肯定离开父母(其中一个),而且因为距离遥远,父母中陪孩子读书者参加牧区生产生活的机会也减少,父母对子女口传的机会也减少。

另外,孩子从小离开牧区环境,进城镇学习,容易接受新鲜的、流行的事物,对牧区的环境与文化慢慢疏远。牧区生产、民族文化和城镇生活、现代文明之间需要选择时更容易接受城镇的、现代的东西。所以,教育资源的整合虽然加快了现代文明传播,但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像老牧民巴拉钦所说的那样,牧民的孩子接受现代文化是早晚的事。我们觉得蒙古族文化和牧区草原是息息相关的,想把牧区小学留在嘎查苏木,就是想打好孩子的民族文化基础。

(四)给牧民家庭及牧区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

牧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人为地把年轻家庭分为两地,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年轻家庭的生理、感情、关爱的权利。调查过程中牧民对生理方面避而不谈,但是对感情疏远淡化方面基本都有着认可的观点。长期两地生活导致夫妻感情逐渐淡化,可能导致家庭的破裂,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关研究证明,近几年中国离婚率的上升与年轻家庭两地生活有一定的关系。所以,牧区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此现象是值得关注的。

二、原因分析

(一)牧民生产生活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了牧民的负担

几十年的牧区建设过程中牧民的定居点基本都集中在所在苏木或嘎查所在地的周围。牧民的子女在苏木和嘎查上学比较近,距离问题在牧民的子女教育上几乎没有大的影响。学校整合后随着学校的搬迁这个距离逐渐拉大,牧民的往来成本也随着增加。虽然把教师、教室、教学设备等资源集中到了一起,做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增加了牧民子女受教育的成本。

建国初期,牧区基本都过着游牧生活,牧民没有固定的住处,子女上学特别困难。所以创办了“马背学校”,解决了牧民孩子教育问题。牧区实现定居后,牧区教育问题虽然得到了逐步解决,但是子女教育与城镇教育相比还是天壤之别。那么,既能够找到牧民子女受到良好教育的硬软环境,又能减轻牧民的经济负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保护发展民族文化及现代文明的冲突

民族文化的传承主体是人,就是说蒙古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还要靠蒙古族的下一代。蒙古族文化的根源在于牧区,凝聚在牧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及语言之中。孩子在跟父母的交流和参加牧区的生产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蒙古族文化,对这个文化有了感情基础。但是孩子从小离开了这个环境,难以受到蒙古族生活生产文化方面的直接教育,对以后的蒙古族文化发展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牧区的小学生尚未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产生浓厚的兴趣。孩子较早进入城镇后特别容易接受现代文化,从而无法接受或排斥牧区文化。在城镇上学的孩子,虽然用蒙古语上课,实现了“狭义”的文化教育,但失去了学习民族文化的环境。蒙古语言只是成了接受现代文化的工具,失去或减弱了传播民族文化的传播功能。

一个是越来越强大的现代文明,一个是越来越削弱的民族文化,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两种文化之间的保护与接受、发展与削弱等问题,难免引发一些争议。如何保护、发展、接受、融合不同文化是牧区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引发问题的又一个原因。

(三)高校学费过重,教育与就业不对称

目前,高校学费普遍高,而且毕业后就业困难。这种情况下一些牧民对孩子“上学进城”的期望值下降。加上牧区升学率不高,大部分孩子都考不上学校只好回牧区。据牧民反映,现在牧区已经出现了一些牧民的孩子学校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毕业就待业。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考不上学校的孩子,已经习惯于城市生活,但城里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回去从事牧业生产,只好让父母出钱养活,成了城乡之间的流浪者。类似现象给牧民传递“孩子上不上学都一样”的错误信号,影响了牧民重视教育的热情。

(四)教育政策的无差别性

实施教育资源整合政策过程中没有区别对待牧区与农区、牧区和牧区、偏远地区和人口较集中的地区,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政策的偏差,给部分牧民带来了经济、文化、生活、感情、家庭教育等诸多社会问题。

牧区和农区是不同的。农区一个村和一个村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每个村的人口也比较多,而且内蒙古的农区以汉族为主,没有民族文化的差别,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农民负担的成本较低,农民更容易接受。牧区和牧区之间也不同,一些牧区牧民居住分散,另一些居住比较集中,有必要区别对待。政策制定中忽视了牧区和农区、牧区和牧区之间的差别也是引发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对策建议

(一)教育资源的整合过程应遵循就近原则

我区地域辽阔,根据地理位置和人员居住的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不能从上到下、农区和牧区一刀切。应该充分考虑牧民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牧民的每个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一个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我们应该从提高教师素质和来源上找出路,合理地分配、合理地整合教育资源 。二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中不应该增加牧民的负担。如果提高教育质量而增加了牧民负担,可能导致牧民子女因经费问题失学,最终达不到提高牧民文化素质的目标。

牧区教育资源的整合过程应该遵循就近原则。如:旗附近的苏木和镇的学校应集中到旗里;离旗较远的苏木和镇,应邻近的苏木和镇集中在一起或根据人口密集的情况当地可以保留一所幼儿园至小学三年级的学校;人口少,家庭经济条件差,离集中的学校较远的地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鼓励创办民办小学,并且政策和财政上给予一定补贴,保证牧民子女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以政策引导、鼓励为主

国民义务教育不仅是家庭问题,更重要的是科教兴国的基础工程。我们采取一切措施的目的就是使牧民的子女尽量受到良好的现代教育。如果我们采取的方法(如小学全部集中到旗级)过于迅速,牧民难以适应,可能出现新一轮的辍学现象。所以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牧民把子女送到旗里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里。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和提高旗里学校设施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升学率。学校的升学率高,有条件的牧民自然就会把孩子送到学校。牧区苏木和嘎查学生减少到一定数量后,撤校也为时不晚;撤校后生活困难的牧户可纳入城镇低保,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其经济负担,保证子女能够就学;教学内容上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牧区生产教育,使牧民的子女在城镇里也同样接受到民族文化、生产方面的学习,保证学习的文化多样性,从而避免文化不同而引起的矛盾。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科院牧经所内蒙古大学蒙学院)

上一篇: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投资自由化浪潮中的转轨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