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9-25 03:56:22

浅析建设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本文先对建设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现状进行介绍,进而从银行忽视信贷审核、内部控制不完善、与相关部门合作匮乏的角度分析建设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最后,从加强汽车消费信贷的资质审核、汽车消费信贷的内部控制,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等角度来更好的促进建设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发展。

【关键词】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建设银行

一、建设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现状

1.汽车消费贷款的规模

近几年,建设银行在全国的汽车消费贷款的总额保持较为显著的增长状态,汽车消费贷款增长显著。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对于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强,这个业务的合理发展与控制,对于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发展意义重大。

2.汽车消费贷款的业务构成

目前建设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主要是中长期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在全国的分布呈现集中于一线城市,逐步向二线城市扩展的趋势。在此情况下,建设银行的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并且集中在中低端和中长期汽车消费贷款中,其业务发展受到地方经济与居民收入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还款不确定的问题。

3.汽车消费贷款的盈利

近年来,汽车消费信贷在建设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但是在建设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步出现汽车消费信贷盈利增长能力下降的现实问题。这表示,在建设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导致银行汽车消费信贷的内部风险扩大,并影响信贷的整体盈利。

二、建设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汽车消费贷款中不良贷款有所增长

通过数据显示,几年来建设银行汽车消费信贷的发放规模迅速扩大,但是这个发放规模显著高于2014年建设银行的汽车消费信贷的盈利增长,这也就表示,虽然建设银行汽车消费信贷的发放增加,以息差收入和费用收入为主的汽车消费信贷盈利本来应该显著增长,但是由于某些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汽车消费信贷的还款不足、不良贷款增加等,促使整个汽车消费信贷的收入能力下降。

2.汽车消费贷款发展缺陷的成因分析

(1)过度扩展忽视信贷审核。为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银行盈利能力,这使建设银行与信贷人员更关注如何拓展市场,提升汽汽车消费贷款款规模,而忽视汽汽车消费贷款款的业务审核。可能出现申请者资质不真实或者不具备消费贷款资格的人成功申请汽车消费贷款的问题,导致建设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信用违约风险增强,出现严重不良贷款。

(2)内部控制不完善。目前建设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在地方分行的执行欠缺,分行的信贷部以及信贷人员在具体的汽车消费贷款的申请审核、贷款发放、催收还款以及其他相关业务环节中存在违规操作和越权操作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汽车消费贷款不完全依据汽车消费贷款的申请要求,而是更多的依据申请者或者代申请者与银行贷款人员的关系来进行,这就不利于建设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有序发展。

(3)缺乏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与汽车销售4S店、保险公司等组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目前汽车销售4S店代为申请的贷款建设银行基本全部发放,这就导致4S店基于销售业绩的考虑,存在虚构客户资质信息,扩大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的问题。保险公司承接汽车保险业务,在贷款购买的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而全部损坏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对其进行理赔,而建设银行与保险公司对于贷款购买汽车的具体情况及赔偿金额并不了解,完全依据贷款期限对贷款进行回收,实际上存在严重的标的损坏以及汇款不足的问题。

三、对完善建设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建议

1.构建汽车消费贷款的信用管理系统

建设银行发展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必须强化的汽车消费信贷的个人申请者信用的审核与资质复核。建设银行应该根据个人申请者提供的资料,与申请者所在单位或其他主要收入来源进行核实,确保申请者所提供收入信息真实,进而降低个人申请者还款能力不足而导致汽车消费信贷的不良贷款增加的问题。对于单位购汽车消费贷款款,也许有将企事业单位的营业收入、银行存款等作为重要的信用资料,及时审核企事业单位汽车消费贷款的还款能力与申请资质,降低单位购车的贷款风险。

2.加强汽车消费贷款的内部控制建设

本文认为,建设银行可以强化汽车销售信贷业务的授权制度,明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具体工作人员的权限,并以此限制汽车消费信贷的授信与授权相吻合,降低部分业务员因为业务量追求而私自降低授信审核标准的问题。同时,对于汽车消费信贷不及时还款和拒绝还款等问题,也可以及时的分析原因和追究责任,降低银行内部银行操作不当而加强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问题。

3.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建设银行需要增强与汽车销售4S店及保险公司的信息互动,增强与法院等组织的合作。一方面,通过对汽车销售4S店汽车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的宣传,降低4S店渠道销售的汽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同时增强与保险公司的信息互动,确保银行能够及时了解贷款购买的汽车的出险情况与赔偿情况,并及时的对贷款购车的车主进行余款催缴;另一方面,建设银行也需要增强与法院的合作,及时的对逾期拒绝还款,以及有能力但是不还款等信用违约情形进行诉讼,通过法律渠道降低汽车消费贷款的不良资产规模。

参考文献:

[1]张春艳.我国汽车信贷的模式与风险[J].才智,2012(22).

[2]钱莉.浅析我国汽车信贷发展存在的风险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1(4).

上一篇:对公共服务价格的成本认证的浅议 下一篇: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