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兵镜头下的墨脱

时间:2022-09-25 11:47:32

一个老兵镜头下的墨脱

摄影:冀文正

责编:赵洪容

设计:张琪

对大峡谷探秘40年,深居大峡谷16载,徒步翻越飞机都不易逾越的喜马拉雅山三大山口,进出墨脱28次。他就是原18军老战士、被尊称为“珞瑜文化第一人”的冀文正先生。

坚持对大峡谷探秘40年,深居大峡谷16载,徒步翻越飞机都不易逾越的喜马拉雅山三大山口,进出墨脱28次。他就是原18军老战士、被尊称为“珞瑜文化第一人”的冀文正先生。

1948年冬,15岁的冀文正初中毕业,随后报名参军,成为当时张国华将军率领的18军所属的158团的一名战士。1950年,冀文正随部队沿当时尚未修通的川藏公路奔赴的边陲,在藏东南林芝地区波密县一带工作。1954年,他又被派到更为偏僻的墨脱县从事民政和宣传工作,并且一果就是16年。

当时的墨脱县因交通条件极差而封闭、落后,直至上世纪50年代,这里的门巴人和珞巴人仍然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生活。但当地人的淳朴、耿直,让冀文正终身难忘。冀文正刚到墨脱县一个多月的时候,就遇到了大雪封山、补给未到的情况,当时还住在当地村民家里的冀文正和战友三八断粮了,但三人却坚守党的“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的指示精神,偷偷地在屋里吃芭蕉根。这情景被这家的姑娘发现了,并告诉了父亲。姑娘的父亲立即动员了村上的12户人家“支援”,口粮同样不足的村民们你一把我一瓢地集结了一袋混有包谷、花生、谷子的“救援物资”给冀文正等人送了去。看着堵在门口的村民,已经饿得“打摆子”的冀文正还是坚决不收,结果村民们生气了。一个珞巴族的老汉,上来就要把冀文正拽走。“要不要?不要你们就走!”这才使冀文正等人“服了软”,记下了每户人家的量,并在以后还上。

在墨脱县生活战斗了16年,从此与墨脱结下了不解之缘。八十年代,冀老开始撰写关于珞巴族、门巴族民俗的文字,成为我国有影响的民俗学家。他著书20余部,500余万的珍贵历史资料填补了中国文化史中珞瑜文化的空白,对研究珞巴族、门巴族的历史、神话、民歌、谚语、文学故事等提供了最为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他被誉为“珞瑜文化第一人”、“抢救珞瑜文化第一人”。

2010年10月,离开墨脱已有13年的冀老终于一圆多年的心愿――在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举办一个个人摄影展。他拿出了50多年前进出墨脱时所拍摄的50多幅珍贵的老照片。“这幅是我1957年7月13日拍摄的,我当时一连拍了18张,拍了1个多胶卷,终于选出了这张比较满意的照片。”冀老用手抚摸着一幅名为《眼背差》的照片,感慨地说:“尽管当时花费了我大半个月的工资,但这也值啊!它很直观地反映出了旧的黑暗,农奴的悲惨生活。”

当听说墨脱嘎隆拉隧道已经打通了时,冀老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坚定地说:“虽然现在老了,走不动了,但墨脱公路马上就修好了,我一定坐车去一趟,再看看昔日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上一篇:左手商务右手休闲 下一篇:攀岩必备的8件行头