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锦瑟》的音乐因素

时间:2022-09-25 08:00:01

试析《锦瑟》的音乐因素

摘要:《锦瑟》这首诗,以含义隐晦、意境朦胧而著称,也以其特有的丰富的暗示性吸引着历代诗歌爱好者。这首诗跟瑟这种乐器有关系,李商隐当年直面的不仅仅是乐器瑟,还有演奏瑟的乐师。他没有去做再四重复的诗人,而是做了属于自己的创新。他活用了庄生化蝶、望帝啼鹃、鲛人泣泪、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发了自己听到瑟声的心理感受,把文学性、音乐性和现实主义结合起来。

关键词:《锦瑟》;音乐因素;创新

《锦瑟》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但对于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来说,这又是一首最不易理解的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有怀人、咏物、悼亡、自伤身世、寄托君臣遇合、诗集自序开宗明义等种类。此诗以含义隐晦、意境朦胧而著称,也以其特有的丰富的暗示性吸引着历代诗歌爱好者试图撩开她神秘的面纱。在这里,我想探讨一下《锦瑟》这首诗蕴含的音乐因素。

说到古代诗歌的音乐魅力,可以相提并论的最有名的是唐代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三首诗歌。而我认为,李商隐的《锦瑟》这一首诗,在创作的过程中,也给我们展示了音乐的因素。很多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从而增加了对诗歌意旨理解的难度。因为表达能力的限制和问题点的复杂,我想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锦瑟》一诗的音乐因素。

《锦瑟》一诗的音乐成分在哪里?我们先来看看诗题就知道,这首诗最直面诗作者和读者的是瑟这种乐器。正因为诗题如此,因而才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咏物诗。我不认为这是一首咏物诗,但我相信这首诗跟瑟这种乐器有关系。这首诗其实无题,“锦瑟”来自于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对于诗题和首联,大家一致认为是摹仿了《诗经》,采用了兴起的手法。关键的问题是现实中的李商隐创作此诗的时候,“锦瑟”这种乐器起了什么媒介作用?从《诗经》里《关雎》《桃夭》《燕燕》等经典篇目看,诗题跟诗的意旨有密切关系。

这自然就要联系到韩愈、李贺和白居易的那三首唐代有名的诗歌了。韩愈、李贺和白居易这三首诗有四个共同的特点:一是诗题告诉了我们弹奏所用的乐器。二是这三位诗人都欣赏了一位乐器高手的演奏。韩愈面对的是来自天竺的僧人颖师,以弹琴闻名;李贺面对的李凭,是唐代优秀的伶人,善奏箜篌,出神入化;白居易面对的是“曲罢曾教善才服”的穆曹二善才的高徒琵琶女。三是这三首诗都用了大量巧妙的比喻,引经据典,使演奏的场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被清人方扶南推许为“摹写声音的至文”。四是在听达到臻境的音乐演奏时,他们把自己个人的感受与音乐融为一起,有巧夺天工之妙,尤以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流传广泛。

再回过头来看李商隐的《锦瑟》,那么我们可以遥想李商隐当年直面的不仅仅是乐器瑟,还有演奏瑟的乐师。不过,李商隐面对的弹奏瑟的乐师也许没有韩、李、白三人面对的乐师那样名震天下或师从名家。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商隐这次与弹瑟的乐师相遇,也是一次偶然,而且当他听到那乐师的弹奏和其他三人一样触动了他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我们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既可以静心,陶冶人的情操,也可以很好地放松自己的身心,促进交流和表达;还能拨动人心深处那根弦,触动一个人最脆弱的神经,从而引起共鸣。当李商隐听到这位乐师的演奏时,一下子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音乐就像一位向导,带着他回到逝去的岁月。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是乐师弹奏瑟的音乐,引起了李商隐对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的回忆。颔联和颈联则是听到音乐之后的具体感受。如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作为一个诗者,一个诗学大家,知道这些诗作的鬼斧神工,也知道这些诗作对于诗歌和诗歌创作的历史意义。因此,他没有去做重复的诗人,而是做了属于自己的创新。

李商隐在《锦瑟》一诗的创新,既有自己个人的原因,也有诗歌自身随着时展追求变化的要求。从诗歌发展的角度来说,盛唐时期诗歌的繁荣发展,天才诗人和苦吟诗人的众多的诗作,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盛唐诗歌的题材和内容,诗人诗作的大气和才气,给后辈们形成了极大的压力。就以《锦瑟》来说,想要从音乐的角度来描写自己听瑟的感受,来展现瑟声的奇妙,李商隐自然知道韩愈、李贺、白居易的诗作是横亘在自己面前的三座大山,想要超越它们其实很难。再退一步说,即使与之并列,也有步人后尘之嫌。所以,李商隐并没有以声写声,创作“摹写声音的至文”,而是直接写了自己听到瑟声的心理感受。这是求变,也是创新。我们普通人触景生情的结果不是唏嘘不已,就是潸然泪下。李商隐在共鸣的同时也用才气给我们创新了新的表现形式。从李商隐个人的角度来说,是时朝廷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其恩师属牛党阵营,其岳父属李党。从此无意被抛入两党倾轧的漩涡,郁郁不得志,再未有过施展才华的机会。这其中的恩恩怨怨,使他有满腹的难言之隐,终身抑郁。与李商隐相比,白居易其实是幸运的。因为白居易还可以有无限的牢骚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而李商隐不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而是在牛李党争的漩涡里走向死亡。尽管他感慨万千,可欲诉无语,欲哭无泪,欲怒无力。人过中年,他的心在滴血,无限的伤感、哀怨和苦楚却与何人说?他只有借《锦瑟》这首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颔联和颈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活用了庄生化蝶、望帝啼鹃、鲛人泣泪、良玉生烟的典故,把自己深挚真纯、缠绵悱恻、往复不尽的的情感表达出来。这些意象的空幻、神秘、模糊、纯洁的特点,给《锦瑟》这首诗带来了不可言传的迷离美、朦胧美。

从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已经走出乐师弹奏的乐曲,回到现实,这才领悟富贵如浮云,往事似云烟,而追悔莫及。比起“当时已惘然”,已不是同一境界了。

综上所述,要理解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不能直接把李商隐的个人人生遭遇与诗歌的意旨结合起来,而要把这首诗的音乐因素作为桥梁,借助典故的暗示性,把文学性、音乐性和现实主义结合起来,感受李商隐那看似隐晦而难懂的情感。

上一篇:优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下一篇:激发学生内外需求,提高小学科学课堂长时探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