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在胫骨骨折不愈合的应用

时间:2022-09-25 04:00:03

外固定支架在胫骨骨折不愈合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胫骨骨折不愈合的应用,为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电刺激、功能锻炼等非手术方法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上的不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胫骨骨折; 不愈合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20-02

胫骨骨折主要是指小腿部胫骨骨干骨折,由于整个胫骨位于皮下,骨折端容易穿破皮肤,常造成开放性骨折[1]。由于人为因素和成骨细胞缺陷等综合作用的影响,胫骨骨折常出现不愈合的情况,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胫骨骨折不愈合也成为骨科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题。胫骨骨折不愈合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对患者的危害比较大,因而需要加强对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临床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均有一定效果。为了探讨外固定支架在胫骨骨折不愈合的应用,本文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8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40例,所有患者中开放性骨折35例,闭合性骨折5例,其中多段骨折5例,长斜行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23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26例,高处坠落伤10例,钝器伤4例;首次治疗方法:手术治疗34例,非手术治疗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0~68岁,平均(31.5±2.1)岁;对照组采用电刺激、功能锻炼等非手术方法治疗,男11例,女9例,年龄20~66岁,平均(31.2±2.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原因、首次治疗方法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诊断标准

(1)所有患者均出现持重疼痛、应力下疼痛、节段性骨损伤、小腿成角等症状;(2)出现软组织损伤、假关节形成、局部窦道形成等症状;(3)所有患者均有外伤史,骨折超过90 d未愈合[2];(4)X线检查出现骨端硬化、骨腔封闭以及骨端萎缩疏松等情况;(5)排除其他因素造成的手术和非手术禁忌证患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检查,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对出现感染的患者采取抗生素治疗[3]。然后对照组采用电刺激、功能锻炼等非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患者采取仰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的方式进行手术,通常采用原手术入路进行手术,通过小切口切开,在显露断端后取出内固定物,清除断端的纤维组织,采用双氧水溶液或者敏感抗生素盐水进行消毒,然后通过外固定支架固定,植入大量松质骨粒,最后逐层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

(1)临床治疗效果,痊愈:8~10个月骨折线完全消失,有大量骨痂形成,骨折部位愈合良好,患肢功能良好;有效:8~10个月骨折线部分消失,有骨痂形成,骨折部分愈合,患肢功能有所改善;无效:骨折无愈合。(2)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1.5±5.1)个月,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5.6±6.4)个月,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胫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

人为因素、医源性因素和成骨细胞缺陷是造成胫骨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4],其中人为因素主要是直接暴力,其中以交通事故伤最为严重,对软组织和骨损伤较为严重;医源性因素主要包括过度牵引、负重过早等。

3.2 外固定支架在胫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

外固定支架治疗对胫骨骨折不愈合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机体恢复功能良好,能够有效缩短胫骨骨折愈合时间,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术操作方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骨断端的稳定和骨的修复,能够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5],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3.3 外固定支架在胫骨骨折不愈合的应用

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使用固定器时要尽量选用环式构型全针固定[6],钢针的选择一般大于骨直径的20%[7],要保证患者在手术后主动或者被动进行肢体运动,以促进骨的康复。对于胫骨骨折造成的感染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外固定支架技术,能够使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王博,谷卫,段军付.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28例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4(7):112-113.

[2]于仲嘉,刘光汉,张志占,等.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的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9,29(4):211-213.

[3]袁华澄.骰骨干骨折不愈合临床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9(5):385-386.

[4]史法见,张忠德,赵晓龙,等.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2):148-151.

[5]阮才政,张振辉,黄平.外固定支架固定后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3):299-300.

[6]张双喜,付态新,刘秀芳.感染性骨不愈合的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9,29(8):474-476.

[7]李起鸿.骨外固定技术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10):604-605.

(收稿日期:2013-04-26) (编辑:何玉勤)

上一篇:优质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浅析 下一篇: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