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采企业转变基层操作员工技能培训模式

时间:2022-09-25 08:15:12

石油开采企业转变基层操作员工技能培训模式

[摘 要] 石油开采企业基层单位操作员工的培训,有着技能学习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为提高操作员工的技能水平做出过一定贡献,但在随着企业员工结构和时代不断变化的今天,这种模式有着较大的缺限。本文在分析旧的培训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培训思路,论述了转变培训模式对提高操作员工的技能水平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转变 操作员工 培训模式

采油厂是石油开采企业以油气生产为主的生产经营基本单位,操作员工是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员工技能培训是企业是生产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企业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是企业开发与挖潜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加强基层员工培训工作,转变培训思路,让石油开采企业基层操作员工培训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实现企业良好的生产经营服务是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石油开采企业基层操作员工技能培训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石油开采企业作为传统的国有企业,目前基层操作员工培训工作主要采用的是周三技能学习――人人参与的培训模式。这种周三基层单位组织技能学习,人人参与的培训办法,是大多数石油开采企业操作员工培训管理中的重要措施与方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提高员工基本素质的好方法。但是,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与员工结构的不断变化,这种培训模式单调守旧,员工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讲授的培训知识重点性较差。因对员工培训需求的前期调查不到位,对员工的需求不甚了解,因此,在给员工的培训知识就无重点,或重点不明确,无的放矢。

2.参与人员自愿性差。各基层单位目前基本采用的是周三技能学习,凡当日未倒班人员均参与的方式,并非员工个人自愿学习本次讲授知识,因此,员工即使参加,也只是应付了事。

3.培训考核手段不到位。某一方面的知识,可能已讲授过好几次,甚至十几次,便仍有员工弄不明白。没有针对性的考核手段,学习的技能知识能不能掌握无从知晓。

4.理论与实际联系较差。统一在教室内进行技能学习培训,有的涉及到实际操作的,只能是纸上谈兵,空洞不实际难以理解,致使学习效果差。

二、转变培训思路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单位操作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操作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变目前基层操作员工技能培训“齐步走、或敷衍了事”的现状,对石油开采企业基层操作员工技能培训提出以下设想:

1.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记录。(1)培训调查时间要求。以一季度为培训周期,每一季度末月为下季度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和编制培训具体计划。(2)培训调查的内容。以“岗位知识点”为主要培训内容,列出本季度员工需掌握的技能知识点。下面以采油工培训知识调查为例进行说明(如表)。

在你认为需要培训的知识点上划“√”。

(3)培训计划编制。根据以上季度调查表,对本单位员工的需求进行汇总统计,并根据各项知识的需求列出培训的具体计划,对需求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4)培训具体实施与开展。培训计划编制完成后,对本季度的培训工作开展实施,不管哪个知识点需求人数多少都认真进行组织培训,力求“岗位知识,人人掌握”。

2.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1)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对需求者进行培训时,需有严格的纪律和制度约束,制定严格的出勤考核制度,对本人提出需要培训,而在单位组织培训时又不参与者,单位要给予一定的惩罚。

(2)建立季度末考试检查制度。在本季度完成计划技能知识点的培训工作后,应对所有操作员工进行季度技能知识达标测试。并把达标测试,与本人的季度绩效工资挂钩,杜绝和防止不参加技能学习或“出工不出力”的情况发生,使技能知识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三、转变培训模式的实际效果

1.培训知识系统性强,无序重复少。因为这种培训模式以季度为时间单位,以岗位知识为培训内容,以未能掌握该知识的操作员工为培训对象,在培训知识体系的安排上系统性强,又能减少以前某一知识点“次次讲、年年讲”的重复现象发生。

2.培训知识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这种模式是在对员工培训需求调查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的进行的,需要者参与,已掌握者不再参与,目标性很强,有的放矢。

3.提高了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员工自己的需求安排培训,不再搞“人人参与”的“一刀切”模式,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不再有出勤不学习的现象发生,也不再是应付了事了。

4.不断强化员工提高员工掌握技能知识。由于新的培训模式有着季度计划知识考核制度,促进了员工对掌握本季度技能知识的重视,也确保了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培训》2006年1月号,中国培训杂志社

[2]李 剑:《员工管理》(修订第二版)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1月

[3]郑晓明 吴志明:工作分析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0月

[4](范例)张 灿:《新编公文写作技巧与标准》.蓝天出版社,2007年1月

上一篇: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问题探析 下一篇:基于心智模式分析的知识型员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