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艾灸治疗上肢麻木62例

时间:2022-09-25 06:33:26

针刺加艾灸治疗上肢麻木62例

(朔州市右玉县旧城东街康乐诊所,山西037202)

上肢麻木是指一侧或两侧上肢麻木、酸胀,多见于农村中年体力劳动者,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常于白天过度劳累或受凉后,于夜间休息时出现上肢麻木,甚至有时在睡梦中被麻醒。笔者近4年来用此法治疗该病62例,疗效肯定,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62例病人均来自农村,其中男20例,女42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1岁,平均357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5年;单侧56例,双侧6例。本组病例经颈椎X线拍片均未见异常。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主穴:肩、肩贞、肩内陵、养老、曲池、合谷、外关。配穴:手三里、手五里、三间、肩。

22 操作方法治疗时主穴全选,配穴选1~2个。嘱患者取坐位,将肘部垫平,穴位常规消毒后,先针肩部肩、肩贞、肩内陵3穴。肩穴向外下方直刺2寸,肩贞向外下方直刺15寸,肩内陵穴向外下方直刺15寸,三穴呈鸡爪状展开,得气后行小幅度捻转,令针感向肩部及肘部放射。再刺养老穴,向上斜刺3寸,得气后行大幅度捻转、提插法,令针感向上放射至肩部疗效最佳。最后针其余穴位,均直刺15寸,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然后施灸,将太乙药艾条或无烟艾条点燃后,待艾条燃旺时,将艾条燃旺处紧靠针柄尾端,进行熏灸。待患者有烧灼感不能耐受时,随即将艾条移开。从肩部到手部穴位依次进行,如此连续熏灸3~5次。施灸后留针20分钟。期间行针2~3次。若为双侧者,可两侧交替进行。每日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期间配合热敷,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防寒。

3 疗效观察

临床治愈:麻木、酸胀感消失,患肢活动灵活自如,功能恢复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计48例,占774%;好转:麻木、酸胀感基本消失,患肢活动较前灵活,随访1年未加重,计14例,占226%。总有效率100%。其中1疗程治愈者35例,2疗程治愈者13例。

4 典型病例

李××,女,42岁,农民。就诊日期:1995年7月21日。主诉:右上肢麻木、酸胀5年。症状时轻时重,持物无力,常于劳累受凉后麻木酸胀加重,有时伴疼痛,甚至在夜间被麻醒,经多方求治无效。经人介绍来本门诊就治。经治疗1次后,麻木酸胀即减轻,当晚便可安然入睡。继续巩固治疗1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5 体会

上肢麻木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病因多为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气血不达四肢所致。肩贞、养老穴属手太阳小肠经,贯肩并通行上肢,主司上肢功能活动;针刺肩穴可使上肢经气贯通,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风之效;肩内陵属经外奇穴,有通痹散寒之功;合谷、曲池、外关穴可壮筋补虚,配合其余穴位共奏协同之功,从而消除麻木等症状。艾灸借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达到治病目的。

(收稿日期:20001121,齐淑兰发稿)

上一篇:药交会,企业如何进行会展营销? 下一篇:医药购销“行话”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