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价值观及模式探讨

时间:2022-09-25 02:58:57

新教育价值观及模式探讨

入刊理由:

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本和配置,而当前社会最稀缺的资源,是在社会转型中能铸就人才的新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模式。知识惟有内化为大脑且外化为应用能力,并在实践中产生效应才是真正的力量。

教育是发展之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教育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逻辑前提,其经济和文化功能不断被再强化和重新解读。从本质上看,这正是知识经济时代语境中智力资本出现而引起生产力要素变迁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事实上,任何国家、组织、个人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无不同其所占的知识总量及应用能力成正比。

在落后的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挥将分别是通过劳动力资源数量的配置和自然资源占有数量的配置来实现的;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生产力要素的变迁,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人的智力被视为资本,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占据首要位置,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本和配置。作为生产知识和铸就能力基本环节的教育活动,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智力资本形成的必经通道。因为其所表现出的资本功能特性,智力资本概念被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引入人力资本领域,并被视为价值转移和增值的关键因素。

就教育的经济和文化功能而言,社会、个人可通过接收优质教育获得能力和提升素质,使采取先进生产方式和科学增长方式来提高生产率和增强竞争力成为现实,为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选择,伦理道德水平的提升,自然环境的改善,和谐社会的建构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统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然而,由于通过教育所获得的智力资本会在全球化经济飞速运行中出现内容老化、易损性等问题,还必须不断进行新的智力资本投资——终身教育,才能通过上述被强化了的教育经济文化功能的不断再强化,实现社会、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质量是学校存在的宗旨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文化涵盖的理念和方法的产物。当前社会最稀缺的资源,是在社会转型中能铸就人才的全新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模式。亨德森学校培养“高分高能高素质”人才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以其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为保证的。前者指教育者通过体认的神圣天职和使命,所形成的共同愿景和主导意识形态、行为规范和生命共同体;后者指参照国际相关准则,结合本土实际和特点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此外,为解决教学业务活动与教学业务信息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对称问题,学校还强调动态系统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即问题产生前采取前瞻性预防措施,问题产生过程中采取同步性解决措施,问题产生后采取综合性补救措施。学校通过家校联系,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教育逻辑和方法上相互对接,使教育主体在各种教育价值观的交汇中,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平衡。

传统文化和后馈历史的思维模式惯性使得人们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有不同认识,“知识就是力量”的错误命题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事实上,知识惟有内化为大脑且外化为应用能力,并在实践中产生效应才是力量。实践证明,亨德森(新世界)外国语学校学生的英语成绩之所以能在各中小学班级、年级名列前茅,根本原因在于:亨德森人始终将上述思想视为自身的DNA、精神图腾,活的灵魂——价值观的依据,方法论的基石、行动准则和学校存在的宗旨。

高分高能才是教学目标

中国是世界上学习英语人数最多、所花时间最长的国家。许多人从小学到硕士,要花19年的光阴来学英语,效果却不理想。随着在校学生的各门功课难度不断加大,为了在各种考试中取得理想的分数,学生学习和做作业的时间被顺理成章地延长,能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相对越来越少。如何帮助学生摆脱英语学习的困境?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英语学习的培训机构,亨德森将培养学习者的高分高能当作英语教学的目标。

英语是一种技能,它是需要经严格和科学的训练才能获得的。只是轻松的游戏和玩耍并不能使孩子真正掌握英语;英语的教学过程是艰苦的训练过程,学生的高分高能才是优秀训练效度的客观表述。在此基础上,亨德森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理念——英语教育要早期化、起跑领先和跨越式发展;先进的教学策略——严格实施4+1(中外教师)对20(学生)的小班分课制和1对1还课制的语言智能强化训练计划(单选、改错与完型训练课,阅读理解训练课,听力与口语训练课,作文与翻译训练课);明确的教学目标——高分高能(即小学生3年内必须达到高中水平,初中生3年内必须达到大学英语4级水平,高中生3年内必须达到大学英语6级水平)。

优化学生非智力形态

一般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人的教育体系的三个子系统,三者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却不可相互代替。传统教育在这一认识的支配下,明确界定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者的职能范畴。然而,当上述三个领域中的某一项或两项出了问题,从而导致孩子的学习出问题的时候,该由谁来负责呢?常见的情形是:三者及孩子四方面互相埋怨,苦果则是孩子自己吃。

由此可见,这种传统教育的认识水平有待于提高和发展,尤其是在上述教育的三个组成部分的职能和功能范畴的传统界定上,必须科学、合理地调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子系统能够积极主动地渗透进其他子系统的职能和功能的范畴,并能够实施和完成职能和功能。最终,使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快乐健康地取得理想的成绩,达到学习目标,并成为优秀的人才。

相关成功教学案例表明,要使受教育者成为优秀人才,必须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形态。非智力形态,是指除智力形态及其因素之外,但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智力诸活动及其效应有着某种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所有其他心理因素,即人的性格、动机、习惯等因素。它们既有自身特定功能和结构,又与智力形态相互联系和作用。

在外语教学中,首先强调对学生的非智力形态进行优化。非智力形态是智力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具决定意义的因素,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首先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形态。学生在进入亨德森之前,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经过(免费)外语水平及学习能力测试、学习方法咨询及教育难题呈示。这样,入学后学校才有对该学生施教的依据,有的放矢地帮学生解决种种学习和难题。

学生的性格优化、动机优化以及习惯优化,是亨德森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精彩内容。性格是在生理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实践逐渐形成的。在性格优化方面,学校倡导老师通过言传身教,利用法定节假日,如传统春节、五一假期以及周末时间等给学生免费补课,以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要成为优秀的人,是没有节假日的。什么样的性格造就什么样的品格,好品格是成就未来人生事业的保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勤奋品行,为将来做准备。

在亨德森学校,动机优化是为了使学生自觉形成“只做第一·与第二保持距离”人生理念。教导学生不必和其他人比,只须同自己比;每天保持进步,不断挑战自己和超越自己;学习中追求效率和成效。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成为成功人士,成为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实践证明,大动机产生大目标,大目标造就大人物;从小胸无大志,必定终身庸庸碌碌,甚至成为社会的负担。

最后,在习惯优化方面,以优秀的方法让孩子养成优秀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使之取得优秀的成绩和获得优秀的能力,最终成为优秀的人,继而又去如法打造优秀的人——优秀的习惯成就优秀的人。学校要求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优传优、以才育才、以勤养勤;必须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将信息输入学生的深层记忆,使之化为学生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透支未来的苦,从而使学生终生受益。

上一篇:让人力资源发挥应有效能 下一篇:让生活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