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话腹泻

时间:2022-09-25 04:59:45

【摘要】经口感染=肠道病变=腹泻=抗生素治疗吗?结论是不一定。引起肠道病变的不一定都经口感染,经消化道感染的不一定都引起明显肠道病变,经口感染引起消化道病变的不一定都出现明显腹泻,腹泻原因多而复杂,治疗并非只有抗生素一条路。

【关键词】经口感染肠道病变腹泻抗生素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342-02

腹泻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 夏季更是感染性腹泻的多发季节,不同的病原体引起腹泻的临床表现是不同的。一旦出现腹泻,人们很容易想到是肠道有病变,也很容易想到是经口感染。经口感染又容易想到细菌感染。想到细菌感染,自然而然也就容易想到了用抗生素治疗。但是这样考虑也可能出错,除了一般情况外,也可能有特殊情况。我们应该多考虑几个方面,将错误减少到最低水平。下面谈几个特殊情况,供大家参考。

1 引起肠道病变的不一定都经口感染

1.1钩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内,但感染途径主要为丝状蚴经皮肤侵入。

1.2血吸虫可引起肠道病变,出现腹泻,而感染途径却主要为尾蚴经皮肤进入。

1.3艾滋病病毒可出现慢性腹泻症状,而感染主要经性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

2 经消化道感染的不一定都引起明显肠道病变

2.1甲肝病毒、戊肝病毒经消化道感染,病变却主要在肝脏。

2.2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末梢神经麻痹,胃肠道症状少见。

2.3人感染棘球蚴病是由于食入或饮入含有其虫卵的食物与水等引起的,而棘球蚴病变却主要在肝、肺、脑等部位。

2.4卫氏并殖吸虫经口感染,成虫却主要寄生于肺部引起病变。

2.5脊髓灰质炎病毒、科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在肠道中增值,却很少引起肠道症状。

3 经口感染引起消化道病变的不一定都出现明显腹泻

3.1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没有明显的腹泻症状。

3.2蛔虫、蛲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布氏姜片吸虫等寄生虫病,腹泻症状也都不明显。

3.3脊髓灰质炎病毒、科萨奇病毒、新肠道病毒68-71,临床上也多可不出现明显腹泻症状。

4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也可导致腹泻

4.1由于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艰难梭菌等,可因为菌群失调导致假膜性肠炎,引起腹泻。

4.2白色念珠菌也是经常发生的菌群失调感染菌,可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

5 腹泻原因多而复杂,治疗并非只有抗生素一条路

5.1急性腹泻 病程多不超过3周,其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但是也有非感染性的腹泻。感染又分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5.1.1食物中毒 由于食物被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等的毒素污染而引起,多表现为非炎症性水泻。

5.1.2肠道感染

5.1.2.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Norwalk病毒、肠腺病毒感染时,可发生小肠非炎症性腹泻。 其中轮状病毒是小儿秋季腹泻常见的病原菌。

5.1.2.2 细菌感染:霍乱弧菌和产毒性大肠杆菌可致小肠非炎症性水泻。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空场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侵入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难辨性梭状芽胞菌可致结肠炎,产生脓血腹泻。

5.1.2.3 寄生虫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感染可致小肠非炎症性水泻。溶组织肠阿米巴侵犯结肠时引起炎症、溃疡和脓血腹泻。结肠小袋纤毛虫,毛首鞭型线虫也可引起腹泻 5.1.3 药物引起的腹泻:泻药、高渗性药、拟胆碱能药、抗菌药和某些降压或抗心律失常药,在服药期内可致腹泻。

5.2 慢性腹泻 给慢性腹泻的病程在2个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

5.2.1肠道感染性疾病 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细菌性疾病;③肠结核;④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⑤肠道念珠菌病。

5.2.2 肠道非感染性炎症 ①炎症性肠病(克隆病和溃疡性结肠炎);②放射性肠炎;③缺血性结肠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肠炎。

5.2.3肿瘤 ①大肠癌;②结肠腺瘤病(息肉);③小肠恶性淋巴瘤等。

5.2.4小肠吸收不良 包括(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2)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5.2.4.1继发性小肠消化不良:①胰消化酶缺乏,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瘘等;②双糖酶缺乏,如乳糖不耐受症等;③胆汁排出受阻和结合胆盐不足,如肝外胆道梗阻,肝内胆汁瘀积,小肠细菌过长(盲袢综合征)等。

5.2.4.2继发性小肠吸收面减少:①小肠切除过多②近段小肠-结肠吻合或瘘道等。

5.2.4.3 小肠浸润性疾病:Whipple病、α-重链病、系统性硬化症等。

5.2.5.运动性腹泻 肠蠕动紊乱引起,如肠易激综合征、胃大部切除术后,迷走神经切断后、部分性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5.2.6.药源性腹泻 ①泻药如酚酞、番泻叶等;②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新霉素等;③降压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④肝性脑病用药如乳果糖、乳山梨醇等。

总之,任何事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特殊性和普遍性,常见的普遍性和不常见的特殊性都应该考虑到。作为病人寄托全部希望的医生,面对把生命托付于自己的病人,更应该慎之又慎。对病人的症状病情要多方位全面的考虑,把各种因素都要想清楚,以期达到治病去疾,救人于病痛之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主编 许正敏 供五年护理专用

[2]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主编 张建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主编 刘荣臻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

[4]39健康网-婴幼儿腹泻.

上一篇:青春期肥胖儿童血脂和血压状况调查 下一篇:灌南县2005-肺结核病流行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