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前:矢志于当代中国音乐美学

时间:2022-09-25 07:43:41

张前:矢志于当代中国音乐美学

采访张前教授是一件轻松而惬意的事。电话的另一边传来柔和、舒缓的声音使人倍感亲切。见面后,与一位慈祥、谦虚、和蔼的老者交谈,仿佛面前是跟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亲人。

青少年时代的张前受哥哥张竞(东北鲁艺三团戏剧队成员)的影响,先后在哈尔滨行知师范艺术师范班、东北鲁艺普通部音乐普通班、东北音专学习,主修小提琴,后因关节病忍痛放弃。1959年春参加中国音乐研究所组织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编写,不久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干部进修班学习,从此踏入音乐学大门。

浩劫后各行各业百废待兴,音乐学中的史学、民族音乐学等专业开始恢复,但音乐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音乐美学却无人问津。1978年中央音乐学院的几位同志何乾三、张前、李大士,在赵氵风、张洪岛、于润洋等先生的支持下,成立音乐美学小组,开始着手音乐美学的学科建设。此时,根据语种的分工,已过不惑之年的张教授开始学习日语,在金文达先生的指导下,用一年多的时间,翻译出版了日本《标准音乐辞典》、《音乐大事典》、《现代音乐辞典》中音乐美学条目及专著《改订音乐美学》(野村良雄著)。同时,廖乃雄、俞人豪、叶琼芳、何乾三、杨光等人也完成德、英、美、俄音乐辞典中音乐美学条目及部分音乐美学专著的翻译工作,蔡仲德先生也于1980年进入美学教学集体,开始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工作。至此,我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的基础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为搭建自身的理论基础,张前还与何乾三先生一道在早些时候到北京大学学习了近两年的美学、文艺学、逻辑学等课程,还在蔡仪先生的美学研究生班参加学习。经过多年的积累,张前厚积薄发,1983年率先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音乐美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专著《音乐欣赏心理分析》,随后又与王次莺献髯写了《音乐美学基础》,初步创立了我国当代音乐美学的理论构架。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教学集体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最初的音乐美学讲座开始,发展为由音乐美学基础理论、中国音乐美学史、西方音乐美学史、音乐表演美学等多门课程构成的教学体系,并开始招收音乐美学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1993年全国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这个教学集体被国家教委授予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部级一等奖。音乐美学教学集体的主要成员有于润洋、何乾三、蔡仲德、张前、王次荨⑴吮匦隆K谆八担骸扒叭嗽允骱笕顺肆埂保路子走开后,全国很多志同道合者纷纷加入中国音乐美学的教学和研究行列,从1980年广州全国音乐理论工作座谈会开始,到2005年举行的第六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全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已有一百五十余人,许多高等音乐、艺术与师范院校开设了音乐美学课,音乐美学对于我国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和队伍建设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近三十年来我国音乐美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音乐美学学科建设的意义究竟何在?张教授坦言:一、音乐美学的必要性在于它是整个音乐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它对音乐艺术基本规律和美学特征的研究,必将会影响和带动整个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和提高。二、如何把音乐美学理论普及到广大的音乐听众之中,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和欣赏音乐的美,理解和认识音乐艺术对人的精神、心灵的作用,是音乐美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三、加强音乐队伍自身的建设,提高音乐工作者的文化和艺术修养,也是音乐美学需要介入的重要工作。例如,对于音乐表演这支相当庞大的队伍,音乐美学就有许多工作可做。“在加强音乐美学基础理论建设的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发挥音乐美学在现实音乐生活中的作用,是我研究音乐美学的基本想法。”张前说。

链接:张前,1935年生于辽宁。著名音乐美学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会长,全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音乐欣赏心理分析》、《音乐美学基础》(合著)、《中日音乐交流史》、《音乐美学教程》(主编)、《音乐表演艺术论稿》等,主要译著有《改订音乐美学》、《音乐美的构成》等。

上一篇:听“海归大腕”弹琴 下一篇:从音乐进入――也谈《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